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试从呼吸运动的角度阐释传统功法的呼吸方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4-17
呼吸功能训练为康复医学的一个新兴重要内容,通过训练改变呼吸方式,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脊柱、骨盆、髋及附属的肌肉韧带构成的整合系统能为四肢活动提供支点,为身体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1]。腰背肌力量练习配合调整呼吸,可增强核心稳定性,降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1]。传统功法中的呼吸训练方法与现代康复医学强调的腹式呼吸及与动作结合的呼吸训练方法有相似性,本文试从传统功法的动作及呼吸方式分析其原理。
 
1 历史源流
通过呼吸进行保健养生,在我国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记载:“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道家行气,率不欲嘘,嘘者,长息之心也。”[2]此为传统养生气功法“六字诀”的最早记载,描述了“长息”的呼吸方法、不同吐气发声方法及所治疗的疾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肺病候》明确描述了肺脏病胸背疼痛可通过发嘘声练习治疗:“肺脏病者,体、胸、背痛满,四肢烦闷,用嘘气出。”《诸病源候论》中介绍的呼吸吐纳方法,一部分没有规定肢体的动作,单独通过呼吸方法调节相应的证候,更大一部分是通过配合肢体的动作调节呼吸,以增强导引的效果,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阴下痒湿候》曰:“偃卧,令两手布膝头,取踵置尻下。以口纳气,腹胀自极,以鼻出气,七息。”《诸病源候论·宿食不消候》曰:“端坐伸腰,举右手,承左胁,以鼻纳气,七息,除胃中寒,食不消。”《诸病源候论·呕吐候》曰:“偃卧,展两胫两手,左右跷两足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中病,食苦呕。”当呼吸与动作相互配合时可以将导引和呼吸的作用叠加并放大[3]。
 
2 功法介绍
2.1 导引
五禽戏中的鸟戏:站立姿势,用鼻吸气时略踮起左脚,双臂向上如飞鸟状,呼气时左脚落下,双臂落下,同时用口呼气并发“呬”声。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左右身侧向上,十指相对,到达头部高度时翻转掌心向上,两掌推至顶点;缓慢抬头上视,并缓慢吸气;翻转掌心向下,下落至胸前时,翻转掌心向上,略低头,眼随手动;配合缓慢呼气。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平行站立,呈站桩姿势;上身竖直,双臂交叉于胸前,左臂在前,右臂在后;食指与拇指伸直分开呈八字形,余指握拳,左手缓慢向左推出至左臂伸直,同时右臂向右拉开,右手停于胸前,拳心向上,呈拉弓状;眼看左手。右侧相反。
 
2.2 传统拳术
太极拳:太极拳桩功名为“混元桩”,站桩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命门后突,提肛,周身放松,气沉丹田。关于发力动作,“蓄劲时吸气而小腹内收,发劲时呼气而小腹外突”[4]。充分吸气后,发力时快速发出“哼”“哈”二音。形意拳:站桩形式为“三体式”,除姿势不同外基本要领同太极拳。与太极拳不同的为行桩,行桩以训练丹田为重点。具体训练方法:用鼻吸气,双手指尖对置兜于小腹下,尾闾前卷,命门向后突出,收缩肛门,吸气到小腹。发力时配合快速发“呵”音,命门回缩,同时尾闾舒展向后,双手上抬并贴于中上腹部,小腹突出,即蓄劲时躯干向前蜷曲,吸气达上腹部,发劲时躯干伸展,结合微启声门短促用力地呼气发“呵”声。八极拳:静桩功名为“两仪桩”,其在站桩、蓄劲发力过程中的呼吸基本原理与太极拳、形意拳相同。其吐气发声名为“擤气”,顾名思义为类似擤鼻涕似的将气从胸部由鼻腔进行有控制地“擤出”。发声为短促“嗯”声(四声),基本作用亦与形意拳发“呵”音类似。其训练方式为靠桩,动作要求:蓄气后双侧肩胛骨结合上肢伸展动作调整贴合胸壁,身体前进时前脚震脚、后脚落地变前脚结合以脊柱为转动轴的躯干旋转,辅以“擤气”发“嗯”音(四声),背部靠近树干或立桩,以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背部肌肉撞击树干或立桩。
 
3 分析原理
3.1 导引法
讲究呼吸与肢体动作协调统一[5]。强调调息,其是调身和调心的关联纽带。实际上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五禽戏的鸟戏抬臂时收腹吸气,扩胸张肺,充分吸入清气。双臂落下时松腹呼气[6]。现代研究表明,鸟戏动作柔和绵长,结合加深减慢的腹式呼吸,吸呼动作恰与动作开合协调相应,通过鸟伸、鸟飞的动作,扩开胸腔,增加呼吸深度,减少呼吸次数,增大肺容积[7]。八段锦中两臂上推扩张胸廓的同时吸气,两臂下落胸廓缩小的同时呼气,使呼吸肌在顺应肢体动作的练习中得到锻炼,增强呼吸功能[8]。五禽戏和八段锦均能通过肢体运动结合腹式深呼吸改善通气[9]。其呼吸原理与“六字诀”有异曲同工之妙。六字诀的原理为人体特定发声时有特定的器官和共鸣部位参与。相反,不同的发声亦会训练到相应的部位和脏腑[10]。
 
3.2 传统拳术
因技击要求通常强调整劲,整劲要求周身一动都动,虽是局部接触对手但发出来的劲都是整体劲[11]。通过呼吸过程中吐气发声、动作训练等使相关肌肉瞬间协调收缩,一动即整体动,可发出更强的攻击力量,周身一体则有更强的防御力。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等拳术站桩时均要求沉肩垂肘,命门后突,提肛,周身放松,气沉丹田。沉肩垂肘实际上是肩胛骨贴紧胸壁外展,即前锯肌将肩胛骨向前向外拉伸,菱形肌使肩胛骨向上向内收缩。两者共同收缩通常会导致胸椎进一步向后凸[12]。胸椎后凸可增大胸腔容量,为吸入更多空气提供空间。气沉丹田即是通过膈肌下降形成腹式呼吸。固定胸廓及肩胛带等胸式呼吸相关肌肉,通过腰椎伸直和骨盆后倾扩大腹腔容积,使膈肌有更大的活动范围,训练膈肌的上下运动,强化腹式呼吸。研究表明,腹式呼吸能增大膈肌上下活动的范围,降低呼吸阻力,改善肺通气[13]。腹部的肌肉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被有效激活,同时膈肌与盆底肌也会协同参与,增强腹压,而腹压起着稳定脊柱的作用,这对于脊柱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4]。从解剖学看,呼吸时膈肌收缩,可通过膈脚与前纵韧带牵伸腰椎,改变腰椎形态。另外,呼吸时腹压升高,充盈的腹腔可协助脊柱及腰背肌共同承受应力,减轻脊柱负荷,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调节腰椎曲度。可见,呼吸运动可以调整脊柱形态,改善功能[15]。
 
4 注意事项
练习导引术时,一般上肢向上时结合吸气,向下时结合呼气,动作停顿时适当闭气,逐步达到“匀细柔长”的呼吸状态。闭气要在自然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进行,一般不能用拙力去“憋气”,否则容易产生偏差[3]。因导引术动作较柔和,并不伴随剧烈发力动作,可在肢体和躯干动作配合下适当闭气达到增加潮气量、改善气体交换的目的。现代医学强调在抗阻运动时,应选择恰当的呼吸方式,即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避免屏气,预防伤害[16]。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发力中需要结合吐气发声控制气流,并通过提肛使盆底肌紧张,防止脏器下垂,使其能控制气体流出速度维持腹压,从而增强核心稳定性,但导引术会导致腹压剧烈变化,故不适合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练习。
 
5 小结
传统功法呼吸方法具有增大呼吸通气量、增强核心稳定性的作用,与现代康复呼吸训练方法有相似作用,为古代人民进行养生实践的宝贵经验,对现代康复呼吸训练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八段锦具有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胸廓活动度和肺功能的作用。五禽戏中的鸟戏可促进肺脏的气体交换,增加心肺血液含氧量,促进血液运行,防治心肺功能低下的病证[17]。该法动作柔和,适合各种人群锻炼,且对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的年老体弱者较友好。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等拳术的桩功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进行锻炼,但发力动作较猛烈的部分,仅适合年轻体健者健身或进行腰痛康复治疗。通过动作与发声配合,传统功法动作配合呼吸方法较单纯进行呼吸训练更容易达到要求,且对肢体具有锻炼作用,值得推广。
 
6 启发
《针灸甲乙经·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言:“腰痛不得转侧,章门主之。”章门属足厥阴肝经,从经络走行看,该穴并不治疗腰痛,且在腰痛各种辨证治疗中亦非常规选穴,故医家难以解释其治疗原理;或可从脏腑学说中的“肝主筋、肝血失养则拘急挛痛”考虑,但太宽泛。从解剖学角度分析,章门皮下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与呼吸相关,腹部核心肌群痉挛可致腰痛,因此针刺章门有效。此也可类比解释带脉穴位治疗腰痛的原理。《素问·刺腰痛》言:“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以上描述的是脊背疼痛情况,其中遗溲或为腹压过大及盆底肌无力导致的,咳而腰痛或为呼吸改变腹压及脊柱曲度所致的。总之,传统功法动作配合呼吸训练作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试。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徐化宇 张列梅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