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所知“茱萸”之名,多是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来。而中药中有“茱萸”之名者仅有两种,便是吴茱萸和山茱萸,皆为《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品种。二者多有不同,《本草衍义》便有言“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山茱萸色红,大如枸杞子。吴茱萸如川椒,初结子时,其大小亦不过椒,色正青。得名则一,治疗又不同。未审当日何缘如此命名。然山茱萸补养肾脏,无一不宜”。以下细说二者。
药食两用山茱萸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别名药枣(《四川中药志》)、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实枣儿(《救荒本草》)、枣皮(《罗氏会约医镜》)。山茱萸别名所言“枣”,乃因其核果熟时形色均如小枣。《本草纲目》也说“《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因药用其果肉,故临床处方时也写作山萸肉、萸肉。
山茱萸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言“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山茱萸酸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既可补阴,又可补阳,补益之中又可固肾涩精,为补益肝肾之要药。如《小儿药证直诀》之六味地黄丸,与养阴益肾的熟地黄、淮山药等同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者。不过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慎用。
山茱萸为药食两用之品,2023年《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中,山茱萸被正式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山茱萸作为食品原料食用的历史悠久,民间多用于煲汤泡酒、入菜煮粥,或制成蜜饯果脯等。有补肾涩精之效的山茱萸酒,便是用山茱萸泡白酒而成。现代山茱萸还有开发成大健康产品的,如山茱萸保健啤酒、果汁等功能性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山茱萸含有环烯醚萜类、鞣质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调节免疫、抗菌、抗炎镇痛、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
芳香有毒吴茱萸
吴茱萸,陈藏器《本草拾遗》言“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本草纲目》记载吴茱萸“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大者应指吴茱萸,小者或言石虎。《本草图经》记载的“食茱萸”,经考证即为芸香科吴茱萸。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言其“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吴茱萸辛香性热,气味俱厚,长于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止疼痛,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临床上用以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症。《本草便读》言其“其性下气最速”,故善治肝气上冲之厥阴头痛。如《伤寒论》吴茱萸汤,用吴茱萸配伍人参、生姜等,治肝胃虚寒、肝气挟寒饮上逆的厥阴头痛、呕吐涎沫。
吴茱萸含有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有镇痛、降血压、抑菌、杀虫等作用。吴茱萸有小毒,且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火旺者禁服。较大剂量可引起腹痛、腹泻,并可引起视力障碍及错觉。
综上可见,山茱萸和吴茱萸来源、入药部位、气味、功效等皆有不同。前者来源于山茱萸科,后者来源于芸香科;前者是成熟果肉入药,后者乃近成熟果实入药;前者气微,味酸、涩、微苦,后者芳香气浓郁、味辛辣而苦;前者无毒,药食两用,长于补益肝肾,后者有小毒,强于温中散寒。
至于诗人王维所插“茱萸”,应是吴茱萸。《本草纲目》引《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可见此“茱萸”具有浓烈的气味,当是吴茱萸无疑。(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