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1-30
经过近3 000年的渐进积累和衍生分化, 现代 中医药科学已经演化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科 学知识分支体系。 在全面梳理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 的基础上建构有层次的学科结构, 辨识中医药科学 的科学定位和知识特征, 对于确认中医药科学的科 学属性、 持续推进中医药科学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名称的由来

中医药知识是为满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 求而总结出来的医疗领域认识成果。 一般意义的中 医学包含着中药学的内容, 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科 学。 据医史学者考证, 中国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出现了 “医学” 一词, 意指培养医生的机构。 及至唐代, 官 家设 “医学博士” 之职, “医学” 此时已有了医疗知 识的含义。 此后, 各代刊刻印行了多部以 “医学” 命 名的医书 [1] 。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之后, 来华的西 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医书、 医术、 医学, 随后便出现 了 “西医” 概念。 为了与 “西医学” 相区别, 中国的传统医学遂被称之为 “中医学” 。 据查, 英国传教士、 医 生合信 (Benjamin Hebson, 1809年-1873年) 于1857年 与中国翻译家管茂材(管嗣复)合作, 在上海译著、 刊刻第一部以 “西医” 命名的图书《西医略论》 。 借助 “读秀学术搜索” (http://www.duxiu.com/) , 笔者在 《读秀图书数据库》中翻阅了线装本《西医略论》的 扫描版。 该书的 “例言” 部分首先出现 “中医” 一词, “卷上” 的第二个篇目则为 “中西医学论” , 其中两次 说到 “中土医学” [2] 。

进入20世纪以后, 基于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需 要, 内容宏富的中医药科学逐渐出现划分为若干分 支学科的演进趋势。 在官办教育漠视甚至排斥中医 药科学的背景下 , 民办中医讲习所、 教习班、 学社、 专 门学校的社会潮流逐渐涌起。 这些教育机构设置了 医学史、 生理学、 解剖学、 病理学、 诊断学、 救护学、 药物学、 方剂学、 伤寒学、 温病学、 杂病学等课程, 其中既有仿效西方医学分支学科名称的课程, 又有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课程。 1935年, 中医药学家、 中 医药教育家谢观(1880年-1950年)撰成《中国医学 源流论》一书。 该书篇目除借用了西方医学的女科 学(即妇科学) 、 幼科学(即儿科学) 、 外科学、 喉科 学、 眼科学等学科名称之外, 还使用了一系列以本土 术语命名的学科名称, 包括灵素学、难经学、 温热 学、 金匮学、 本草学、 医方学、 针灸学、 诊脉学、 验舌 学、 辨证学、 痘疹学、 推拿学等 [3] 。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以 “坚持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并重, 发展中医药” 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基 本工作方针, 开始采用以 “中医+西方医学学科名称” 的方式来命名中医药科学的分支学科, 如中医解剖 学、 中医病理学、 中医遗传学、 中医药理学、 中医诊 断学、 中医治疗学、 中医处方学和中医内科学、 中医 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伤科学、 中医 眼科学、 中医骨科学、 中医性学、 中医微创学、 中医推 拿学、 中医急诊学、 中医护理学、 中医心理学等。 以中 医外科学为例。 在《读秀图书数据库》中, 目前可以 检索到178部以 “中医外科学” 作为书名主题词的图 书 (包括内部印刷的讲义、 再版图书) 。 其中年份最早 的一部图书, 是1956年中医研究院中医教材编辑委 员会编印的 《中医外科学概要》 。

中医药科学学科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

作为学术术语的 “学科” , 既可以指称科学知识 体系的一个局部或学生学习的科目, 又可以指称高 等学校的学术建制或科学研究项目申请、 成果评审 的学术范围, 具有不同话语空间的多重涵义。 本文 所讨论的学科, 是指科学知识体系意义的学科, 即 学科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 [4] 。 由于 “学科” 概念涵义的多重性, 人们对于中医药科 学包含哪些分支学科较难形成共识。 1980年至1999 年,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陆 续出版了93卷, 列为分卷的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 有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咽 喉口腔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妇科 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学、 气功学、 推拿学、 藏医 学、 蒙医学、 朝医学、 维吾尔医学。 在分卷本基础上 编撰的中医学综合本《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 (1997年) , 列为词目的中医药科学学科名称有中医 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学、 推拿学、 养生学、 气功 学、 食疗学、 中医学史、 病机学、 发病学等 [5] 。 为了对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的生成状况做全面 的了解, 笔者利用 “中国知网” 多个数据库和《读秀 图书数据库》搜检到300多个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名 称。 按照具体研究对象、 生成区位的差异对上述学 科进行梳理和筛选, 笔者提出中医药科学学科结构 的尝试性建构方案, 如图1所示。 这幅学科结构框图 共有14个方框, 包含160多门学科。 其中间的主体部 分, 列出中医药科学9个学科群组的部分第一层级分 支学科和少数第二层级分支学科。

图1上部中间方框所列的学科, 统称为概观中医 药学科。 其中的普通中医药学是中医药科学的标示 性学科, 其任务是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各种一般性、 普遍性问题。 中医药科学史、 中医药科学哲学、 中医 药科学学分别运用历史学、 哲学、 科学学的理论和方 法对中医药科学进行概观性的整体研究, 它们可以 分别看作是科学史、 科学哲学、 科学学的边缘分支学 科。 比较中医药科学、 计量中医药科学是运用比较方 法、 计量方法研究中医药科学所建立的方法性分支 学科。

试析作为科学知识分支体系的中医药科学

图1上部左侧方框所列的中医药系统学科, 可以 看作是中医药科学与现代系统科学相融合的产物。 图1上部右侧方框所列的中西医结合学科, 是半个 多世纪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实施中西医结合方针 的经验升华和理论总结。 今后, 中医与西医在实践和 理论层面的结合, 仍将是医学新学科的一个重要生 长极。

第Ⅰ群组至第Ⅷ群组分别统称为中医原理学 科、 分科中医学科、 中医疾病学科、 中医诊断学科、 中医治疗学科、 中医针灸学科、 中药原理学科、 中药 实务学科。 在临床实践中, 中医诊断学科与对应的中 医治疗学科时常融合在一起, 如中医妇科诊断学与 中医妇科治疗学合二为一称之为中医妇科诊断治疗 学或简称为中医妇科诊疗学。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 “内病外治” 治疗手段。 由于历史久远, 针灸学分支 学科众多, 因而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群组。 第Ⅸ群组所列出的交叉中医药学科, 是中医药 科学与分属哲学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等科学 部类的历史学、应用哲学、应用伦理学、 文化学、 社会学、 心理学、 经济学、 教育学、 管理科学、 思维 科学等学科门类相互交汇、 融合的交叉性边缘学科 (即交叉学科) 。 列在第Ⅹ方框中的学科是不适宜或 难以归入前面9个学科群组的一些学科, 这些学科都 有或多或少的分支学科。 例如, 中医护理学之下有中 医内科护理学、 中医外科护理学、 中医儿科护理学、 中医妇科护理学、 中医骨伤科护理学、 中医居家护理 学等分支学科。 除了依据分科形成的中医内科文献 学、 中医外科文献学、 中医儿科文献学等之外, 中医 药文献学之下还有专门以古典文献为基本研究对象 的分支学科, 如内经学 (灵素学) 、 难经学、 本草学、 伤寒学、 金匮学等。

广义的中医药科学除汉族医药科学之外, 还应 该包含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医药科学。 中国有55个 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 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医药学知识体系。 图1下部的方 框, 仅列出藏医药科学、 蒙医药科学、 回族医药科 学、 壮医药科学、 瑶医药科学5个少数民族的医药科 学及其部分分支学科。

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的知识特征

中医药科学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 智慧、 人文修为、 实践体悟, 是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 认知的结晶。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 “中医药学是 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 匙” [6] 。 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 就要用好中医药科学 这把 “钥匙” , 对中医药科学做多角度的解析, 其中 包括从科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科学角度的解析。 按照我们的理解, 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由自然科 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交叉科学、 系统科学、 数 学科学、 哲学科学等7个科学部类构成 [7] 。 自然科学 作为一个科学部类, 由于分支学科数量众多, 通常按 照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分支学科区分为 基础科学、 应用科学、 技术-工程科学3个层次。 作为 科学知识分支体系的中医药科学是一个主体部分归 类于自然科学的跨层次学科门类, 同哲学科学、 社会 科学、 思维科学、 数学科学、 系统科学等科学部类 的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科学与中医药 科学存在着包容关系的学科门类, 是基础科学层次 的生物学(生命科学) 、 应用科学层次的生命应用科 学、 技术-工程科学层次的生命技术-工程科学。 从体系严密性程度的视角来看, 被称之为 “学 科” 的科学知识基础分支体系, 可以区分为两个主要 等级或类型: 纯学科、 准学科(亚学科) 。 运用公理 演绎法, 亦即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 公理、 公设出 发, 依据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理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就是严格意义的纯学科。 纯 学科的特点是定理、 公式较多, 解析问题能够给出定 量的结论。 有人以中医药科学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 而将其视之为非科学乃至伪科学。 其实, 这是对科 学、 学科概念的误解。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纯而又 纯的事物。 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 学科并不都是纯 学科, 纯学科其实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学科是体系 严密性程度不高的准学科, 例如归属于技术-工程科 学层次的船舶建造工艺学、 农业技术学、 通信工程 学、 航空工程学等。 因此, 我们不能时时、 处处以纯 学科的严密性程度作为学科的判定基准。

纯学科和准学科在知识形态、 知识特征方面存 在一定的差异。 在纯学科中, 可以实现编码化的显性 知识或言传性知识相对较多; 在准学科中, 难以或 不能实现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或非言传性知识相对较 多。 西方医学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中医药科学同 样也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在中医药科学领域, 医 者、 研究者所知道的多于他们所能言说的, 教科书写 得出来、 中医名家讲得出来的只是一部分显性知识, 而教科书字里行间潜藏的、 中医名家难以做出清晰 表述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加丰富。 以隐性知识 为根基的悟性, 能够敏感迅捷地捕捉特定领域的最 新知识, 不留痕迹地建构巧妙整合学习成果的思维 框架, 潜移默化地领略和掌握他人的诀窍性技能。 隐性知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科学知识体系为隐 性知识留有极大的潜存空间, 也许这正是科学的魅 力所在, 是中医药科学的魅力所在。 走向严密化是科 学研究者的不懈追求, 然而任何学科在显性知识之 外, 都有难以做形式化、 严密化表述的隐性知识。 一 门学科隐性知识的多寡与其科学性不是一种反比例 关系。 因此, 以 “严密性不足” 为由来否定中医药科 学的科学性是没有道理的。

中医药科学具有自身的人文文化特点, 它是一 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不拒绝走向严密化, 长期以来不 断提高现代化水平 [8] 。 进入现代社会100多年来, 中 医药科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了严密化程度最高的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相关理论, 引进了自然科学实 验方法和西方医学技术手段 [9] 。 长期以来, 借助相关 科学部类、 学科门类、 学科群组的辅佐, 中医药科学 才有了今天的进化式发展 [10] 。 我们坚信, 中医药科学 的许多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 其知识形态、 体系结构 必将不断地发生令人惊异的嬗变演进。

致谢: 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医师王硕协助 作者英译本文的篇名、 摘要, 特此致谢。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白长川王续琨
Tag标签: 中药(28)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