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内涵及发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5-04
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中,人体脏腑皆与自然 界之岁时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从自然季节变 换的角度为脏腑疾病的治疗和人体养生调护提供了 依据。目前关于脾与岁时的配属关系,占主导地位 的有两种观点,一为 “脾不主时 ”( 《素问·太阴阳 明论》 ) ,一为 “脾主长夏 ” ( 《素问·脏气法时 论》 ) 。我们拟对这两种观点的内涵及发展做以剖析。

1 古代季节的划分源自传统文化

季节划分的方法很早即出现在古代文化之中, 如 《尚书·尧典》曰 :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 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殷仲春,……以正 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以闰月 定四时成岁” [1 ] ,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 季 。《礼记·月令》 中将四时进一步细分,春、夏、 秋、冬各有孟、仲、季,但大体仍是一年分四时。 《管子·四时》曰 : “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东方 曰星,其时曰春,……南方曰日,其时曰夏,……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西方曰辰,其 时曰秋,……北方曰月,其时曰冬” [2 ] ,体现了土 与四时的关系,即土居中央而长养四时,四时皆有 土,这也是脾土不独主于一时的文化渊源。

2 季节与五行结合的萌芽

孔颖达 《五经正义》云 : “四时系天年,有三 百六十日间,以木配春,以火配夏,以金配秋,以 水配冬,以土则每时则王十八日也,虽每分寄而位 本末宜” [3 ] 。所谓位本末宜,即以四季言当为辰、 戌、丑、未月末各十八日,即土配四季末月之最后 十八日,合而共计七十二日之数。此即土长养四时 的具体化,阐述了土在四时中所主的具体时日。 最早将一年分为五季见于 《左传·昭公元年》 的 “六气致病说”中,曰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 阴、 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 则为灾。 ”其中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为 “土应 五季中之长夏”观点奠定了基础。

3 《黄帝内经》中的河图五行与五行生克模式的 出现

《河图》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通过 对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及自己对木、火、 土、金、水五星出没的天象的观察绘制而出的,而 古人用以阐释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构成及其内在运行 规律的五行学说即由此演化而来。河图方位为中土 立极,即土与其他四行的关系为土居中央,木、 火、金、水各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结合五行 与四时配属,则春木应东方,夏火应南方,秋金应 西方,冬水应北方,中土无季节相配,在五行之中 起着调控其他四行的作用,不独主于一时而主四 时,正如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 : “岐伯曰: 脾 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 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

《黄帝内经》的成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 包含了几代医家之著说,除河图五行思想的体现 外,五行生克理论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 《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 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等 五行生克关系的阐述,而以五行配五脏,以五脏应 五季,则最终发展为脾土应长夏之论。由此可见, 两种不同的五行模式奠定了 “脾不主时”与 “脾 主长夏”的理论基础。

4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提出及内涵 《黄帝内经》中的时脏关系包括四时四脏、四 时五脏、五时五脏、六时六脏、八风八脏五种,其 中四时五脏与五时五脏即将 “脾不主时”与 “脾 主长夏”之论置于主要地位。

4. 1 “脾不主时”提高了脾在养生及疾病治疗中 的地位

“脾不主时”中 “主”为灯中火主也,引申为 主宰 ; “时”为四时,即季节 ( 许慎 《说文解 字》 ) 。脾不主时为一个被动句,其意为脾不被季 节主宰,也就是脾在季节之中不独主于一时。 4. 1. 1 脾主四时,四季皆有脾土 《素问·玉机 真脏论》提出 ,“然脾肺独何主? 岐伯曰: 脾脉者 土也,孤脏以溉四傍者也” 。脾者应土 , 《尚书· 洪范》提出 “土爰稼穑” ,即土有孕育、长养万物 之功。古代君王常自称 “孤” ,体现居高临下的统 治地位。脾为土脏,且为孤脏,即说明脾土孕育于 四时之中,居其他四脏之中央,长养和灌溉肝、心、 肺、肾,故脾土旺于四季,不独主一时而主四时。

4. 1. 2 脾不独主一时,于季节更替之时长养四脏 虽然四时之中均有脾土之养,但脾土在四时中具体 怎样分配,与四时应该怎样对应呢 ? 《素问·太阴 阳明论》云 : “帝曰: 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 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对 “各十八日寄治”各 医家之见略有不同,王冰认为,分别是三、六、 九、十二月的最后十八天 [4 ] ; 马莳、张介宾则认 为是三、六、九、十二各月中的立春、立夏、立 秋、立冬之前一十八日 [5 -6 ] 。虽各家见解不同,但 其本质无不体现脾不独主于一时,而是寄旺于四 时,特别是在季节更替之时长养四脏,使人体能更 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

“脾不主时”是脾主四时的发展和具体化,同 样反映了脾在五脏中居于中央,与其他四脏的主控 关系,提高了脾在养生及疾病治疗中的地位,也是 后世脾为后天之本理论产生的前提。

4. 2 “脾主长夏”揭示脾与湿的密切关系

“长夏”一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如 《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 :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 “备化之纪,其藏脾, 其应长夏” 。王冰注云 : “长夏,谓六月也,夏为 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盖以 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 六月也” [4 ] 。可见长夏为农历六月,且依据 《黄帝 内经》中风、寒、暑 ( 火) 、湿、燥之气的特点, 结合五行五脏的特性及配属,夏秋之间湿气最盛之 时,也就是农历六月之时,当脾土最旺。

《灵枢·五音五味》曰 : “足太阴,脏脾,色 黄,味甘,时季夏。 ”其中的 “季”即古人的孟、 仲、季称谓次序。按此次序,季夏为夏季的最后一 个月,义同长夏。脾主长夏之论,揭示脾易为湿所 困,脾气虚弱时宜健脾、化湿之剂同用,这也为后 世有针对性地治疗长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4. 3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相辅相成

“脾主长夏”体现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五时、 五气的对应规律,把脾放在了与其他四脏平等的地 位上; 而 “脾不主时”则把脾凌驾于其他四脏之 上,突出了脾土居中央的地位。两种不同观点的产 生,究其根源则在于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文化背 景及五行思维模式的不同 。“脾主长夏”也是脾土 主中央的另一种诠释 。“脾主长夏”明确了脾在五 季中对应的具体时间 , “脾不主时”明确了脾灌 溉、长养其他四脏的功能,所以两种理论相辅相 成,并不矛盾。

5 理论发展逐渐丰富

5. 1 脾之时脏观在后世的传承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观点出现在后 世许多医书中,为后世医家所传承 。《中藏经·论 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曰 : “脾者,土 也,……王于四季,正王长夏” ,其中 “正王”可 以理解为最王; 王,通 “旺” 。 《中藏经》认为, 脾土旺于四时,而以长夏为最旺,既表明了脾土居 中央、四时之中皆有土的观点,也强调了脾与长夏 的具体对应关系。

《太素·四时脉形》曰 : “五行之中,土独为 尊,以王四季。脾为土也,其味甘淡,为酸、苦、 辛、咸味液,滋灌四傍之脏,其脉在关中宫,独四 时不见,故不主时也。 ”阐述了 “脾不主时”的观 点,同时也表明了脾脏所应之味、液、脉,及具有滋灌其他四脏的功能,可见四时之中皆有脾土,四 脏皆不离脾,即如杨上善所云 : “土旺四季,四季 皆有土也; 脾长四脏,四脏皆有脾也”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 云 : “脾…… 象土形也,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复形群品,以 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四季” ,从脾运 化、输布水谷精微的角度强调了其居中央、长养四 脏之功,且旺于四季,不独主于一时的特点 。《医 学启源·六气主治要法》曰 : “大暑未上,四之 气,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阳气发散之后, 阴已用事,故曰太阴旺。 ”张元素从其所长之五运 六气之中,提出太阴湿土所应之时为大暑至秋分, 也即长夏之时。

《类经·脾不主时》曰 : “土为万物之本,脾 胃为脏腑之本,故上至头,下至足,无所不及,又 岂得独主一时而已哉。 ”从时脏角度,通过脾不独 主一时强调了脾胃为脏腑之本的地位,为李中梓提 出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5. 2 “十八日”内涵的发展

对于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的 “各十八日 寄治”的具体日期的理解,后世即有王冰、马莳、 张介宾等医家的不同之见。在此之后,李杲 《脾 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云 : “惟脾无 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 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 主立春,丑位是也; 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 右手 主立秋,未位是也; 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 [7 ] , 认为脾所主四季之 “十八日”为每季开始之后的 十八日,并认为季节变换之时,脾脏滋养着下一季 节所对应的脏腑。黄元御则把脾主四季之 “十八 日”注释为 “常以四时之季,长于四脏” [8 ] ,其中 之 “季”为四季之末月。可见黄元御认为,脾应 于各季之末十八日,且 “土气”寄长于前一季节, 当季节变换之时,前一季节所应之脏腑与脾脏关系 密切。

我们认为,此 “十八日”可分为两个九日, 即季节更替之时,脾主前一季节之末九日,下一季 节之初九日,同时长养相邻两季相应之脏。由此脾 在季节变换之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利于相 邻两脏功能的和谐转换,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四时更 替。这也适当地诠释了脾 “治中央,常以四时长 四脏”的地位,脾无时无刻不在长养着其他四脏, 在季节更替、外邪易趁虚而入之时,脾的长养调控 作用亦必不可少。

6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融合

通常春、夏、秋、冬四季在一年中各占三个 月,长夏只是夏季中的最后一个月,这种时间分配 方式不尽令人产生疑惑: 以五行配五季的情况下, 每一行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何长夏只有一个月 的时间? 况且长夏更不能突显脾土居中央的功能。 有学者总结,历代对长夏的认识可分五种 [9 ] : 一 是认为一年 360 天,分五季,为春、夏、长夏、 秋、冬,每季 72 天; 二是长夏分主四季的最后 18 日; 三是农历六月为长夏; 四是长夏无实际日数; 五是认为五季的一季为 73 日 5 刻,季节顺序同第 一种。

张道宗将长夏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 义长夏即农历六月,广义长夏指一年中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分别称为 “长春” “长夏” “长 秋 ” “长冬” ,简称 “四长” [10 ] 。这四个时期均逢 季节交替,其时雨水较多,为每季中湿气最盛之 时。春夏之交主气为风湿,称长夏; 夏秋之交主气 为暑湿,称长秋; 秋冬之交主气为燥湿,称长冬; 冬春之交主气为寒湿,称长春。季节交替之时皆有 湿气相应,与脾土特性一致,进一步而言,此类时 节多湿邪趁虚而侵入机体,脾易为湿所困,因此, 广义长夏包括以上 “四长” 。由脾土所主之广义长 夏可见,脾土旺于四时交替变换之时,主四季过 渡,而不独主一时。所以广义的长夏已不是单纯的 时间概念,它还突出了脾土治中央、长养调节其他 四脏的特性,以及 “湿”之生理、病理特点,是 “脾主长夏”与 “脾不主时”两种理论的融合。既 保留了脾土的生理特性,也明确了脾土易为病的时 节,为临床脾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7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的实践应用

7. 1 脾胃疾患重于长夏

李东垣曰 :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 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精神不足,两脚痿软。 ”素体脾胃虚弱之人,虽脾 常旺于长夏,脾气更宜为长夏之湿所困,而出现怠 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等症状, 治疗宜用黄芪人参汤合除风湿羌活汤健脾祛湿。现 代认为,在长夏季节,脾弱胃强的功能状态在人体 处于支配地位,同时脾发挥着对自身脾胃系统的调 控作用 [11 ] 。脾弱胃强常表现为消化功能强,吸收 功能弱,食欲好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 系统疾病。著名医家王玉川在 《运气探密》中提到 ,“疾病发生与否由正气与邪气两方面势力的对 比来决定,而与时令相应的脏气起主导作用。 ‘王’气胜邪气则不病,邪气胜则病。旺气太过, 超过生理许可的阈值,亦会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而 致病” [12 ] 。因此,治疗夏季消化系统疾病,宜健脾 益气、温脾化湿为主,配以清胃热、生津化痰等 法,方可用李东垣具有季节特色之清暑益气汤,辅 以生石膏、天花粉、知母等清胃热、生津化痰的药 物,使脾弱胃强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7. 2 五脏疾患重在调脾胃

由 “脾不主时”理论可见,脾土居中央,长 养四时,加之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灌溉脏腑 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地位不言而喻。如脾胃虚 弱,除本脏病变外,亦可导致其他脏腑病变,所以 任何时令、脏腑病变皆不可忽视调理脾胃。

李东垣曰 : “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 或泻或补,惟脾胃之药为切” ; 《慎斋遗书·辨证 施治》中亦有言 : “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 方无一失。何以言之? 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 。无 不反映调理脾胃在临证中的重要性。

李东垣在治疗心神不安时,多用调补心脾,甘 温除热,佐以泻心火之法; 在治疗肺为湿困,失于 肃降时,多用培土生金法,佐以养肺肃肺之法,方 用清燥汤; 治疗脾弱肝旺而现眼目之疾时,多用补 土抑木法,或健脾养血,升清明目法,方用助阳和 血补气汤; 治疗肾阳衰惫而致四肢厥逆、大便滑泄 等症时,只用温补脾胃以助肾阳之沉香温胃丸,皆 为调理脾胃治疗脏腑疾患的典范。

现代临床也不乏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其他脏腑疾 病之例。如治疗外感寒湿之邪的感冒、咳嗽,可应 用化湿和中之藿香正气水; 采用针刺以脾经为主的 穴位,调畅气机,进而治疗抑郁症 [13 ] ; 四君子汤 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 者的体力、排尿状况、疼痛症状及躯体功能 [14 ] 。

7. 3 临证不可拘泥于 “脾主之时”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 : “夫 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 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此中 “四季脾旺”多指 四季后各十八日,也有脾气健旺于四季之意。结合 “脾不主时”理论,在四季脾旺之时,脾胃不易受 邪,治疗肝病无需实脾,而在脾虚易受邪之时,治 疗肝病当不忘顾护脾胃,这也是临床治未病思想与 脾不主时理论的结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证不可完全拘泥于四季脾 旺之时而决定实脾或不实脾。即使在季末十八日脾 旺之时,仍可有脾虚的情况发生,补脾与否应视具 体辨证而定。无论是否为脾主之时,脾虚则当补 脾,脾旺则不需再实脾,所以应灵活运用 “脾不 主时”理论。推而广之,以 “脾主长夏”之论而 言,长夏多湿,脾胃易为湿邪所困而为病,所以无 论脾胃亦或其他脏腑疾患,凡发于长夏,治疗多以 芳香化湿药物为主。但同时临证时也需依证而治, 如遇阴虚或阳亢之人,化湿之法则不宜,而且湿邪 并不是长夏时节的特例,四季皆可有湿。所以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理论当灵活运用。

7. 4 饮食养生应于四时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 “五脏者,皆禀气 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 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 ,可见荣养脾 胃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禽兽鱼 虫禁忌并治》云 :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 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饮食与脾胃功能关 系最为密切,脾胃应在四季均受到保护,饮食有节 制,五味不偏,脾胃才能旺盛。

“脾不主时” ,四时之中皆有脾,所以四时养 生必不能忽视脾胃。春季应于肝,肝过旺而乘脾, 故春宜减酸增甘,抑肝补脾; 夏季应于心,心脾为 母子关系,宜适量食苦以制亢旺之心火,同时减少 寒凉之冷饮,以免伤及脾胃; 秋季阳气渐趋收敛, 宜增酸减辛以敛肺,亦应少食伤脾胃之生冷; 冬季 宜多食温性食物以养脾肾之阳。

就五时而分,以 “脾主长夏”而论,长夏季 节炎热潮湿,忌甘甜类食物,少饮酒,以免助湿。 宜多食能够清热祛湿、健脾和中的食物,如冬瓜、 薏苡仁等。

8 小结

“脾不主时”与 “脾主长夏”虽内涵不同,但 并不相互矛盾 。 “脾不主时”强调了脾旺于四时、 长养人体各脏腑的后天之本的地位 ; “脾主长夏” 则强调了脾与长夏之湿性相合的生理、病理特性。 脾与时令的关系体现在这两个观点之中,一宽泛, 一具体,共同发展着。应用于临床之时,两者具有 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协同下完善了脾胃疾病及其 他脏腑疾病的治疗。

作者:王家琪 王彩霞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