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胸痹,以胸痛为主症,甚则可放射到背部,并伴有短气、胸闷等症。胸痹最早记载于《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金匮要略》首见胸痹病名,张仲景对胸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临床中胸痹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不可囿于一法一方,当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以下为笔者运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胸痹验案一则,愿与同道分享。
周某,女,49岁,2022年8月12日首诊。主诉:胸背反复疼痛3年余。疼痛部位多为胸前,或在胁下,或在颈后连背,情绪不佳时发作并加重,发作时间长短无规律。多次于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被诊断为焦虑状态,予抗焦虑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遂来诊。纳可,睡眠尚可,二便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胸痹(气滞心胸证)。
方用越鞠丸加味:醋香附10g,川芎10g,苍术10g,焦神曲10g,山栀子6g,醋柴胡10g,淡豆豉10g,瓜蒌皮10g,薤白头10g,丝瓜络15g,宣木瓜10g,葛根20g,炒白芍2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饭后温服。忌生冷辛辣食物。
8月19日二诊:诉胸背痛好转,胸胁部已不痛,胸前及颈后偶有疼痛,纳可,便调,睡眠可。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守原方加紫丹参15g,改丝瓜络为20g。7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饭后温服。
8月26日三诊:诸痛消,偶有胸前不适。守二诊方继服1周,随访3月未作。
按患者胸背痛3年余,痛无定处,每遇情绪不佳时发作,辨证为肝气滞所致,气滞上焦,胸阳失展,久之气机逆乱,血脉失和。治以行气化郁,方用越鞠丸加减,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为理气解郁之名方,方中以香附行气解郁为君药,佐以血中之气药川芎,既可治气滞又可治血瘀。苍术燥湿运脾,脾主升清气,调节气机上下。栀子清热泻火,以治肝火之郁。神曲消食导滞,擅治食郁。佐以柴胡疏理肝气,主降气机,肝喜条达恶抑郁,最易怫郁,故治气郁必不离肝。瓜蒌、薤白取自瓜蒌薤白白酒汤,以振奋心阳、通阳散结、行气祛瘀,擅治胸中闷痛。加淡豆豉与栀子合为栀子豉汤,专治胸中懊憹不爽。丝瓜络通络活血,专治胸胁胀痛,木瓜疏经理气通络,葛根升清阳以止痛,擅解颈项强直,芍药、甘草解肌缓急止痛。复诊时加紫丹参以活血祛瘀、祛络脉之邪。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之气机升降出入各行其所,气机顺畅,如一年之风调雨顺,气机逆乱,则致人体气机失调。如《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久郁则病,气机逆乱,痛无定处,发无定时。肝脾二脏为一身气机升降之门,治气则必调于肝脾,以疏肝理气、健脾升清为要。(徐军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