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验方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黄芪芍桂苦酒汤 功在解阳郁和营卫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9-20
黄芪芍桂苦酒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明确指出黄汗的病因是汗出时入水中浴。由于水侵犯经脉,阻碍营卫的运行,卫郁而不能行水,滞留于肌肤,故全身水肿;营郁而为热,湿热交蒸,故发热汗出色黄。而黄芪芍桂苦酒汤有调和营卫、除烦泄热、祛湿固表的功效。全方合用,使营卫和调、水湿得去、营热得泄而诸症可愈。
 
条文中“黄汗之为病”,与“太阳之为病”“少阳之为病”等表述相似,但是对一个病种,仲景公用这种语气,又和仲景公的言简意赅、通俗精炼不太一样。还有另一种可能是,仲景公平素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相互交流的一种问答方式。而且该条与第29条、30条、31条纵向来看,对于水气病的探讨分析层层深入。但是对于该证的证、因、方三者的论证,似乎提示仲景公在揭示着什么。
 
我们顺着这样一个思路分析:该证怪异凶险,有时会当场毙命,不死也是“遗患无穷”。在该证中仲景公指出了“黄汗、体肿、发热、汗出、干渴、脉沉、汗沾衣”一系列症状,非常具体、详细,在《伤寒论》一书中很少有此详尽的叙述。而该病证的成因却很简单——“汗出入水中浴”,又想象性地认为是因为“水从汗孔入得之”。“汗出入水中浴”的病因是无可辩驳的,但是“水从汗孔入得之”无疑是充满想象的。现代医学证明汗液的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汗腺系统也是高度精密的,绝不是想象的汗腺系统像一根水管子,充水就会肿胀,放水就会瘪掉。但是“汗出入水中浴”引发的那一系列症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和一位化学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交流时,他无意间的一句话提示了我。化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温度”。细思之,温度的确十分重要,一年分四季是因为什么,不是因为花开了、果熟了、草黄了、雪下了,说到底就是因为温度。还有什么时候得病的人最多,回答是变天的时候,究其原因还是温差。这样的证据太多了,无需多讲。而仲景公“汗出入水中浴”就可以解释了,温差是首要的原因,再加上水中有害病菌趁着毛孔张开而入侵,也是原因之一。
 
故从此论点而论,黄汗一证与同一篇章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所叙之症,同样是因为营卫闭郁而导致身体阴阳失衡而引发的。身体湿重,如若湿随汗泄,自然身体会感到轻快,然而水湿无法排泄,潴留于肌肤而产生水肿,故用芍桂之属调和营卫,取微汗而可解之,湿虽可随汗而泄,然汗出而恐耗伤阳气,故用黄芪走表而逐湿,配苦酒以泄营中郁热,使得阳郁得伸、营卫调和而病解。(冯向东)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