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
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
“遍身微汗”广汗法的治疗目标
“西药中药化”具有可行性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中药去除苦味使其容易入口
五味之所伤
传统五音疗法焕发新光彩
培养基于传承的中医药创新人才
用胶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
因时用药最相宜
中医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每食必忌于杂
切脉辨症立方 为医家三要
切宜省言
成语“明目张胆”与中医
“五音疗法”五音配五脏
手术在中医历史上已逾千年
刘执玉“经络-淋巴系统”的理论
中医和西医可以并存和互补
中医诊病与望闻问切
中医认为精属阴主静
《内经》论汗证
临床运用火神派的方法治疗一些疑难病
老中医董德懋撰写“形神合一”
从“六讲”看新版《中医气功学》新意
名医敢破中药配伍禁忌
主症一解 诸症自平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鉴别
论脾胃 润燥相合 生化之源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传承中医知古亦知今
人类应该珍视出汗
元气有定数 谨护保全之
《内经》论风寒湿邪痹证
用代谢组学“语言”诠释中医药内涵
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中医四诊合参“辨”出结果“证”
中医哲学
大自然是中医的老师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伤寒论》珍惜“发热”
中医传承时不我待
中医方证的科学内涵
自利益甚
中医听声音 听出月经病类型
对症下药
中医血的概念 血的作用
苦寒中药伤胃
《伤寒》以方名证
治气虚下陷血证,勿忘升阳止血药
常见中西药配伍合用禁忌
中药配方中完全以干代鲜
中医膏方的体会与思考
中医从存废之争到走向复兴
治学之道与学术精华
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
儿童能吃膏方吗
浏览:132次
浏览:74次
浏览:76次
浏览:113次
浏览:131次
浏览:96次
浏览:145次
浏览:141次
浏览: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