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释“厥”厥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疾病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8-27
释“厥”

彭榕华 1 ,高驰 2 ,段逸山 3( 1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00; 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摘要:厥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并且在文献中大量出现,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却大不相同。文章 试图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中所述的各种厥加以辨析,从而理清其学术源流,以便今人对古文献中“厥”的理解。

关键词:厥;厥逆;厥冷;厥证

《说文》中,厥:“发石也。从厂,欮声。俱月 切” [1]193 。由此可见,它的本义,是名词性的,指一种 投石机。而医书中的厥,显然与《说文》中的义项,是 无关的。为了表达与疾病相关的义项,由本字,又产 生了一些分化字,如“瘚”“蹶”“蹷”,用以表达与 疾病相关的意义,与此同时,本字并没有停止使用, 仍然在古书中与分化字并行,反而是分化字出现的 频率较低。瘚,见于《说文》卷七“疒部”:“屰气也。 从疒从屰从欠。居月切。欮,瘚或省疒” [1]155 。《说文》 “干部”:屰“不顺也”。段注云:“欠,犹气也” [2]349 。 瘚,指逆气,是形声字的造字法。而蹶,同蹷。蹶, 《说文》卷二“足部”:“僵也。从足厥声。一曰跳也。 亦读若橜” [1]47 。段注解为:“僵,偾也”。《方言》云: “跌、蹷也”。《左傳》云:“是謂蹷其本。从足。厥 聲。一曰跳也”。《孟子》云:“今夫蹶者趋者,是氣 也,而反動其心。读亦若橜” [2]83 。在银雀山出土的汉 墓竹简中的《孙膑兵法·擒庞涓》篇中有云:“吾攻平 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 [3] 此处,厥通蹶,作跌倒、摔倒解,引申为失败。而对于 本字“厥”,《释名·释疾病》曰:“厥逆,逆气从下厥 起上行,入心胁也” [4] 。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除去做名词“发石”的原 始本义外,由厥演化出来的分化字,有两个基本义 项:①逆气。②跌倒。而这两个义项,也奠定了“厥” 在医籍中的基本含义。只是3个不同的分化字,所表 示的这两个义项,在早期的出土文献中,以分化字的 形式呈现;而在传世医籍中,多数是以“厥”的本字 面目呈现。以下内容,本文将着重从中医学的角度, 阐释“厥”的概念演化史。

出土文献的记载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 甲本中,关于“厥”的相关记载如下: 是动则病:潼(肿),头痛,囗囗囗囗脊痛,要 (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 裂,此为踝蹶(厥),是钜阳眽(脉)主治。 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 膏,足外反,此为阳蹶(厥),是少阳眽(脉)主治。 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娄(数)吹(欠), 颜黑,病穜(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上傷 下心](惕)然惊,心肠(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 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眽 (脉)主治。

是动则病: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瞙[左目右 芒]如毋见,心如县(悬),病饥,气不足,善怒,心肠 (惕),恐人将捕之,不欲食,面黭若[左火右也]色, 咳则有血,此为骨蹶(厥),是少阴眽(脉)主治。 是动则病:心滂傍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 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眽(脉)主治。 是动则病:心痛,益(嗌)渴欲饮,此为臂蹶 (厥),是臂少阴眽(脉)主治 [5] 。 甲本与乙本,语句大体相同,只是在个别字的写 法上,略有不同。其中,甲本为蹶,乙本为厥。在《黄 帝内经》体系形成之前,厥做为病名出现,它的命名 特点,除阳厥外,都是以“部位+厥”,这种方式来命 名的,如“踝厥”“骭厥”“骨厥”“臂厥”,用以表示 经气运行逆乱后,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病症。同时,也 可以反应出,在汉代早期,“蹶”与“厥”在描述疾病 时,并行使用的实际情况,而且“蹶”在添加部首“ ”后,做为“厥”的分化字出现,也可以在文中表示 “逆乱”之意。“厥”通“蹶”。

传世文献的记载

1. 《黄帝内经》中“厥”的命名方式及含

义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厥”的记载非常丰富,且 命名规律自成体系,对后世影响亦颇深,奠定了历代 医家对这一病理现象的理论认知基础。兹分述如下。

1.1 “厥”字单独使用 在经文当中,虽仅以一 字的形式出现,但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有异。

1.1.1 气逆

①气机上逆:如《素问·方盛衰论篇》云:“气多 少逆皆为厥” [6]382 。此句指气的盛衰及运行的失常, 皆可以导致“厥”的发生。这里厥指病机而言。

②两经之气相逆:如在《素问·奇病论》中:“病 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 [6]178 与《素 问·五藏生成论》中的“咳散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 阳明、太阴” [6]51 ,这两条经文都是在说太阴、阳明二 经经气上逆,所致的病位在肺。厥在此既可做为病 名,也可做为病因病机。

③肝肾病变,气机失常:如在《素问·至真要大 论》中有云:“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6]363 。由气逆上 行、固摄失守所致的疾病,病位在下焦肝肾。再如, 《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 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6]183 。指的是肾气耗散而导致 的气逆不顺,则舌喑足废,这是肾气虚的缘故。少阴 经气不至而导致的气机逆乱。

1.1.2 神昏:在早期,“厥”字的本义有“跌倒”之 意,由跌倒可引申为仆倒,昏仆、神志昏迷。如《素 问·厥论篇》曰:“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 远至一日乃知人者” [6]171 。另,《素问·解精微论》云: “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 下” [6]386-387 。这里,第一个厥,指的是神志昏乱,故目 无所见。而第二个厥,指的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 机而言。

1.2 “厥”与“逆”同义并列 “厥逆”一词,指 气逆。“厥”有气逆之义,与“逆”同义并用,更加强 调了气机逆乱的含义。《素问·奇病论》言:“人有病 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 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6]177 , 指脑逆反寒所致的厥逆之证。又如,《素问·腹中论》 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 得之?岐伯曰:名厥逆” [6]154 。此处“厥逆”一词也是当 成病名来使用的,也是指气机的逆乱,但二者的症状 完全不同:一个以头部疼痛为主,一个以胸颈腹部的 胀满痛为主要表现,虽然病名相同,但症状有异。

1.3 病位+厥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 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 甚则交两手而瞀, 此为臂厥”,“胃足阳明之脉……是 动则病洒洒振寒, 善呻数欠颜黑, 病至则恶人与火, 闻木声则惕然而惊, 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 欲上高而歌, 弃衣而走, 贲响腹胀, 是为骭厥”,“心 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 臂厥”,“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 似脱, 项如拔, 脊痛腰似折, 髀不可以曲,如结,踹如 裂,是为踝厥”,“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 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坐而欲起,目 无所见,心如 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 骨厥” [6]103-115 。这段论述,与马王堆帛书中所述,二者 内容相近,说明《灵枢·经脉》篇与马王堆帛书所述的 《阴阳十一脉灸经》,实际上是一个经络理论的传承 体系。不同之处是,《灵枢》对于经脉的认识更进一 步,能够将经脉的名称表述更加清晰,由于《经脉》 篇晚出,它对于经脉理论的认识,已进入到十二正经 的阶段,较西汉早期时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在理论 发展上更加完善。

再如,《素问·厥论篇》中的“巨阳之厥、阳明之 厥、少阳之厥、太阴之厥、少阴之厥、厥阴之厥”与 “太阴厥逆、少阴厥逆、厥阴厥逆、太阳厥逆、少阳 厥逆、阳明厥逆、手太阴厥逆、手心主少阴厥逆、手太 阳厥逆、手阳明少阳厥逆” [6]171-173 ,这些关于不同经脉 “厥”或“厥逆”的命名方式,所指无非是经气逆乱 所产生的不同病变。 然而,《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曰:“心脉…… 微涩为血溢、维厥” [6]42 。维,四维也,手足厥冷是也。 同样,《灵枢·五乱篇》言:“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 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6]273 。四厥,所指也是手 足逆冷。

通过对以上经文的例举,无论是“臂厥”“骭 厥”“踝厥”“骨厥”,还是《厥论篇》的诸经“厥”或 “厥逆”,抑或“维厥”与“四厥”,它们都是用“病位+ 厥”这种方式来命名,此时的含义有二:一是表示经 气的逆乱;一是表示厥冷、逆冷之意。

1.4 病性+厥 《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岁水 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 厥上下中寒” [6]276 。阴厥,指水运太过,阴气寒甚,也 是寒冷之意。 《素问·病能论》语:“帝曰:‘阳何以使人狂’? 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 阳厥’” [6]175 。这里的阳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狂病。 《灵枢·经脉篇》足少阳胆经的主病中有“足外反 热,是为阳厥” [6]119 ,杨上善曰:“少阳厥也” [6]121 。此 阳厥已不是之前所说的狂病,而是胆经热气上逆的 沿经发热症状。 用“病性+厥”这一构词法命名的,除“阴 厥”“阳厥”外,还有“寒厥”“热厥”。《素问·厥 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 热厥” [6]170 。这里“厥”指由于阴阳之气的偏衰,而产 生气机逆乱所致的寒热病。 这一构词法下的“厥”的含义有三:①寒冷;② 神志昏乱;③气机逆乱。

1.5 病因+厥 得之于气者,如《素问·气厥论》 中“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者, 浊涕下不止也, 传为 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6]146 ,就是由胆热随气机 上传于脑,所致的一系列病证。 得之于风者,如《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 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6]133 , 经文中的“风厥”是指太阳经感邪发病,少阴与太阳 相表里,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少阴经气因此向上逆 行,令人烦满不解的这类病状的病名为“风厥”。 这类“厥”的命名法则,都是由于前面的限定词 为其病因而得名。

1.6 病状+厥 形容发病突然,有《素问·大奇 论》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6]181 。《素问·调经论》 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 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6]230-231 。 形容阳气鸱张,煎迫气逆者,如《素问·生气通 天论》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 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 [6]11 。 形容其状若尸,如《素问·缪刺论》言:“五络 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 尸厥” [6]239 。 形容上逆之气清冷,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 “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 乐” [6]101 。王冰注:“清者,谓气清冷。厥,谓气逆也”。 清厥,清冷气逆。该病因肾阳不能温化,既有寒冷 之意的清为病名,又有气机上逆的症状,所以,加入 厥字。

1.7 证候+厥

1.7.1 主证+厥:“主证+厥”的命名原则,是指二 者是主从关系,前面所指为主证。如痿厥、痹厥、 痫厥。可释为痿兼厥、痹兼厥、痫兼厥,一主一从的 关系。 如痿厥, 语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言:“脾 脉……缓甚为痿厥” [6]45 。《素问·异法方宜论》言: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 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6]56 。《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云:“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 少” [6]8 。在痿厥病名中,厥意为手足冷,阳气不达肢 末的手足逆冷的症状。以上3条经文中,虽同为痿厥, 但病因有异:或因虚、或因湿、或因逆。 再如痹厥者,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卧 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 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 也” [6]50 。《金匮真言论》云:“冬善病痹厥” [6]16 。此 处,“厥”意为血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因而成痹, 病位在肢端,而产生寒冷、厥冷。 又如痫厥者,语出《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 痫厥” [6]180 。二阴”指手少阴心经。心经病变,发而为 痫,神识昏蒙。

1.7.2 兼证+厥:指厥发生的同时,伴随着其它症 状者,如伴疼痛之痛厥。《灵枢·经脉》言:“是主肺 所生病者,咳, 上气喘喝, 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 [6]103 。 综上,痿厥、痹厥中的厥为肢冷,因痿与痹的部 位在肢端,故做寒冷解。而痫厥,病变部位在心经, 心主神明,发为痫则神昏。

1.8 厥+病证 厥的这类构词法的特点是:厥放 在首位,后面的词是要补充说明中心词的状态。 厥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6]17 。此句意为:逆气上行,满于经络,则神 气浮越,去离形骸矣。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 [6]355 。厥气上行 者,乃寒水之主气,上乘于在泉之君火也。此处,厥 气,即指上逆之气。 厥疝,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有积气在腹 中,有厥气, 名曰厥疝” [6]52 。此处厥仍作逆解。 厥巅疾,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上实下虚, 为厥巅疾” [6]73 。此处,“厥”是指上部邪气壅滞而下 部正气不足,气逆上冲所引起的巅顶部疾患。“厥” 仍释为气逆。 厥聋,见《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暴厥而 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 [6]121 。此处言突发 性耳聋、偏瘫一类的病变,是由体内气血紊乱造 成的。厥,此处亦作逆乱解。此处的语汇为暴厥而 聋,病机在前,病名在后。后世简化而称的厥聋, 源于此。如《丹溪心法·耳聋七十五》言:“和剂流 气饮,治厥聋” [7] 。 另,《灵枢·厥病篇》主要是对“厥头痛”“厥心 痛” [8]222-226 进行专门论述。这两种病,或是邪逆于 经,经脉病变上干于头而致头痛,非头自痛;或是一 经有病,经脉逆行,乘于心所致。是由他经气机冲逆 致心痛,非心自痛。此处厥,仍作逆解。 因此,在“厥+中心词”这种构词下的命名方式, 所表达的含义,仅指上逆之气这一种含义。 综上所述,在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的形成 阶段,对“厥”的认识已非常深入,且自成体系。无论 它的命名方式如何变化,究其本质,厥的本义无外乎 3种: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②肢体和手足逆冷;③ 气机运行失常。

2. 《伤寒杂病论》中的“厥” 到了东汉末年, 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提 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 逆冷者是也” [9]176 。前一个厥,是阐述病机;后一个 厥,是表述病证。此外,该篇还提到了蛔厥:“伤寒脉 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 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9]176 。 《金匮要略·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曰: “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 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10]7 。这句经文 中,厥为神昏之义。卒厥,表示突然昏倒。 但在张仲景书中,“厥”更多的是表达“手足逆 冷”的含义。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 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通脉四逆汤主之” [9]161 。《金匮要略·呕利哕下利病 脉证治第十七》云:“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 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10]123 。在张仲景书中, 这一义项类似的记载颇多,此处不逐一列举。主要是 由于张仲景为伤寒学派的创始人,在《伤寒论》中, 往往表达手足逆冷的情况更广泛些。

3. 后世医家的发挥 除以上两部经典中已论及 的各种“厥”,及其所包含的基本义项之外,后世医 家在此基础上,又对其做了些增补与发挥。另外,有 些词汇的定义还发生了演变,与《黄帝内经》中同名 词汇的具体所指有别。

如《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篇中首次记载 肾积骨中寒的髓厥,“诊得肾积……骨中寒,主髓 厥” [11]155 ;及心积腹中热的血厥,“诊得心积,脉沉而 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 烦,掌中热,甚则唾血,主身瘛疭,主血厥” [11]154 。文 中“血厥”与后世医家讨论的因失血过多,或暴怒气 逆血郁于上而造成昏厥的血厥,在含义与表述上并 不相同。《肘后备急方·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 中曰:“其病是胸中膈上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 痛,吐之即瘥”。文中首次提及厥头痛的成因为痰上 冲所致,但与《灵枢·厥病》篇中所描述的邪逆于经 所致的厥头痛不同。《诸病源候论·疝病诸候·七疝 候》言:“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 也” [12] 。这里厥疝的意思是寒气上逆所致的胃痛,与 《黄帝内经》所述单纯气逆厥疝有异。

“厥”除在内科杂病中常见外,也见于儿科。《太 平圣惠方》在常见病惊证的治疗方法里,使用到“惊 厥”一词:“四肢拘急。时复搐搦。喉内多涎。夜即 惊厥。宜服一字散方”。《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叙厥 论》篇专门对于厥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13] ,包括 寒厥、热厥、尸厥以及六经厥。六经厥在此处,被简 称为太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阴厥、少阴厥、厥阴 厥。《全生指迷方》第1次将“厥”整理成为“厥证” 专篇。该篇是将“厥”在内科杂病中统合成一篇,而 不是像以往的医书,在各篇中分散述之。但此篇对于 病因病机的整理并不充分,做为一部方书,它主要是 论述如何施针遣方。金代成无己在其所著的《注解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曰:“四逆者,四肢不 温也。厥者,手足冷也” [14]89 。将四逆与厥进行了细致 的区分。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又进一步指出: “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 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 足厥冷,是又甚于逆” [14]88 。元代王履因此在其作《医 经溯洄集》中驳之曰:“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未尝分 逆为不温、厥为冷也”;“四肢通冷其病为重,手足独 冷其病为轻” [15] 。意在强调,厥与逆意义互训,没有 必要做这样的细分。另外,受寒的范围越大,病情越 重。在张从正的《儒门事亲·论风痿痹厥逆近世差 玄说》篇中,他将厥通过病因进行简单的归类划分: “五络俱绝,则令人身脉皆动,而形体皆无所知,其 状如尸,故曰尸厥。有涎如曳锯声在喉咽中为痰厥; 手足搐搦者为风厥;因醉而得之为酒厥;暴怒而得之 为气厥;骨痛爪枯为骨厥;两足指挛急,屈伸不得,爪 甲枯结为臂厥;身强直如椽者为肝厥;喘而啘者,狂 走攀登为阳明厥。皆气逆之所为也” [16] 。

《景岳全书·厥逆》篇在分析各种厥时,将气 厥、血厥分为虚实两端,这就为后世将属虚的厥证做 为脱证,从厥证体系中分离出去,提供了理论前提。 另外,文中还阐释了治疗痰厥当本着“急则治标,缓 则治本”的原则。最后提及了酒厥与色厥及其论治。 如:“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 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 脱证也……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 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血厥之证有二,以血 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 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 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痰厥之证,凡一 时痰涎壅塞,气闭昏愦,药食俱不能通,必先宜或吐 或开以治其标,此不得不先救其急也。但觉痰气稍 开,便当治其本”;“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 也。又经云酒风者,亦此类也”;“色厥之证有二:一 曰暴脱,一曰动血” [17] 。清代医家沈金鳌在其作《杂 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篇对诸厥的种类进行了简 要的总结:寒热湿痰气食暴七厥之外,更有气虚厥、 血虚厥、风厥、骨厥、骭厥、痹厥、蛔厥。另《疟疾源 流》篇还提到了厥疟:“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 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 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 疟” [18] 。厥疟,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 [19] 。清代的林 珮琴在《类证治裁·厥证论治》篇分别论述了寒热、 气血、食酒、痰尸蛔、煎薄、痿痹、风痫、瘖郁、骨 痛、肾色、暴疟诸厥,总计23种厥证,并根据病因病 机及症状表现对其进行分类,兹分述如下:①寒厥: 身寒面清,四肢逆冷,指甲冷,蜷卧不渴,便利,脉微 迟,即阴厥也。②热厥:身热面赤,四肢厥逆,指甲 暖,烦渴昏冒,便短涩,脉滑数,即阳厥也。③气厥: 分气虚气实两端。④血厥:分血脱血逆两端。⑤食 厥:食气填中,脾阳不运。⑥酒厥:纵饮痰升。⑦痰 厥:痰热阻蔽心包。⑧尸厥:触犯邪气。⑨蛔厥:蛔 虫攻胃。⑩煎厥:阳张精绝,迁延至夏,内外皆热,孤 阳厥逆。 薄厥:怒引火上行。 痿厥:水亏阳风烁 筋。 痹厥:痹证兼厥。 风厥:又名痉厥。 痫 厥:肝风引起。 瘖痱:内夺而厥。 郁厥:热升风 动,郁冒而厥。 骨厥:骨枯爪痛。 痛厥:胃阳久 衰,肝气犯胃。 肾厥:虚火上逆。 色厥:纵欲竭 情,精脱于下,气脱于上。 暴厥:突发急暴。 疟 厥:疟邪陷阴 [20] 。对于前代厥证分类的总结而言,此 篇较为全面。到了温病学派的时代,王士雄在《温热 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有云:“受热而迷,名 曰暑厥”;“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 [21] 。文中 所言之暑厥,即中暑所致之神昏。医书中也常用“煎· 厥”一词来表示同样的含义。

清朝末年,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认 为,《黄帝内经》中的煎厥、大厥、薄厥实属中风之 证,即西医所云之脑充血 [22] 。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将 由脑血管意外所引起的神识昏迷一类疾病,从厥证 的含义范围内分离出去,划归至中风所属。

现代中医对“厥”的认识

由于在《黄帝内经》时代以前,厥的基本含义有 三:①逆;②神昏;③肢冷。虽然命名方式各有不同, 但不外乎以其基本含义的本质为根本,进行各种变 化。《黄帝内经》中所阐发的关于“厥”的理论自成体 系,是后世对这一概念认识的最初来源。到了张仲景 时代,3种基本含义仍并存,但做为伤寒学派的创始 人,书中更多使用到的是寒冷这一义项。后世医家在 这两部经典之后,各有所宗,且做了不同程度的增改 与发挥,使得“厥”的概念更加丰满完善。概言之, 以病因命名者:食厥、酒厥、痰厥、色厥、蛔厥、风厥、 气厥、血厥、暑厥、惊厥等;以病性划分者:阴厥、阳 厥、寒厥、热厥等;影响神志,病情急重者:暴厥、卒 厥、大厥、薄厥、煎厥、尸厥;以病状命名者:清厥、痿 厥、痹厥、躁厥、痫厥;还有以部位命名的方式,如六 经厥等。这些都说明了“厥”的病变对人体的影响广 泛,反映了先民对这一疾病认识和记录的全面性。 但是,由于各家定义之间存在交叉,这就使得 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区分鉴别与概念所指单一明 确成为必然的趋势。从以前原有的庞大内涵范围体 系中,划出一部分具有其它病证特点的疾病,归属在 其所辖的疾病概念之下,如,癫狂、痫病、中风等,尤 其是当医学发展到了近现代,有了更为明确的实验 室诊断做为依据时,这种定义简化与规范化的认识, 就更为必要,以求诊断治疗的准确性。现代中医对于 “厥”的定义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 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 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23] 。虽然各种版本的文字 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含义基本一致。这一概念体 系,沿用了之前的神昏与肢冷的两个基本义,舍弃了 “逆”这一义项,主要是由于,“逆”的含义一旦与具 体的主语相结合,就会演化出无数变化,难免与其它 疾病概念有相兼的部分,如气逆、经气逆、邪气上犯 等,故舍之。神昏与逆冷这两个义项一旦结合,固定 在一个疾病概念中同时并存,在现代医学的认知体 系中,就限定在了与休克、晕厥相关的一类病症中, 所指的范围就变得狭窄而且相对单一明确。只是由 于严重程度的不同,预后亦有所不同。这种概念的变 化,是符合现代临床诊治标准化以及病名发展的需 要与趋势的。

参 考 文 献

[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5:40

[4] 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128

[5]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5:9-13

[6]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 朱震亨.丹溪心法.北京:中国书店,1986:310

[8]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9] 刘渡舟.伤寒论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0] 何任.金匮要略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1] 王叔和.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12]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94

[13]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86-87

[14]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5] 王履.医经溯洄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8-39

[16] 张从正.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0-31

[17]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005-1006

[18]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35

[19]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90

[20] 林珮琴.类证治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92-293

[21] 王士雄.温热经纬.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74

[2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91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