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附:秋季养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8-30
经验告诉人们,一些急病重症,往往在节气日前后发病,在节气日前后死亡。因此,重视交节前后的自我调护,不但对年老体弱者具有重要意义,对年富力强者也不例外,除了分别根据节气所在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进行调摄外,尤须注意下列各点:

  1.节气日前后两三天。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熬夜,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分劳累,尤其不可劳汗当风。
  2.节气日前后,要注意情绪的稳定和乐观。尽量避免情绪冲动。
  3.注意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外邪侵袭机体。
  5.在四立、二至、二分八个大的节气日前后;尤其要十分慎重,年老体弱的人,可适当服些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一些救急药物,应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附:   秋季养生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一、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
  秋高气爽,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我国古代民间有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之一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
 
二、起居调养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则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闻天”的情况。因而,应须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消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

三、饮食调养
    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有益于健康。

四、运动调养
  秋季吐纳健身法,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好处。具体做法:每日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炼几遍,分3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将气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呼出,呼气时要稍揾(音致,擦的意思)口,默念(口四)(音审),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练此功,有保肺强身之功效。
 
五、防病保健
  秋季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群体大剂量投放中药,如板蓝根、马齿苋等煎剂,对肠炎、痢疾的流行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为防治“乙脑”则应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故常称之为“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上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