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何为“取象比类”何为“以皮治皮”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1-25
“以皮治皮”理论源流及研究进展

“以皮治皮”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创立的 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提到 “以胃治胃” “以皮治皮”理论,是中医 “取象比类”思维的典型表现。中医古籍中也记载 了诸多用皮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之方,随着现 代医学的发展,皮类中药在皮科的临床应用及治疗 机理的相关研究也从未间断。我们对 “以皮治皮” 的理论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该理论的 现代应用提供参考。

1 何为 “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思想最早见于 《易传·系辞》 , 曰 “天垂象,……圣人象之,……观鸟兽之文与 地之宜,……以类万物之情” 。 “取象比类”的基 本形式主要通过比喻,以一种事物的性质来解释说 明另一种事物的性质 [1 ] 。 《素问·离合真邪论》 曰 :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亦如经脉之得 风也,……其至也时陇起” ,便是通过 “取象比 类”的思维方法来剖析六淫邪气作用于人体后所 产生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将 “取象比类”渗透在 各个环节,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病 理,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治规律,从而达到对 人体的了解 [2 ] 。 “取象比类”作为一种基本的思 维,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意识间相互 渗透的特点。

“取象比类”思想通过感性认识使用了直观而 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自然界的抽象意义,又通过类比 与象征的概念,把握对世界内在规律的探求,从而 上升到理性认识初级阶段的高度 [3 ] 。所有临床活 动思维,都是从点滴症状仔细搜索开始,从而构成 了 “取象” ,再将取象来的思维经过大脑加工一步 步深 化 成 结 论,再 来 推 理 和 认 识,达 到 “比 类” [4 ] 。中医学有着典型的 “取象”思维,通过这 种 “取象”来发现已知对象和研究对象之间在性 质上的表达存在诸多相似,既具有可比拟特点,还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此进行适当类比,进行适当 的有机结合,再来标志、总结,最终达到模拟、理 解、认识客体为主要目的的结果 [5 ] 。“取象”的维 度并非仅仅局限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事象,其偏重 还在于事物间的动态属性与功能结构 [6 ] 。这其中 还包括了中药药象学,如 “诸子皆降” “诸花皆 升”等,通过中药的季节、形态、生长、药用部 位等方面属性,分析其属于升发或沉降的性能,来 说明中药属升还是属降的不同特性。以中药形态之 象表明本原之象,不仅能从宏观上认识中药药性, 也能将药性、人体以及自然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来探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及其运动变化的 规律 [7 -8 ] 。 借助 “取象比类” ,中医在缺乏观测、检验手段 的条件下辨证治疗疾病,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2 何为 “以皮治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以皮治皮”理论 与 “取象比类”思维之间的联系。中医学通过“整体观念”将 “取象比类”当作最基础和最常用 的思维之一,回顾性地指导中医学如何看待自然、 生命、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为 “以皮治皮”理论的创新研究赋予合理的科学假 说,从而创立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其开展医学实践 研究提供了可寻的切入点,是中医学创新理论的主 要源泉之一 [9 ] 。 “以皮治皮”思想是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的运用,是一种取于表象, 回归抽象,再取于形象并辅以临床的方法论 [10 ] 。 “以皮治皮”就是以动物或者植物的皮经过加工处 理后作为药物使用来治疗皮肤相关疾病 [11 ] 。《周 易》 曰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用以寓意人与自然 环境存在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故可以动植物体 表之皮来作用于人体之表皮,使邪气得散,正气得 复 [ 8 ] 。《黄帝内经》 曰 : “风邪客于肌中,……则为 痒也。 ”皮类药物多具有祛风清热之功效,作用于 肺卫,以熄风清热 。 《神农本草经》共载药 365 种,所举的皮药中 ,“疗痈疮”就有植物之皮牡丹 皮 ,“主虫毒”的有动物之皮蛇蜕,以及桂皮用来 “和颜色、通血脉” ,香加皮用来 “疗疽疮、治阴 蚀”等,均为皮类药物治疗皮肤疾病的先例 。《千 金方》以楝树皮烧灰与猪膏调敷治疗多种恶疮。 《太平圣惠方》和 《圣济总录》记录的木兰皮膏可 消除酒毒渣疱等多种热疮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具有祛风润燥、解毒杀虫功效的就有桦皮散,既 可消风瘾疹,又可治疮疥毒 。《本草纲目》以蝉蜕 来祛除痘疮,缓解瘙痒 。《本草便读》以白僵蚕煎 汤洗蛇皮癣 。《医学衷中参西录》把蛇蜕当作君药 来治疗癞证。古方 “以皮治皮”的例证远不止这 些。中医学认为,皮肤为五脏六腑之外候,外邪侵 袭首当犯肺,肺在体合皮,皮肤毛窍受损,病位在 皮,则可发瘙痒、瘾疹,借助 “以皮治皮”思想, 便可考虑选用合欢皮、牡丹皮、紫荆皮、蝉蜕等祛 风之品 [12 ] 。 皮肤遍布于周身,紧密连接,具有抵御邪气、 维持生命活动的功能。正因如此,当体质较弱或邪 气较盛时,各种皮肤病就可直接发于肌表。历代医 家在诊治皮病时常遵从 “以皮达皮”思维,在辨 证基础上以皮类药物治疗。皮类药物既源于植物皮 部,也源于动物表皮,同人体表皮一样为生物体的 藩篱,所以大多皮药能够固卫肌表、祛风散邪 [13 ] 。 《成药便读》解释五皮饮治疗皮水时说道 : “皆用 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 ,认为由于病变 部位出于皮肤,运用皮类药物便可直达皮肤,使皮 水得散 。《侣仙堂类辨》提到 “皮以治皮,……各 从其类也” ,同样是中医学 “以皮治皮”理论的延 续。然而所谓 “以皮治皮” 并非所有组方完全都使用 皮药来治疗疾病,就像方剂证型也存在药物加减一 样,在使用皮药时可以皮药为君,也可通过经方加 减使用皮药,这在辨病时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皮治皮”理论体现了中医的直观疗法,随 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对于动植物皮类药理 作用的研究从未间断,皮类药物在皮肤科的临床应 用也逐渐增多。

3 皮类药物的药理研究

德国科学家施米德贝尔最先开创实验药理学, 其思想也奠定了近代药理学的基础。通过实验药理 学的方法,分离提取皮类中药的有效成分,研究皮 类中药的配伍应用,对于皮类中药剂型的改良、疗 效的提高以及药物毒性的减少,均提供了科学实验 依据。然而不同皮类中药的活性物质差异较大,使 得它们的药理作用保持着各自的特异性。

3. 1 动物皮类药物的药理研究

蝉蜕为蝉科昆虫蚱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 体壁,能够疏散解表、透疹消炎、利咽开音、明目 退翳、熄风止痉。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甲 壳质及有机酸类成分,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够 抑菌、解热、抗炎,特别是其水提物乙酸乙酯能有 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于毛囊炎、破伤风、 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 [14 -15 ] 。蛇蜕是游蛇科 乌梢蛇换皮时蜕下的表皮膜,具有消肿解毒、明目 退翳的疗效,研究发现,其内含有多种药用氨基 酸,可保护皮肤细胞,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 疬、疥癣及皮肤瘙痒病症 [16 ] 。阿胶也是皮科常用 药物,由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煎煮后浓缩而 成,具有滋阴补血、延年益寿等功用,内含皮胶原 及氨基酸等成分,不但能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作 用,还能抑制皮肤老化 [17 -18 ] 。干蟾皮是蟾蜍科动 物中华大蟾蜍的干燥皮,化学成分含有蟾毒色胺 类、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甾醇类等,具有提高免 疫、抗肿瘤、抗病毒等功用,治疗咽喉肿痛、带状 疱疹、痈肿疔毒等病症的疗效确切 [19 -20 ] 。动物皮 类药物中,有既能延缓衰老又具抗癌作用的猪皮, 还有能促进皮肤生长的大象皮,有增强皮肤张力、 消除皱纹、预防癌症的鲨鱼皮等。这些药物均能作 用于皮肤,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维持肌肤活力。 3. 2 植物皮类药物的药理研究 牡丹皮含有牡丹皮酚、牡丹酚苷等成分,对于多种细菌都能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还能控制凝 血,促进皮肤伤口创面愈合,对细菌性、过敏性皮 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21 -22 ]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 细柱五加的根皮,富含维生素 B 1 及鞣质等多种化 学成分,可刺激细胞免疫力,抗炎镇痛,抗疲劳, 改善微循环,增强抵抗力,延缓皮肤衰老 [23 -24 ] 。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含有醋酸乙酯及酰 胺类物质等化学成分,不仅能抗炎解热、降血压、 降血糖,还能加快皮肤胶原沉积,修复皮肤缺损, 促进烫伤皮肤的愈合 [25 -26 ] 。秦皮中含有秦皮乙素、 鞣质等成分,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的作用,能保护 光损伤,研究发现,其能延缓小鼠的衰老,临床上 常辅助治疗多种皮肤病 [27 ] 。白鲜皮的抗炎作用较 强,药理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抑制小鼠耳部肿胀程 度,皮科中常用来治疗急慢性湿疹、银屑病等难治 性皮肤病 [28 ] 。桑白皮有抑菌活性和抗炎功效,能 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组织增生及肉芽形成, 可治疗多种皮肤病,还能抗氧化、解毒、降血压、 利尿、抑 菌 [29 -30 ] 。还 有 能 治 疗 荨 麻 疹 的 冬 瓜 皮 [31 ] ,能调节细胞免疫、抗肿瘤、具有免疫干预 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合欢皮 [32 ] 等。

4 “以皮治皮”思想的临床应用

以古方 “五皮散”加减来治疗皮肤病,是皮 类药物应用的典范。五皮散原方有二,一方见于 《是斋百一选方》 ,由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 陈皮、生姜皮组成; 一方见于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 ,由茯苓皮、大腹皮、地骨皮、五加皮、生姜 皮组成。二方均有化湿利水消肿之功效,前方偏于 行气,后方偏于除湿,均用于全身水肿,胸腹胀 满,是古人治疗皮水的经验之方。当代医家赵炳南 的经验方 “多皮饮”就是根据其方加减而成,由 上二方合用去陈皮,加冬瓜皮、白鲜皮、牡丹皮、 扁豆皮、川槿皮组成,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慢性荨麻 疹和湿疹,方中全用皮类中药,以皮入皮兼利水, 构造了治疗皮水的主方 [33 ] 。有研究者 [34 ] 运用此方 为基础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 30 例,有效率为 76. 7%。一项研究 [35 ] 通过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 疹患者,治疗 30 例,痊愈 10 例,病情好转 20 例, 有效率高达 100%。艾儒棣基于 “以皮治皮”法, 临床上以五皮饮 ( 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紫 荆皮、白鲜皮) 加减治疗荨麻疹、湿疹、神经性 皮炎等皮肤病,收到很好的疗效 [7 ] 。另有研究 者 [36 ] 以五皮饮加减分别治疗气血不足、肝郁气滞、 肝 肾 亏 虚 等 证 型 的 荨 麻 疹 患 者,有 效 率 达 78. 95%。胡世俊 [37 ] 自拟胡氏五皮饮以上方去牡丹 皮,加合欢皮配伍而成,运用其加减方再适当辅以 外用药来治疗慢性湿疹、皮炎、脓疱疮等皮肤病, 收到良好疗效。杨家玥等 [38 ] 在以上方去紫荆皮, 加陈皮、合欢皮、大腹皮作为七皮饮来治疗大鼠银 屑病动物模型,发现经治疗大鼠皮损部位有明显 改善。

皮类中药组成的方剂运用于皮肤病时多能达到 事半功倍的疗效,一项研究 [39 ] 单以牡丹皮与酒精 配制酊剂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 62 例,有效率高达 95. 2%。两项研究 [40 -41 ] 用乌蛇蝉蜕汤加减治疗荨 麻疹,均取得良好疗效。有研究者 [42 ] 以十皮汤外 用治疗特应性皮炎,发现其在减轻皮损程度及皮肤 瘙痒等方面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佳。另有研 究者 [43 ] 通过地骨皮饮加减治疗小儿虚火灼络型过 敏性紫癜患者 38 例,总有效率达到 86. 8%。研 究 [44 -45 ] 显示,以象皮与牛皮分别配伍为膏药治疗 家兔疮疡动物模型,给药组伤口愈合速度均优于空 白组,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在象皮匮乏的条件下, 黄牛皮还可代替象皮治疗溃疡久不收口等疾病。张 胜荣等 [46 ] 以五藤五皮饮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方 中以皮药、藤药为主药,适当加减解毒、凉血、补 脾之品,疗效显著。黄亚娟等 [47 ] 以防风五皮汤治 疗 60 例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达 91. 7%,方中除 皮药外,还加有防风、紫草、夜交藤,实属 “以 皮治皮”思想的灵活运用。

5 小结

“以皮治皮”虽形象地描述皮类药物用于皮肤 病的诊治,但也并非仅局限于皮肤科,各科室在诊 治疾病时均可变通使用。动物皮类有时也并非只当 做药用,异种皮在取代自体皮和异体皮移植的研究 上已取得重要进展,对动物皮进行水解,也可以得 到胶原、明胶、多肽等多种产物,在生物医学材料 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8 ] 。但是皮药虽多,临 床应用时,还需结合患者体质,根据中医辨证论 治,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以皮治皮”思想将继续 用于治疗更多难治性皮肤病。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龙声志 吴贤波
Tag标签: 中医(290)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