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从《金匮要略》的“中寒家”说起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9-08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第6条原文:“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五版《金匮要略讲义》解释如下:“素体虚弱的人,常易感受寒邪,当感受寒邪后,在表之阳虽受阻遏,但里阳不虚,仍有伸展之机,故常呵欠。同时又见其人鼻流清涕,发热而面色如常人,这是新感外邪的现象。此时由于里阳不虚,正气有驱邪外出之势,故常嚏。”讲的是素体虚弱之人感受寒邪后,出现呵欠、流清涕、发热、喷嚏等症的机理。《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认为:“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前以时减辨腹满之中寒,又以恶寒辨胁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欠者,呵欠也。夫人欲睡喜欠者,阴引阳入也;睡觉喜欠者,阳引阴出也。今中寒喜欠者,是阴盛引阳也。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阳虚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阳气虚寒也。若发热色和者,非为中寒也,乃为外寒所搏,虽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说的是心胸之阳虚寒盛,兼感外寒所见之临床表现。
 
“中寒家”,中即内、里面,与“外”相对;家,指一类人,如喘家、衄家、淋家等。因此“中寒家”即中焦虚寒的一类人。欠,本义是打呵欠,是人在疲倦时张开嘴吐气以松展身体的一种方式。《说文解字》载:“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人在精力不足时才会打呵欠,引申为不足、不够、缺乏,指身体或精神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故此处“喜欠”指精神疲倦、乏力等。“发热色和者”,《说文解字》记载“和,相应也”,即肤色与发热程度相应,热度高则肤色红,热度低则肤色如常而变化不明显。本条是讲中焦虚寒之人临床可见:一是疲乏无力,精神差;二是容易反复感冒,出现恶寒、发热等症;三是常见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等。当然还可以见到腹胀、腹痛、便溏,前面条文已经阐述,故此条未再提及。
 
第7条原文:“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第6条主要是脾阳不足,阳虚进一步发展,就是第7条的脾肾阳虚、抗邪无力而见欲嚏不能。为什么此条谈到下利,而上一条未谈下利?笔者认为,不是上一条不可以见到下利,而是脾肾阳虚后下利症状在临床中更容易见到。
 
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非常多,究其原因正如前文提及的第6条所言,乃因“中寒”而发。夏季过用空调、过食生冷是导致“中寒”的罪魁祸首,过用空调导致阳气未得到很好长养,而过食生冷扼杀了体内阳气。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不足者,除了怕冷、疲乏无力外,鼻炎、感冒、腹胀、下利等病症往往接踵而至。(王金成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
Tag标签: 金匮要略(14)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