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食疗药膳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核桃最全面最详细的介绍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12-27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外来身份。大家一般公认核桃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但我国引入栽培核桃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公元3世纪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的记载。
 
相当一段历史时期,胡桃就是它的正名。据考证,南北朝时的石勒占据中原,于公元319 年建立后赵,严禁称“胡”,从此“胡桃”才改名为“核桃”。同时期改名的,还有原称为胡瓜的黄瓜。
 
核桃的故乡是中亚地区,以伊朗为中心。一般认为,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将核桃传入我国。现今核桃已分布全国各地,内地广布核桃树,连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内也种植了核桃树和山核桃树。
 
都说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核桃也是这“五月鲜花”中的一员。它的雄花是绿色的,每条花穗像短的“谷穗”,在植物学上叫做柔荑花序。它的雌花单生或两三个簇生,每个核桃的“胎儿”略像鼓肚儿的微形花瓶,顶着两片小叶。仔细观察,也令人赏心悦目。
 
谈到我国内地核桃的历史,更可以联系到考古发现。1972 年在河北发现了磁山文化遗址。在磁山遗址发掘的灰坑中,在两座坑的底部发现有树籽堆积层,里面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七千多年前这一带就有核桃种植。
 
公元前139 年到公元前126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距今不过两千多年。这足以使我们产生疑问:磁山遗址中七千年前的核桃究竟是外来的还是当地原产的呢?或者它们并不是相同的品种?
 
我个人猜想,也许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它可能是一种我国分布的诸如像山核桃这样的野生核桃品种。

核桃
 
山核桃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从西域引进的普通胡桃和我国野生核桃资源,精心培育了许多优质核桃新品种。如按不同的产地来分类,有陈仓核桃、阳平核桃等;按成熟期早晚来分类,有夏核桃、秋核桃;按果壳的光滑程度来分类,有光核桃、麻核桃;按果壳厚薄程度来分类,有薄壳核桃和厚壳核桃。
 
各地核桃品种多
 
我国各地有着许多优良的核桃品种,河北人说全国核桃产量我最大,山西人说全国核桃质量数我好。其实,各地所产核桃有各地的特点,就让我们从西数到东:
 
新疆库车一带的纸皮核桃,维吾尔族人叫它“克克依”,意思就是壳薄,含油量高达75%。这一核桃品种结果快,当地老百姓形容它“一年种,二年长,三年核桃挂满筐”。
 
陕西出产的陈仓核桃、阳平核桃都很有名,前者产地在宝鸡的陈仓镇,后者在陕南的阳平关镇。古书记载核桃“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阳平者大而皮脆,急促则碎”。陈仓镇还是宝鸡地区最大的核桃集散地。陕西秦岭一带的核桃因皮薄如鸡蛋壳,俗称“鸡蛋皮核桃”。最好的品种“绵核桃”,皮薄肉厚,两个核桃握在手里,稍稍用劲一捏,核桃皮就碎了。
 
山西出产的“汾州核桃”,有称为光皮绵核桃的,产于汾阳、孝义、交口等地,核桃以表面光滑、壳薄仁满、肉质细腻著称。
 
河北的“石门核桃”,以产于卢龙县石门镇而得名,其特点为纹细、皮薄、口味香甜,出仁率在50%左右,出油率高达75%,故有“石门核桃举世珍”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是与美国“钻石核桃”相媲美的品牌。
 
基于产品性状统一以及扩大出口等需求,国内更是引进了许多核桃新品种,像清香核桃等。中国核桃非一种,这种多样化,是一种优势还是一种劣势,见仁见智。但保存更多的核桃种质资源,却是我们深深希望的。
 
核桃补脑抗衰老
核桃颇负盛名,它是坚果中的佼佼者。核桃与榛子、杏仁(扁桃)、腰果并称世界四大坚果(干果)。
 
核桃果仁即核桃仁,除了可以直接生吃之外,核桃仁可煮食、炒食、蜜炙、油炸等等,也可以榨油,还可用于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核桃是抗衰老的佳品,在中国人看来首先它有补脑的作用。这缘于“以形补形”这样的传统认识。“同气相求”,中医学中有“以脏补脏”的理论,可用许多动物性中药来说明,植物性中药的典型就是核桃了。谁都不可否认,那核桃果仁,多么像大脑的形状啊。
 
这种认识不独中国人拥有,外国人也这么认识过。不信,你看,威廉·克尔科在《自然界乐园》中就已经说到:“胡桃对治疗头部疾病有所帮助,因为它看上去状似大脑。”
 
《自然界乐园》编撰于1650年,与其同时空的是中国清朝初年,恐怕这时在我们的本草著述中还没有核桃补脑这样的文字记录。
 
把胡桃与大脑相比类,并没有在明朝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寻找到线索。李时珍把核桃比类的却是肾,认为核桃仁“为补下焦肾命门之药”。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脑并不属于中医学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之一,而属于奇恒之府。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而“肾主骨生髓”,所以核桃仁既然能补“先天之本”的肾,自然可以生髓而补脑。
 
古人看到核桃仁像脑髓就知道它能补脑,这种神奇究竟来自何方?
 
当然来源于药食同源,来源于长期的应用与体验。这是人类将“取类比象”的方法应用于认识世界,而中医学在说理之时更是将取类比象的方法应用到了极致。
 
核桃仁因为脂肪含量高,可使体型消瘦的人增胖;皮肤粗糙、干枯的人常吃核桃仁,则可使皮肤变得润泽细腻光滑,富有弹性;对于须发早白的人,核桃仁有乌发、润发的作用。核桃仁还有强肾治肾虚腰痛、脾胃虚弱,强化腿脚和腰部力量的作用,对于产后妇女恢复体力十分有益。
 
药性温补入肺肾
 
核桃仁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对它的应用更有着独特的视角。谈到药用,首先就要熟悉核桃仁的药性。
 
中医学认为,核桃仁味甘,性温,无毒,入肾、肺、大肠经,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通淋化石的功效。
 
有人说核桃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被记述药用了,但是事实上远没有那么早!《神农本草经》中有“桃核仁”的药用,可能是有人把其中的桃核仁即桃仁误为核桃仁了。
 
核桃属药食两用之品,核桃仁的药用也经历了由食而药的认识过程。唐朝养生家孟诜著有《补养方》三卷,他认为核桃有“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骨肉细腻”的作用,基本阐述的还是核桃仁的饮食保健功用。
 
核桃最早进入本草学专著,始自北宋由国家组织编写的《开宝本草》,其中记述,核桃仁“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水,去五痔”,已经明确将核桃仁用于治疗疾病了。
 
到了明朝,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更加深了对核桃仁功效的认识:“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
——《本草纲目·果部》
 
清朝有位陈士铎,是浙江绍兴人,他潜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终成名医。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
 
陈士铎这位长寿的名医对核桃仁治病和配伍用药很有体会,他感叹世人只知道核桃仁是食物,而不知道用于治病滋补有神奇功效。
 
“胡桃肉,味甘,气温,无毒。入肾经。润能生精,涩能止精,更益肾火,兼乌须发,愈石淋。实温补命门之药,不必佐之破故纸始愈腰痛。尤善安气逆,佐人参、熟地、山药、麦冬、牛膝之类,定喘实神。世人但知为食物,而不知用入于补剂,其成功更奇也。”
——《本草新编》
Tag标签: 核桃(8)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