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心脏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心胀心肌病 治法方药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4-25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及表现,将其归属于“心胀、心水、心悸、胸痹、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李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下面将李军临床治疗阳虚血瘀,痰热扰心型心胀(西医称扩张型心肌病)一例,论述如下。
 
患某,男性,38岁,初诊2021年1月15日,因“乏力气短1年余,加重伴活动耐量下降2月余”就诊。2019年1月患者因感受风寒导致肺部感染,愈后出现乏力气短,逐渐加重,于某综合医院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左室舒张末径62mm,射血分数(EF)26%,左心室增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左心功能减低。考虑扩张型心肌病。2020年11月15日感冒发热后,出现乏力气短加重,活动耐量下降,2020年12月4日于外院复查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末径68mm,EF43%,心肌受累疾患,左心扩大,左心功能减低,二尖瓣、三尖瓣微量返流。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予西药治疗。2020年12月30日因气短乏力,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末径56mm,左室收缩内径43mm,左心房内径41mm,EF48%,左室壁运动减弱、不协调,左心增大,左心功能减低。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继予药物治疗。后至多家三甲医院,均明确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刻下症:乏力,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畏寒,自汗,偶有头晕,口中味重,无明显胸闷胸痛,夜间无阵发性呼吸困难,纳可,眠可,大便质稀不成形,小便可。舌脉:舌质暗淡,苔黄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沉细尺弱。
 
诊断:(阳虚血瘀,痰热扰心型)心胀(西医称扩张型心肌病)。
 
治法:扶阳活血,祛痰清热。
 
方药:黑顺片20g(先煎),干姜9g,炙甘草10g,黄芪6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生地黄12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9g,黄连6g,黄芩15g,竹茹15g,五味子6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14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月21日二诊:患者乏力减轻,偶有头晕,无气短自汗,纳可,眠可,排便时有不成形,较前好转,小便可。舌淡苔薄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沉。病证法同前。上方去竹茹,加石菖蒲9g,28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3月16日三诊:患者偶有头晕,肩痛,无气短乏力,无心烦,无畏寒,无异常汗出,纳可,入睡困难,二便可。舌淡苔薄黄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沉。BP:122/86mmHg。病证法同前。方药:黑顺片30g(先煎),干姜9g,炙甘草10g,生黄芪60g,陈皮12g,法半夏9g,茯苓20g,黄连9g,竹茹20g,枳实12g,石菖蒲9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0g,生地黄12g,桃仁9g,红花9g,酸枣仁40g。14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4月20日四诊:患者无明显气短乏力,无头晕头痛,畏风怕冷,纳可,睡眠质量较前好转,大便可,夜尿2次。舌淡苔薄黄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沉。病证法同前。上方去生地黄、桃仁、红花、酸枣仁,竹茹减至15g,枳实减至9g,加细辛3g,柴胡9g,神曲15g,苍术15g。14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5月18日五诊:患者诸症明显缓解,无气短乏力,无胸闷痛,无畏寒,因天气渐热,畏热喜凉,喜饮凉水,纳可,眠可,大便成形,小便可。舌淡苔薄黄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沉。病证法同前。方药:黑顺片30g(先煎),干姜9g,炙甘草10g,黄芪60g,陈皮12g,法半夏9g,茯苓20g,黄连9g,竹茹15g,枳实9g,石菖蒲9g,远志9g,当归12g,桂枝12g,白芍12g,苍术20g,桃仁9g,红花9g,泽泻15g,滑石30g(先煎)。28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按本患者感受风寒,正虚邪盛,入里传变,内舍心营,侵袭心肾,损伤阳气,心阳不振,客邪扰心,发为心胀。阳虚温运失职,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心肾阳虚,症见畏寒、活动耐量下降,脉象沉细尺弱;元气通过三焦遍布周身,充养心肺,元气匮乏,心肺气虚,症见气短、乏力、头晕;气虚不能固表,症见汗出;脾肾阳虚,症见大便质稀;阳虚气化失司,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可见患者体胖、苔腻;痰郁化热,则口中黏腻味重,苔黄腻;舌质暗淡,舌底络脉青紫迂曲,为瘀血征象;辨证阳虚血瘀、痰热扰心,治以扶阳活血、祛痰清热,予黑顺片、干姜、桂枝、炙甘草,温补心肾、扶阳通脉;太子参、茯苓、白术,健脾补气;黄芪、当归、川芎、赤芍,益气行气、活血散瘀;生地黄、五味子,补肾填精;黄连、黄芩、竹茹,清热祛痰;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安神。二诊诸症减轻,上方去竹茹,予石菖蒲加强化湿和胃、豁痰开窍之力,《药性切用》称石菖蒲“力能通心利窍,开郁豁痰”。三诊入睡困难,痰热扰心所致,辨证治法不变,予黑顺片、干姜、炙甘草,扶阳通脉;生地黄养阴生津;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益气活血;黄连、陈皮、法半夏、茯苓、竹茹、枳实、石菖蒲,清热豁痰;酸枣仁养心安神、宁心助眠。四诊阳郁不宣,故畏风寒;多梦,苔薄黄腻,胃不和卧不安;辨证治法不变,上方去生地黄、桃仁、红花、酸枣仁,加细辛通阳,助黑顺片、干姜扶阳;加柴胡,配伍枳实、赤芍、炙甘草,行气解郁,通阳调枢;加神曲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加苍术燥湿健脾。五诊诸症明显缓解,时值初夏,天气转热,天人相应,观舌苔薄腻色黄,湿郁化热之象,辨证治法不变,上方去赤芍、川芎、细辛、柴胡、神曲;加泽泻、滑石,加强利湿清热之力;加桂枝温阳通脉,配伍白芍,调和营卫,燮理阴阳;加桃仁、红花,增强活血祛瘀通经之力;加远志,祛痰安神、交通心肾。心脏超声提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方证相应,疗效显著。嘱患者调畅情志、食勿过饱、避免劳累、预防外感。(孙语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