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杨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学验俱丰,发扬经典,别出机杼,先后提出了“六型相火”“治肝五论”“治肝十法”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现简述如下。
秉承相火学说,提出“六型相火”
杨震师从丹溪学派传承人王新午先生,精研相火相关理论。他指出“相火学说”是在《黄帝内经》“少火、壮火”说的基础上,继承刘河间、李东垣等之观点,由朱丹溪提出的内生火热理论,认为阴阳不和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治疗应“调和阴阳,以致平衡”。
杨震将相火学说运用在肝病的辨证中,认为肝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只有在“血养其本,气资其用”的前提下,肝才能调畅敷和而不病,否则最易导致“阳用有余,体阴不足”的病理变化。其在临床辨治肝病过程中应用“相火论”的观点,创新性地把肝病所产生的局部内生火热按病理性相火论治,并按肝病的发展过程将病理性相火分为“六型相火”,分别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阴虚相火、相火虚衰,据此形成肝病“六型相火”辨治体系。
崇尚气机学说,首阐“肝主气机”
杨震作为清代御医黄元御第五代传人麻瑞亭先生的入门弟子,探究气机理论,认为黄元御的学术特色之一是将《黄帝内经》的左升右降气机运动理论与人体生理功能密切联系起来。并倡导黄氏治疗内伤杂病首重顾护中气、升清降浊,兼及四维的思想,对气机升降理论在肝病诊治方面作了进一步阐释与发展。其认为肝主升发,可协调肺气升清降浊;肝主调畅气机,主少阳升发之气,是少阳为枢的动力源,故提出“肝主气机”,并指出肝病的发病多为气血阴阳的失调和紊乱,表现为肝气失敷和、肝血失奉守、肝阴失承平、肝阳失固密四型,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领分类施治。通过调整全身气机变化来解决局部脏腑病变,为治疗复杂的多脏合病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提出“治肝五论”,丰富治肝理论
杨震从研究“肝主疏泄”入手,研习梳理《黄帝内经》、张仲景、金元四大家等历代经典著作及医家对肝脏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厘清了“肝主疏泄”的渊源、意义,还阐释了“肝主敷和”以及“肝主腠理”理论,并结合相火论及气机理论提出了“肝主相火论”及“肝主气机论”,最终归纳总结为“治肝五论”,分别为肝主敷和论、肝主疏泄论、肝主腠理论、肝主相火论、肝主气机论。“治肝五论”的提出丰富完善了中医治肝理论,扩大了肝病诊治范围,拓展了其他脏腑病使用“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杨震在此五论指导下遣药组方,化裁出补肝颐气汤、疏肝化瘀汤、乌紫解毒汤、白茜汤、桃红化浊汤、解郁合欢汤等临床有效的新方剂。
研集历代经验,归纳“治肝十法”
杨震总结肝病的治疗原则有以下四点:一是疏通气血,调达为要;二是体用结合,补泻适宜;三是明辨标本,缓急有度;四是整体治疗,兼顾七情。治疗用药方面,他研习总结历代经验,尤其推崇清代王旭高按肝气、肝火、肝风三大类提出的治肝三十法,结合自身对于肝病的诊治经验,执简驭繁,归纳出“治肝十法”,即凉血解毒法﹑芳香化浊法﹑疏肝理气法﹑疏肝健脾法﹑疏肝利胆法﹑柔肝养阴法、和肝健补法﹑清肝熄风法﹑活血化瘀法﹑通络利水法,自拟40余首经验方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的肝病。
辨证首重病机,论治巧取八法
杨震认为病机是辨证的依据、论治的基础,指出辨证时要“审查病机”,施治时要“谨守病机”,遵守“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他总结出“肝经血热”是乙肝的重要病机,认为乙肝病机为疫毒潜入血分,损伤肝络,肝失调畅,郁久化热,形成血热相火。治疗针对病机予以凉血解毒,自拟经验方“茜兰汤”,该方后被研发为治疗乙肝的新药“碧云砂乙肝灵”。同时提出“肝经郁热”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病机,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所致,病理基础多与痰、湿、瘀、热有关,针对痰瘀阻络、肝经郁热这一病机关键,以清肝化瘀法治疗脂肪肝,研发出院内制剂“疳脂平片”(口服)、“降脂排浊清肠液”(结肠透析),内治法与外治法并用进行治疗。
对于杂病的诊治,杨震将清代程国彭的八法融于临床实践,比如食物中毒用吐法、肠澼(痢疾)用下法、湿热外感用和法、积聚用消法等,且临床常数法并用,遣方用药细致入微。
注重四诊合参,尤擅诊脉察舌
杨震临证注重四诊合参,强调四诊并用但非面面俱到,临证须抓主要矛盾。他极为重视脉诊,并积累了丰富的脉诊经验,临床常舍症从脉。他指出,肝病患者多见弦脉、涩脉、沉脉、细脉、革脉等,且往往以复合脉出现,临证当仔细辨别。他在麻瑞亭先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浑脉和滞脉的诊治,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疗依据。
针对舌诊,杨震首先辨识“舌神”,根据舌质的荣枯情况判断脏腑气血阴阳之盛衰,以了解疾病预后。他创新性地总结了肝经血热患者舌质边尖红、舌尖有瘀点的特异性体征。他在临床中重视舌下络脉的诊查,认为舌下络脉能更明了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瘀畅情况,并指出肝病患者舌下络脉异常程度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展演变密切相关。
融合流派特色,提出相火气机学说
杨震在丹溪学派和黄氏医学的学术特色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以研究人体生命之火及其运动变化为中心的“相火气机学说”。该学说以人体相火气机的生理运行和异常病理改变为主要研究内容。相火气机学说可以把辨证论治中常用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以辨证的核心内容(即相火气机运行失常)为辨证主体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推理模式。(杨震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