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中医的阳水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中医的阴水相当于西医的肾病综合征。
济生肾气丸源自宋代《济生方》,本方原名“加味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组成,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等症状。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少加肉桂、附子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牛膝滋阴益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肝泄热,车前子清热利湿,四药补中寓泻。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临床擅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各类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张恩树运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阴水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李某,男,8岁,2018年4月3日初诊。患儿因反复水肿一年余,曾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检查:尿蛋白(+++),血总蛋白66g/L、白蛋白24g/L、球蛋白22g/L、胆固醇11.5mmol/L、血沉95mm/h,诊断为类脂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服激素类药物一年来,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欠佳,水肿乍消乍长,遂求中医诊治。刻下诊查所见:患儿一身悉肿,面色灰暗,精神倦怠,怯寒肢冷,脘腹膨胀,阴囊水肿晶莹如球,两足跗水肿尤剧,按之凹陷久久不起,小便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而弱。病由水肿迁延,日久不已,脾肾两虚,阴盛阳衰,气不化水所致。证属阴水之重症,法当温肾健脾,佐以利水消肿。方用济生肾气丸合附子理中汤化裁,处方如下:制附片5g(先煎)、肉桂3g(后下)、大熟地5g、山萸肉5g、丹皮3g、茯苓6g、怀山药6g、泽泻6g、党参6g、车前子6g(布包)。5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4月8日二诊:患儿服完上方后,小便始通,水肿渐退,佳兆也。效不更方,原方续服5剂。
4月13日三诊:患儿水肿消退,纳谷渐增,虑防桂、附辛热,恐伤肾阴,上方以仙茅、仙灵脾易桂、附,处方调整如下:仙茅6g、仙灵脾6g、山萸肉5g、丹皮5g、太子参10g、白术6g、怀山药6g、泽泻6g、六月雪6g。5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张恩树以上方为基础,临证加减,稍事进退,调治该患儿三个月余,水肿未再起。后以金匮肾气丸和参苓白术丸善其后,隔日交替服用,每日2次,每次6g,继用半年余。患儿停用一切药物,水肿未再发。复查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沉、尿常规,均正常。随访至今,阴水未发,身体健壮,智力良好。
按朱丹溪云:“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清,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张介宾又谓:“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而喻嘉言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权尤重于肾。”故治疗应用温肾健脾之品,以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为了防止水肿再起,又嘱患者服金匮肾气丸和参苓白术丸半余年,终使阴水蠲除。(杨晓明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