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某,女,40岁,202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失眠3年余。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无多梦,早醒,日间疲劳乏力,冬季手足冰凉,情绪急躁易怒,纳可,二便调。月经期伴腰酸、腰痛、痛经。舌淡红,舌两边稍隆起,苔薄白,舌下络脉无瘀曲,脉弦细。既往史:霉菌性阴道炎病史4年余,时有瘙痒及异味。
诊断:不寐(心肝阴虚,湿热下注)。
治疗:1.内服:方用酸枣仁汤合百合地黄汤、栀子豉汤、当归四逆汤加减:知母6g,茯苓6g,川芎6g,炙甘草6g,炒栀子10g,淡豆豉15g,当归12g,桂枝9g,炒白芍9g,细辛3g,小通草6g,郁金12g,仙鹤草50g,柴胡10g,百合15g,生地黄30g,肉桂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2.外用坐浴熏洗:当归20g,苦参30g,浙贝母20g,地肤子20g,龙胆15g,生薏苡仁30g,土茯苓30g,生百部15g,黄柏15g。3剂,每3日1剂,煎水坐浴熏洗。3.针刺治疗:针刺腰痛点3次治腰痛。
2月3日二诊:患者自诉睡眠较前好转,白天精神状态尚可,疲劳感减轻,腰痛、痛经明显改善,余症同前。舌同前,因远程无法脉诊。守首诊内服方,将仙鹤草增至60g,加制何首乌30g、五味子15g、酒萸肉10g,去细辛。7剂,煎服法同前。
2月13日三诊:病史同前,现在日间精神状态尚可,无明显疲劳感,情绪转佳,自诉“发不起火”。眠仍欠佳,纳可,二便调,余症同前。舌同前,因远程无法脉诊。守二诊内服方将肉桂减少至6g,改制首乌为首乌藤15g,加灯心草2g、丹参15g、石菖蒲10g、煅牡蛎(先煎)15g、煅磁石(先煎)20g、合欢皮15g、焦六神曲15g。7剂,煎服法同前。
2月20日四诊:病史同前,服药后睡眠转佳,精神状态可,唯胃脘隐隐不适,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舌面无明显隆起,因远程无法脉诊。守三诊内服方将首乌藤、合欢皮均加至20g,去煅磁石,加党参15g、炒白术20g。7剂,煎服法同前。
3月5日五诊:眠可,精神可,情绪尚佳,自诉服完四诊内服方后才使用坐浴熏洗方,外洗后症状好转,无异常不适。舌同前,因远程无法脉诊。守首诊外用坐浴熏洗方加徐长卿30g、枯矾(另包)5g、冰片(另包)1g。7剂,每3日1剂,水煎坐浴熏洗。
按此案患者属心肝阴虚伴有肝郁,兼具夜寐难安、疲劳乏力、精力不济,此乃心肝阴血亏虚不能潜阳养神。《金匮要略》中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患者年四十而阴自半矣,加之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多有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复伤阴血,相火妄动,扰乱心神,故合用百合地黄汤养阴清心安神,此处重用生地黄以弥补酸枣仁空缺之憾(酸枣仁价格较贵,且临床使用的起效剂量稍大,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较大),用栀子豉汤解郁除烦、改善入睡问题。患者手足厥寒并伴有经行腹痛,故以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柴胡配郁金进一步增强疏肝解郁的功效,肉桂引火归元,仙鹤草重用补气,缓解日间疲劳。其后随症加减,或加制何首乌、五味子、酒萸肉等滋养肝肾阴血,或加煅牡蛎、煅磁石重镇安神,亦或加党参、炒白术调补善后。外用方以清热燥湿为主,坐浴熏洗可直达病所,此内服之法所不能及。(张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