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所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表现为寒湿疫特征者居多,但因所处地域气候、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之不同,亦有表现出湿热疫特征的发病者。后者以湿遏热伏、邪阻膜原、三焦气滞、传变复杂为基本病机。火热易伤津劫液,解表时亦动津耗气。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多具辛散特点,善走肌表,能促使患者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气能生津,津能载气,发汗则伤津耗气。热无不燥者,而湿热疫中湿往往随燥热而解,其后遗症多以津液亏虚为主,症见皮肤干燥、口干、咽干、口渴喜凉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经验方药
笔者临证治疗此类后遗症,常选用《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加减。原方为: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笔者常用剂量为:沙参12g,玉竹12g,麦冬12g,生甘草3g,桑叶6g,白扁豆12g,天花粉12g。
方中沙参、麦冬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共为君药。辅以玉竹、天花粉生津润燥,增加沙参、麦冬清养肺胃之力。佐以桑叶轻宣燥热,扁豆健脾益气。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贝母;咳血者,加侧柏叶、仙鹤草、白及、三七;潮热面红者,加银柴胡、黄芩;气虚者,加人参、山药;阴虚者,加生地黄、玄参。
典型医案
王某,女,69岁。于2022年1月上旬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咽痛、咳嗽、发热恶寒、浑身酸痛、口微渴、舌边舌尖红、苔腻、脉数等表现。患者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服用布洛芬、复方氨酚烷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7天后,咽痛、发热症状好转,但口干症状加重,来诊时自述舌干、咽燥,夜间干渴难耐,略微活动亦有汗出,咳嗽,无痰,并伴有舌尖刺痛。舌红苔白燥,脉细数。
中医诊断:口干(燥伤肺胃)。
治法: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处方:沙参12g,玉竹12g,麦冬12g,生甘草3g,桑叶6g,白扁豆12g,天花粉12g,地骨皮10g,贝母10g,红参10g,山药12g,生地黄12g,玄参12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尽而愈。
按患者初感湿热疫邪,当地卫生院给予布洛芬、复方氨酚烷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其中布洛芬和复方氨酚烷胺中均有解肌发汗的成分,表热表湿得解的同时,难免伤津。故而方用沙参麦冬汤清养肺胃、生津润燥,加地骨皮、贝母清肺燥之余热;红参、山药补中气、健脾胃;生地黄、玄参清营血余热、生津止渴。诸症兼顾,标本兼治,故而疗效显著。
笔者在临证中发现,沙参麦冬汤治疗口干伴舌干燥、舌苔少、舌干裂者效果颇佳。(景国栋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卫生院 汪淑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