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组织中HPV16、18E6、p53、ras癌基因蛋白的表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7卷 论著摘要
作者:任占平 石喆 陈蔚麟 唐德艳 杜娟 阮伶
单位:(545001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一、材料与方法
我院1996~1997年收治大肠腺癌53例(其中乳头状腺癌6例,粘液腺癌3例),病理分型: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22、20、11例,癌旁粘膜37例,大肠腺瘤30例(伴不典型性增生Ⅰ、Ⅱ、Ⅲ级分别为19、7、4例)。按Dukes分期A、B、C期各为22、20、11例。另取30例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组。HPV16、18E6、p53(DO-7)、p21ras单抗为Santa cruz公司产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P法操作进行。E6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而p53以细胞核,p21ras以胞浆及胞膜内侧出现棕黄色颗粒且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5%为阴性(-)。实验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统计学处理行χ2检验。
二、结果
随着病变从腺瘤、腺瘤恶变向腺癌发展,E6、p53、p21ras的阳性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Ⅱ~Ⅲ级中E6、p53、p21ras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伴不典型性增生Ⅰ级(P<0.05)。腺瘤、腺瘤恶变、腺癌组中E6、p53、E6、p21 ras双阳性者分别为8、6、23例和9、6、27例,经统计学处理,3组中E6与p53、E6与p21ras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腺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中E6阳性为90.0%(10/11),且E6与p53、E6与p21ras的双阳性表达为81.8%(9/11),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Dukes b、C期中,E6的阳性表达也显著高于A期(P<0.05)。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有HPV16、18感染的存在,随着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程度的加重以及腺瘤向恶性进展,E6、p53、p21ras的阳性表达逐渐升高。腺瘤、腺瘤恶变和腺癌组中E6与p53、E6与p21ras的双阳性表达均具显著相关性,提示HPV16、18感染与突变的p53 ras基因协同在本地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HPV16、18的E6所至的p53灭活或突变以及HPV16的基因产物所至的ras基因活化可能是HPV16、18感染后大肠腺瘤恶变的一个关键步骤,并可以发生在大肠腺瘤形成的早期阶段。
基金项目:广西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Z9717)
收稿日期:199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