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藏象学说是基础的基础 代表着中医的本质特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8-27
藏象为核心的中医体系

李 致 重(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摘要: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包含藏象、诊法、病机、治则、方剂、药物六大范畴,是中医学之魂。藏象学说是基础的基础,代表着中医的本质特点。先哲运用了哲学的阴阳五行方法,观察了与生命相关的30多项要素,综合 了要素与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演绎为不同于西医基础科学体系的中医藏象学说。它的核心不是解剖及 其功能,而是与生命相关的要素及其联系。它完整、真实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观、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 是人类科学发现、医学进步中无与伦比的独创领域,几千年来成功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的防病治病。由于近代科学 主义和哲学贫困的影响,藏象学说在误读和误解中严重蜕变,西医脏器的影子愈见明显,藏象学说形同空壳,基 础科学体系分崩离析。实现中医复兴要以大科学观、大医学观为指导,重铸中华中医之魂。如此以来,中医的科 学、技术体系自然纲举目张,条分缕晰。

关键词:中医;哲学;藏象;多因素相关性;知识体系;中医复兴;要素结构略表;知识体系结构模式图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所体现的 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包含六大范畴,即藏象、诊 法、病机、治则、方剂、药物。在这六大范畴中,藏象 学说代表了中医学的本质特点,是基础科学体系里 的基础。

用一般系统论的话来讲,藏象学说是中医意义 上的三道合一之人的整体生命系统模型,是由三道 合一之人相关的诸多要素为基础而建构的。四诊(诊 法)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手段,以构成藏象的诸多 要素为参照,诊察疾病过程中三道合一之人的病理 表现。病机是以藏象学说为根据,在对诸多要素病 理表现观察的基础上,对疾病病因、病性及发展趋 势的概括。治则是以疾病病机的认识为根据,所制定 的促使三道合一之人恢复正常状态的战略决策。方 剂是以治则为根据,按君、臣、佐、使的功效标准组 合起来的,关于疾病治疗的战术布局。药物是根据方 剂的战术布局为根据,在疾病实施具体治疗的过程 中,对不同兵种、军种的恰当运用。

反之则可以这样理解:药物由方剂而使用,方剂 因治则而组成,治则因病机而确立,病机由四诊而认 识,四诊以藏象为根据。这同样表明藏象学说代表了 全部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它与西医学术体系中的生理 学、解剖学一样,是中医基础科学体系里的基础。 前文 [1] 就中医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础医学 体系进行了讨论,本文则围绕构成中医藏象学说的要 素,进一步加以讨论、说明。

中医的藏象不同于西医的脏器

早在20世纪初恽铁樵先生曾说:中医学的藏象 是四时阴阳五行之藏象,绝非西医学的血肉之组织 与脏器 [2] 。所以认识中医学体系的本质特点,首先要 从藏象说起。 藏,音“zang”,其意与藏(音“cang”)相通,即藏 于内的意思。笔者曾经讲过,第一次文化高峰前后, 中外的先祖们都十分关注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只 是由于研究方法、工具的历史局限性,中外先祖们在 这一领域始终停留于同等粗浅的水平 [3] 。尽管如此, 这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先祖对人类生命真谛的探索热 情。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先祖们明智地把探索生 命真谛的视野聚焦在其外所见的“象”上。所以“见 象而知藏”,就是对中医藏象学说既准确又传神的 生动概括。也可以说,先祖们不仅懂得内在的结构很 重要,而且外在的象也是人的生命真谛的反映,深入 地观察、研究所见的象,同样是知藏之所用的一条 途径。《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外 为阳,内为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 为因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阳化气,阴成形”等。这些观点既是“见象而知藏” 的哲学说明,也是藏象学说的理论依据。

笔者再次强调,我们决不能将西医的脏器与中 医的藏象相互混淆。如果说中医是形而上的以象论 藏,那么西医则完全是形而下的以脏说脏。在西医的 以脏说脏里,依靠的是人体解剖学技术,见到的是脏 器的形态结构,关注的是脏器的功能作用,它的视野 里完全没有无形无肉的中医学之象。所以为了避免因 中西医概念范畴的混淆而出现的中西医学理论体系 的混乱,笔者以为在中医的文献里最好使用“藏象” 二字,在西医的文献里最好使用“脏器”二字 [4] 。 西医进入中国一百多年以来,中医的教材以及诸 多文献里,“脏腑”普遍取代了原有的藏象意义上的 “藏府”。这决不是杞人忧天的画蛇添足,也不是文 字变迁上的吹毛求疵,其中既有学风低迷、不求甚解 的误读,也有人心浮躁、以西律中的误解。

例如:《黄帝内经·灵枢》里有一篇经文,名为 “经水第十二”。全篇以君臣问答的形式,写下了黄 帝与岐伯之间的四轮讨论。

第一轮讨论时,黄帝从十二经水“其有大小、深 浅、广狭、远近各不同”说起,联系到“五藏六府之高 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最后集中起来,向岐 伯提出了针灸治疗上“刺之深浅,灸之壮数”的问题。 岐伯没有直接就这一具体问题做回答,而是从整体角 度作了一个原则性的解释:“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 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 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所能度量而至也”。岐 伯在这里关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非人力所能 度量”的解释,既是针对黄帝从“十二经水”“五藏六 府”的整体角度上的设问,也是站在形上性原则角度 所做的反驳性答复。岐伯是想说明,应当用形上性的 思维来思考形上性的问题,不要用形下性标准来机械 地对待每一个患者。

紧接着岐伯口气一转,沿着黄帝的发问以举例的 方式讲了一段令黄帝不能不深思的话:“且夫八尺之 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 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 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意 思是说,以形下的解剖评论藏府,以简单的量度评论 经脉,都是不难明白的表面问题。接着岐伯以反问的 方式把问题交给黄帝:“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 固其常有合乎”?意思是说:眼下我们是要用针灸的 方法,通过调理经气以治疗疾病的,为什么不能从形 上性角度参照从常人的标准,对待取穴与针灸这些 具体问题呢?这种站在形上性整体的高度来说明具 体问题的讨论方式,在《黄帝内经》中比比皆是。尤 其需要强调的是,岐伯没有把刑场上的“剖割比干、 斩杀翟义”视为医事上的解剖,也没有用那种所谓的 解剖来解释中医的藏象理论。

在第二轮讨论时,因为黄帝的尚有“不解于心” 之处,于是岐伯从“人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的形上 性整体上,对“五藏六府十二经水”彼此之间“外 有源泉而内有所禀”,“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的系 统性、完整性,作了解释说明。然后在第三、四轮讨 论中,对黄帝关于解剖、量度方面的疑问,进一步从 “以心撩之”(用思维来判断)、“法天之常”(按照 人群的常规)、“取其中度”(以不偏不依为量度)几 个方面,再一次做了原则性说明。最后详细的以“切 循扪提,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 也”作了总结。从而把具体的量度问题,落实到以形 上性的原则与方法来对待和解决。

所以笔者认为《黄帝内经》所讨论的主题是: 引导人们不要拘泥于形下性的解剖和机械的量度, 应当从中医形上性整体观念出发,在具体取穴定 位、实施针艾时,参照常规,经过思考,以中为度,灵 活权衡。

由此可见,文中的“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只不过 讨论问题时为了反驳而假设的一个反面举例而已, 并没有把中医引入形下性观念或方向。然而近百年 来,许多学者断章取义武断地认为中医藏象与西医 脏器的基础皆是解剖。这不仅是对《黄帝内经》的误 读和误判,而且是对中医西医化的开脱和辩解。为什 么不能收起浮躁之心,认真地读一遍不足千字的“经 水第十二”,而不惜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固执地以讹传 讹呢?其实,类似的误读和误判,已经是当代一种普 遍的文化现象,绝不是“经水第十二”这一个案例。 再如:近六十年,大学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选读》等教材中总论或者专论阴阳五行 的章节里,都有一个围绕五行与五藏的综合图表,大 体包含十二、三个项目。为什么将这一综合图表排列 在总论或者专论阴阳五行的章节里,而不是排列在 藏象学说章节之首呢?因为人们把中国哲学中的阴阳 五行学说,与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中医藏象学 说相互混淆了。其实这个综合图表,正是一个被人们 阉割不全的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略表。

作为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第一人的明代医家张 景岳,在其《类经》中并没有将阴阳五行与藏象混为 一谈。在《类经》藏象一章里,汇集了《黄帝内经》讨 论藏象的内容计二十九篇。这里以五藏为纲,以五行 为目,仅将《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运行 大论》三篇中五行与五藏的相关项目叠加起来,每一 个藏象即达30余项。如果将与每一个藏象相关的项 目称之为系统论里的要素,那么上述3篇中的每个藏 象,均由30余项要素组合而成。如果把大学院校教材 里的综合图表,称之为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图表,那 显然是严重残缺不全的。

另者,近六十年来,大学院校的《黄帝内经选读》 藏象一章里,只是按照选读的体例,摘编了《黄帝内 经》中的部分原文。这种“选读”式的教材,最多只是 关于藏象的一段语录。若以藏象而言,内容残缺、零 乱,知识不够系统,完全不能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完整的 中医藏象体系。

以五藏之中的“心”为例,各版《中医基础理论》 中关于心的相关条目,计有5、6项:心主神明、主血 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开窍于舌 [5] 。在这里,五行 概念被扭曲为一个干瘪空洞的符号,人与天地阴阳 相关的要素明显不足。并不是中医学完整、真实的藏 象模型。 基于上述,中医的藏象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完 整、真实的中医学藏象,还需要回到《黄帝内经》,在 此基础上重新研究、重新认识。

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

人类生命的原形呈现在中医面前的,是整体生 命之证候;形成整体生命之证候的基础,是融天地之 道、人生之道、个体之道为一体的三道合一之人 [1] 。 所以用哲学的语言讲,以整体生命之证候所呈现的 三道合一之人,即是天人相应观、整体系统观、动态 平衡观为前提的诸多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人类生 命原形。也就是说,在不拆开人类生命原形的前提下 而形成的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必然是天人相应观、整 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为前提,以多因素相关性的三 道合一之人为依据的。据此可以肯定,中医的基础科 学体系,是以多因素相关性的哲学思维,在三道合一 之人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而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 结构,则是将多因素相关性的三道合一之人的具体 化。换一个角度来讲,倘若藏象系统没有全面的要素 结构,它就不可能完整、真实地体现出中医多因素相 关性的三道合一之人的独特价值与本质。

1. 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略表 以多因素 相关性的三道合一为依据,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 方法与框架为基础,整合《黄帝内经》《金匮真言 论》《阴阳应象大论》《五常政大论》《五运行大论》 《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藏生成论》的藏 象内容,组合为“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略表”, 见表1。

2. 关于中医藏象系统要素结构略表的说明

2.1 关于本表名称的说明 表1为“中医藏象系 统要素结构略表”。这里需要对藏象系统、要素以及 为什么称之为略表作一些说明。

首先,关于“藏象系统”。表1里的“中医藏象系 统”,与西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含义 完全不同。所谓系统,即近代贝塔朗菲的《一般系 统论》所研究的系统,指的是与同一事物互相关联、 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组成部分,所构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整体。所谓系统方法,是物理学、化学方法不 可能解决的,适用于整体、复杂科学的新理论、新方 法。如果回到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来看,它应是 两千多年前业已成熟的,成功地运用于中医学研究 的中国式一般系统论。只是表述中国式的一般系统 论时,所采取的逻辑形式、文字符号与近代一般系统 理论、方法不同而已。

笔者之前从多方面对一般系统论与阴阳五行的 关系作了说明 [1] 。用台北邝芝人教授的话来讲,“阴 阳五行作为一般系统理论”;用德国慕尾黑大学 M·波克特教授的话来讲,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 作为常规标准”;用钱学森教授的话来讲,“人体是 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一定要有 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用笔者的话来讲, “世界上第一个信息系统模型,是中国的阴阳五行 学说”。

认真地拜读近代3位一般系统理论创始人的原 著,即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申农的《信息论基 础》和维纳的《控制论原理》对于中国阴阳五行学说 的深刻理解,和进一步汇通一般系统论与阴阴五行 学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许多研究和传播一般 系统理论的学者,也出版过许多翻译与介绍一般系 统理论的著作。1978年笔者在读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期间,读了金观涛与华国凡二人合写的《中医学与控 制论》(油印本)之后,才下决心走上中医学寻根的 漫漫长路。

我们这一代中医与前辈相比,最大的先天不足在 于,我们从小是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走 过来的。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最缺乏的,正是学习中 医所必须的传统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底蕴。因此 从近代一般系统理论的角度认识中医,不仅是引导 我们认识中医,认识阴阳五行学说的捷径,而且是驱 使我们走向传统哲学,走向中医寻根之路的动力。表 1表题使用“中医藏象系统”的说法,也寓有此意。 其次,关于藏象系统的“要素”。表1中的“要 素”一词,也是从近代一般系统论中引来的概念。在 一般系统论里,要素指的是构成整体系统之内的一 个单元,或者可以理解为构成系统的基本因素、重要 条件。



从系统结构来讲,如果把天人合一的“三才”作 为一个系统,那么三道合一之人,则是构成这一系统 的一个要素。如果再把三道合一之人作为一个系统, 那么肝、心、脾、肺、肾,则是这一系统之内的5个要 素。如果进一步把肝、心、脾、肺、肾5个要素中的每 个藏象又作为一个下一级的子系统,那么每一个子 系统的要素都包括哪些,则是建构肝、心、脾、肺、肾 5个子系统的首要问题了。

人类生命的原形、整体生命的证候、三道合一 之人,此三者是本同而名异的关系,是天地间同一个 整体生命的人 [1] 。那么,在三道合一前提之下构成整 体性生命的人,都有哪些重要的条件和因素呢?用一 般系统理论的概念来说,表1以五藏为纲的30多个条 目,就是构成整体性生命之人的要素。

在此笔者特别强调:人类生命的原形、整体生 命的证候、三道合一之人,此三者都是通过表1中每 个藏象的30多条要素,呈现在人们感官和思维之中 的。换句话说,人类生命的原形、整体生命的证候、 三道合一之人如果没有每一个藏象的30多条要素为 支撑条件,此三者统统成为无意义的空话,藏象随 即成为徒有其名的空壳,而且中医的天人相应观、整 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也从此蜕变为虚无、空洞的 口号了。

可以说,支撑藏象的30多条要素及其要素之间 的关系、联系,才把一个天人相应、整体系统、动态 平衡的人类生命的原形、整体生命的证候、三道合 一之人,完整、真实、集中地呈现在每一位中医的前 面。甚至可以这样说,倘若一位中医的感官和思维之 中没有这些要素构成的人,他将永远停留在中医的理 论殿堂之外,永远不可能真正懂得诊法、病机、治则 学说以及方剂、中药的理论体系。

从一般系统理论的系统结构来说,围绕整体性 生命之人而建构的三道合一之人系统,中医藏象系 统,是同一个系统之内而位于不同层次的同性异构 系统。也就是说,两者都在整体生命之人这一大系统 之内,但却是上下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因为是同性的 系统,所以构成三道合一之人系统的要素,也是构成 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同样的道理,中医四诊可见的 整体生命之证候,也是同样的要素作用下而展现于 医生的感官之中的。所以表现为证候的要素,也同样 是医生须臾在思考的要素。

表1里的30多项要素,就是前文提到的与生命多 因素相关性的具体内容。从多因素相关性到藏象学 说的形成,其中就是贯穿于中医学始终的综合—演 绎的逻辑思维。30多项要素体,体现了多因素相关性 的综合意义上的“多”。通过理性思维从综合意义上 的“多”上升为藏象学说,就是综合—演绎的思维结 果。而中医临床辨证的过程,也无时不在多因素相关 性的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之中。

再次,关于“略表”一词,这里还需要做一些说 明。藏象作为中医基础科学体系的核心,它不仅要向 人们回答构成藏象的要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把 要素背后支配三道合一之人的道(或原理、规律、法 则)向人们揭示出来。也就是说,藏象学说要向人们 回答的,是三道合一之人背后的天地之道、人生之 道、个体之道究竟是什么。三道合一之人存在的原 理、规律、法则揭示出来之后,人们才能明辨整体生 命之证候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原因和证候演变 的生命轨迹。由此可见,从对构成三道合一之人要素 的综合研究,到演绎为中医的藏象学说,是《黄帝内 经》作者们长期哲学思维的结果。所以从对要素的 综合思考,到对藏象学说的真正理解,同样是每一代 中医在理论上逐步成熟的必然过程。从对临床证候 综合性的理论思维,到对临床病机的真实把握,是 每一位临床中医须臾不可偏离的思维模式。有鉴于 此,这一张“略表”重点提到的只是要素,而且是第 一次以图表的形式面世的,因此这一图表只能称之为 “略表”。

自明代张景岳《类经》之后,中医藏象学说的 系统化研究,学术界一直未曾见到过经得起推敲的 新进展。随着哲学以及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逐步 普及,这里以张景岳分类研究《黄帝内经》为基础, 诚惶诚恐地描绘这一藏象系统要素表,真正的用意 在于向学术界同仁们求教。故当此之际,也必须称 之为略表。

2.2 关于结构略表的3个项目的说明 表1中以黑 体大字所显示的,是3个主要项目。

首先,表1顶端的一项,是五行:木、火、土、金、 水。这表明表1是在哲学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衍生而来 的,因为阴阳五行是建构中医学的方法论,而阴阳五 行也是中国特色的一般系统理论。更因为藏象学说 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 系统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当然是藏象系统的基石, 自应居于略表之首。

其次,表1底部的“五常变”,是以《黄帝内经·五 常政大论》为依据的。这里在突出五行平气的基础 上,也将不及与太过之气列于其中。以期遵照“太虚 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的常规,在说 明五行属性的同时,亦必须将五藏的特点以及运动、 变化的一般道理明示在先。

《五常政大论》讨论平气的“气”,实则是三道 合一之人的“道”。在哲学里,道是万事万物发生、发 展、运动、变化的总原理、总规律、总法则,而气则 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具体原理、规律、法则。从哲学 的意义上讲,道与气两者,名异而本同。因此《黄帝 内经》中提到的气,在多数的情况下均应以道来理 解。在《五常政大论》中关于五平气的敷和、升明、为 化、审平、静顺,就是对三道合一之人在正常状态下 的5种正常规律、原理、法则的具体描述。而五气不 及情况下的委和、伏明、卑监、从革、涸流,五气太过 情况下的发生、赫曦、敦阜、坚成、流衍,则是对三道 合一之人在不正常状态下,偏离正常规律、原理、法 则的理性概括。由此把《五常政大论》中5种气化正 常与失常状态的论述汇合起来,就是关于影响藏象 变化的因素、特点及其规律、原理、法则的大讨论。 用一般系统理论的语言来表达,这一大讨论展现给 我们的就是钱学森教授所讲的“人体是一个开放 的、复杂的巨系统”。正因为人这一系统开放、复杂、 巨大,所以在缺乏哲学与系统科学准备的情况下,免 不了令人产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之慨。

当把《五常政大论》以及《五运行大论》《金匮 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这4篇相关内容字斟句酌 反复体会时,就会从中领悟到构成三道合一之人的 各方面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原理、法则。 假如历史把建构出中医基础科学理论的任务交给我 们,那么要知道三道合一之人的内在规律、原理、法 则,我们应当从哪里入手呢?如果我们有一般系统理 论的知识基础,就会懂得应当从三道合一之人的要 素及其相互联系、关系入手。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 关于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问题。

再次,关于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表1中占 空间最大的一项,显然是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在 五藏这一主题之下的要素,合计30多项。对于藏象而 言,30多项要素不为多,肯定还有遗漏的;30多项要 素不宜少,否则藏象概念便支撑不起来。在这些要素 中,充分体现出天、地、人、我各方面与整体生命的 相关性,其中导致六淫、七情变化的诸多因素,尤其 不可忽视。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中告诉我们,天地阴 阳之变是千变万化、难以计数的。“数之可十,推之可 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因为难以计数,“故不以 数推,以象之谓也”。而天地阴阳之中的人则要简许 多,所以“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既然“人 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因此“数之可数”的 30多种要素,同样体现了天地间多因素相关性的哲 学认识论特点。

这30多种要素,还有平气、不及、太过的阴阳气 化之变。这就把人的生命过程中五藏以及五藏之间 错综复杂的整体性关系,一下子推到“数之可十,推 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的最顶层。这种整体、 复杂的大视野、大思维,不仅让每一位中医学子感受 到真实的、鲜活的、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30多种 藏象要素的特征,也让每一位中医学子从此体会到 中医理论的整体性、复杂性、恒动性。由此,就会自 然而然地走进哲学,走进阴阳五行所体现的一般系 统理论的思想、原则与方法了。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发生、发 展、运动、变化着的象,中医研究的是三道合一之人 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着的证候。因此,哲学要求人 们在无限的时间、空间里,通过多因素相关的哲学思 维以认识支配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中医则同样要 求人们在藏象千变万化的证候表现中,通过多因素 相关的哲学思维以认识支配人的生命与疾病的本质 规律。既然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思维 的基本方法,那么学习中医就必须学好哲学,从而掌 握和运用好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

中医基础科学理论的藏象学说,从进入中医殿 堂的第一道门槛,便把我们带进了多因素相关性的 三道合一之人的生命世界。因此把复杂多变的临床 证候,放在多因素相关性的藏象体系中进行综合性 考察,以逻辑思维的能力演绎出疾病病机的认识,是 中医临床规范化的“辨证求因、求机”的疾病诊断过 程。如果不懂得多因素相关性的中医藏象理论,便无 法检验自己的临床诊断是否准确。若不愿意接受综 合—演绎的哲学思维,将永远是挂着中医招牌的门 外汉。

构成五藏的30多项要素,既是体现人类生命原 形的要素,也是体现三道合一之人的要素,整体生命 之证候的存在与变化,也是由这30多项要素的变化 而决定的。在三道合一之人基础上建构的中医藏象 系统,其中的任何一藏都包含着30余项相关要素。所 以这30余项要素,是三道合一之人的具体化,也是整 体生命之证候的内在根据。尽管这30余项要素随着 具体情况可增可减,但是多因素相关性的哲学原则, 却是永远不可动摇的。

倘若脱离了这些要素支配的证候,天人相应、整 体系统、动态平衡的三道合一之人则萎缩为学术性 口号,中医的藏象模型将蜕变为无内容的空壳。如此 以来,诊法、病机、治则、方剂、药物(针灸)等中医 基础理论范畴,则犹如离群之马,无链之珠,整个中 医基础科学体系也就名存实亡了。到头来留给后人 的,也许只是一堆看得见的丧失了理论家园的原始药 材。其实这一结局,今天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总而言之,中医的藏象系统是形上性的,它与西 医人体解剖所见的形下性的组织、器官,完全不可同 日而语。欲摆脱中医西化和经验化的困扰,首先要正 确地认识中医的藏象学说。

2.3 关于中医藏象系统的补充说明 中医藏象系 统的要素结构略表,主要说明了构成藏象系统的要 素。要素是构成中医藏象系统的基石,也常常是人们 往往最容易忽视,最多误解的基本问题。因此以上着 重围绕藏象系统的要素,作了一些初步的讨论。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科学体系的基础,《黄帝 内经》讨论藏象系统的内容很多。诸如五藏之间生、 克、乘、侮的关系,藏象与经络学说之间的关系,藏 象与阴阳、气血之间的关系,五藏与六府的关系,五 藏与奇恒之府的关系等,都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 另外,藏象在临床上与八纲辨证、藏府辨证、经络辨 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 之间的关系等,也是讨论藏象学说时需要联系到的 内容。以上这些内容,都属于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之内 的具体理论范畴。本文讨论的中医藏象结构的要素 问题,是藏象学说的首要的、基石性理论问题,也是 与西医的组织、器官系统最容易混淆的问题。这一问 题初步明确之后,接下来其它具体理论范畴的问题, 另作梳理和讨论。

关于中西医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在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之后,接着讨论中 西医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在前文 [1,3] 中,一直是以形 上性科学与形下性科学相比较,形上性中医与形下性 西医相比较的方式而进行讨论的。在大医学观之下 谈中西医学体系,其实并不突然。

1. 中西医学知识体系结构模式图 改革中医教 育 [4] ,是笔者1982年的一项科学学、软科学研究课 题。本文以中西医知识结构比较的形式,汇集为“中 西医知识体系结构模式图”。见图1。



图1  中西医知识体系结构模式图

2. 关于模式图的说明

2.1 中西医知识体系结构的说明 中西医知识体 系结构模式图,都是由4个层面的知识构成的。第一 个层面是方法论方面的知识,也是中西医在人类科 学总体分类层面上的区别。中医是形而上的哲学体系 内的医科,西医是形而下的近代物理、化学体系内的 医学 [3]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必须有坚实的文、史、 哲,尤其是哲学方面的基础。仅知道哲学史或者一般 性的哲学常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哲学的认识论、方 法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读好中医到经典医著,只有 良好的古文基础也是远远不够的。打好坚实的哲学 基础,是开启一个人理性思维,汇通中医学理论真谛 的金钥匙。临床中医一辈子的辨证论治,无时不是沉 浸在综合—演绎的哲学思维之中。 第二个层面是中西医基础科学体系方面的知识, 亦即中西医各自的研究方法,研究各自的对象所形 成的知识体系。中医的对象与方法,决定了中医基础 科学的本质特色,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根本所在。中 医的基础科学体系包括了藏象、诊治、病机、诊法、 治则、方剂、中药六大范畴,藏象是中医基础中的基 础,是中医灵魂的核心。《黄帝内经》《难经》重点 讨论的是藏象、诊治、病机、诊法、治则,《伤寒杂病 论》《神农本草经》奠基了方剂、中药基础。因此未 能深刻掌握中医基础科学体系的中医,是很难成就 为真正的临床大医的。

第三个层面是中西医临床技术方面的知识体 系。它是基础科学体系在临床技术上的延伸,直接 指导着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张仲景的《伤寒杂 病论》,是中医千古的典范。它的价值不仅是方药之 技,而是把中医基础科学的原理运用于辨证论治全 过程的楷模。西医的临床诊断靠的是影像学检查以 及各种生化指标,中医的临床诊断靠的是哲学理论 思维和辨证论治基本功的训练。中医的临床技术的 规范化、标准化与西医完全不同。中医临床技术的规 范化主要有两条:一是中医知识结构的规范化,主 要包括以上3个层面的知识内容;二是中医理论思维 的规范化,主要是哲学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基本功 的规范与训练。有了这两个规范化之后,才会有中医 临床技术应用的相对标准化。这里的相对标准化,是 “以纲带目”前提下的相对灵活,指的是在以上两个 规范化的前提下,具体遣方、用药,或者兼用针灸、 推拿、外治等措施的灵活安排。

第四个层面是临床治疗各科,即医疗实践中临床 技术分科应用的知识。中医的临床分科,与西医分科 的原则显然有别。一方面,不论中医临床的哪一科, 都必须有以上两个知识结构的规范化为前提。另一 方面,在西医看来的内、外、妇、儿各科,在中医看来 都是整体的三道合一之人。中医的临床分科,应当是 大内科前提之下的相对分科,更不应以专病的名义分 为专科。即使医事管理上参照西医形式分科,那就更 需要强调以上两个知识结构的规范化。否则,就难免 朝着早期的经验疗法的方向滑去。当然,不论中医还 是西医,都包括不少经验层面的医疗知识。在经验层 面的医疗知识里,一方面是熟练应用临床技术前提 下的个人独到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基础科学与临 床技术尚不足以涵概的处于经验层面的治疗实践。 这些经验层面的医疗知识当然是可贵的,应当在逐 步提高的基础上纳入临床技术分科的知识之中。

2.2 中西医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 中西医知识 结构模式图4个层面的对照表明,中、西医是在大医 学之内的两种不同的医学科学。既各有所长,必各有 所短。人类两种医学体系共存的格局,必将是长期 的,甚至是永远的。在基础科学层面中西医应当并存 并重,独立发展;在临床技术层面中西医需要合理 配合,优势互补。如何实现中西医临床优势的有机配 合,是中西医工作人员相互尊重,共同参与的长期而 又复杂的研究课题。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把临床 技术层面的中西医配合,混同于基础科学层面的中西 医合一。

2.3 中西医知识体系结构模式图的点滴回忆 1983年,山西省许天山、蒋天佑先生见到笔者的“论 中医教育改革” [4] 一文后颇为兴奋,希望创建国内最 后的山西省中医学院时能够参照文中的知识结构框 架。直到蒋天佑离开卫生厅副厅长一职,创建未能如 愿。1986年,湖北中医药大学李今庸老师看到“中医 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后,写了一首小诗寄给我:“吾 人生性太鲁钝,发展中医愧无能。卌(四十)年中医 教学苦,培养自己掘墓人”。读后无以释怀,将小诗转 给了许多中医人。1998年,杨维益老师应聘赴香港一 所大学创办中医学院,约定按照文中的办学理念与 知识结构框架,并聘我担任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 三年后,他却率先离开了。2005年,笔者曾致信当时 的国务院总理,提出开办“中医教育特区”,创办或者 改革1-3所符合中医学术特点的中医大学。至今十年 有余,依旧无声无息。这些年,笔者陆续出版了《中医 复兴论》《医理求真》《医医》等,把中医复兴的思考 留在了书本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的时代,或许应当是中医复兴的时候了。

小结

本文的主题可以疏理为以下几点:其一,中医面 对的人类生命的原形,是天道之人、人道之人、个体 化之人(三道合一之人)的总合。其二,三道合一之 人是哲学的天人相应观、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 在人类生命上的具体体现。其三,天人相应观、整体 系统观、动态平衡观具体地体现在三道合一之人上 的要素,大体有30余项。其四,这30余项要素是以整 体生命证候的形式展现给中医的,并且是支配证候 的条件与根据。其五,这30余项要素同样是建构中 医藏象学说的根据,当然也是临床四诊、辨证病机 的根据。其六,多因素相关性是哲学认识论的基础, 综合—演绎的逻辑方法同样是建立在多因素相关性 基础上的。其七,与人类生命相关的30余项要素体 现了多因素相关性的哲学认识论特征,综合—演绎 的逻辑方法也必然贯穿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全过 程。其八,假如这30多种要素被肢解了、阉割了,中医 的藏象学说则会蜕变为空壳,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失 去了依据,所谓的天人相应观、整体系统观、动态平 衡观,也彻底地名存实亡了。所以重铸中医之魂,首 先是中医基础科学体系的正本清源。而正本清源的 首要环节,就是重新认识中医的藏象学说。 本文围绕30多种要素对藏象学说的初步讨论, 只不过重铸中医之魂的一个开头而已。

参 考 文 献

[1]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7): 2447-2454

[2]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福建:福建科技出版社,2006

[3] 李致重.文化繁荣要有大科学观.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 2031-2037

[4] 李致重.中医复兴论.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 印会河,张伯纳.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