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民族医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巢氏导引术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5-10
  巢氏导引术,源自隋朝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该书在论述疾病治疗时不载方药和针灸,仅介绍导引术,这在中医古籍中可谓空前绝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导引术临床疗效的信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导引术的青睐。
 
  功法渊源 太医博士亲传授
 
  据史书记载,巢元方为隋朝太医令,太医博士。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在每条导引之前都要强调“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意思是“中药、推拿热敷、针刺砭石之法,已经有很多专著讲过了,这里只记载导引之术作为治病之法”。
 
  巢氏所录导引法,均冠以“养生方导引法”的字眼,但《养生方导引法》或者《养生方》这个书名,在二十四史的书目中并未出现。与这些导引操作类似的文字记载,散见于成书于《诸病源候论》之前的《抱朴子》《养性延命录》等书,以及宋代成书的《云笈七签》,冠以“太清导引养生经”“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彭祖导引法”“服气精义论”“王子乔导引法”,其文字记述也有出入。
 
  上述文献都与道教关系密切,这与“道医同源”的说法吻合。而官方人士巢元方所引用的文字与上述文献存在不少出入,多为解释性语句或者是适应证描述,这说明巢氏深谙导引之术,其所引用之法应当与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密切相关。
 
  功法作用 内外同调有专候
 
  在《诸病源候论》中,巢氏所用导引之法数目,与病候数目相比,所占比例约为十分之一,但是散见于内、外、妇、五官科中,并且其中还有76条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中,同时有的疾病条目下,罗列了若干种导引之法,最多的达到13条。这种体例深刻反映了巢氏对于导引的丰富临床经验。
 
  同一条导引之法出现于不同的疾病中,说明导引法具有的多重功效性,通常具有内调脏腑,外通经络之效,这也符合中医内外一体的理念;而同一病候罗列若干导引之法,则凸显了病候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导引法的针对性。由此不得不佩服巢氏导引法的精妙,既有大而化之之法,也不乏细而治之之术。
 
  从书中适应证来看,导引法对于四肢躯干的筋骨疼痛、五脏不适、妇科疾病以及五官疾病均有疗效。导引法适应范围广,领会贯通巢氏的使用规律,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这些导引法的临床适用范围。
 
  功法特点 调身行气病邪走
 
  《诸病源候论》共50卷,涉及67大类、1739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而所记载的287条导引法分布在38卷、157种疾病中,其中重复出现的导引法共有76条。因此,《诸病源候论》实际记载导引法191条。在191条导引法中,侧重于姿势和动作调整的大约134条、从调整呼吸入手的大约32条、强调意念操作的大约25条。
 
  由此不难看出,巢氏所记载的导引法更习惯于从姿势动作角度入手,习练导引之法。这些姿势动作的操作要求做到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在操作达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强调缓慢;与之协同的呼吸则是吸气或者吸气之后的屏气操作;如果动作幅度比较小,巢氏会使用行气之法。所谓行气,即在屏气的时候,将某种主观感受沿着人体特定路线移动,例如从头到足依次体会温热感。
 
  所有导引操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致病因素从体内化解,《诸病源候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更多源于邪气在人体的停留。据此,巢元方所选导引之法明确而直接,一病一导引法,反复操作,其目的即在于祛除邪气。
 
  功法传承 峰回路转说从头
 
  不同于方剂、针灸传承,毕竟存在可依仗的实物——方剂有中药而针灸则有器具;导引之法完全依靠操作者自身的体验。中药繁多而方剂之书层出;器具仅为九针故而针灸专著世出;导引之法无形,故传承之专著最少。
 
  即使是导引专著,仅凭文字记载很难得其全貌,这是由其操作性决定的。历来强调操作之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是其薪火相传的最重要途径,所以其流传也最不容易。《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也不能摆脱这个规律。巢氏将其临床经验录制于文字,对于这些导引法的传承作了开创性努力。在其身后千余年,没有见到研究传承这些导引法的著作。幸运的是《诸病源候论》这本书流传下来,并且在清末民国初年,由廖平、曹炳章将这些导引法单独辑录成书《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方》。又过了60多年,赵邦柱结合导引操作体验,将其归纳为若干条导引之法,并用文字记述;丁光迪则主要从文字考证入手,全面梳理了导引法的内容;本世纪初,刘峰和刘天君运用照片、视频以及动画等现代化手段,深入考证文字的操作内涵,尽可能忠实还原了这些导引之法。上述工作为巢氏导引之术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巢氏导引术的练法和作用(一)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一病一方,据此编创的巢氏导引术包括起式、收式以及七节功法。悉遵巢元方“正气不足,病邪居之”的疾病观,以及“导引之法,在于祛害”的指导思想。起式重在培补并固守正气;七节功法从上至下,分阶段分部位依次操作,可看做是收式的强化操作。
 
巢氏导引术属动功,每法可按3、5、7、9的次数递增运动量,循序渐进,以习练后不觉疲劳为度;每节功法力求到达最大活动限度,该操作配合吸气或者吸气后屏气操作,呼吸以不觉憋闷为度。初学者可以先学调身,然后加入调息操作,待调身、调息操作习练纯熟后,再加入调心内容,重点在于体验身体内部感觉的变化。
 
巢氏导引法用于养生保健,可以整套练习,用于慢性病调理时,需要医师根据各节功法的操作部位侧重以及疗效侧重,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导,可以选练其中的若干节,总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每次练习半小时左右,每天最少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起式
 
1.调身
 
五趾抓地,双足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伸腰沉胯,掌心相对,双手握固,腋下虚空。头正颈松,眉心舒展。(图1、图2)。
 
2.调息
 
自然呼吸,习练纯熟也可采用腹式呼吸,也可以逐渐采用三吸一呼或者五吸一呼法。
 
3.调心
 
想象人体如大树一般,深植于大地,非常有力,同时要意守丹田。
 
4.操作提示
 
握固,是指拇指按于掌面无名指指根之处,其余四指紧握拇指,如同初生儿握拳的姿势。此外,起式在本套功法中也作为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动作,即每节功法结束后,首先恢复至起式。
 
5.主要作用
 
本节的操作,具有培补阳气,固守真元之功效。对于增强体质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不拘时间,常常练习。
 
手足同上翘
 
1.调身
 
(1)拳松转手,沿体侧,上肢上举,掌心向上,膝随手走,渐至伸直至双上肢平行,掌心相对(图3)。
 
(2)手带肘走,掌心向下,落至耳后,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四指并拢,拇指和余四指尽量分开(图4)
 
(3)双手前推,双眼圆睁。同时双足足趾尽量上翘。保持此姿势一段时间(图5)。
 
(4)落腕松肩,手带肩走,臂落膝弯,双手落至体侧,手心相对,指尖向下,松肩虚腋(图6)
 
2.调息
 
动作(1)吸气;动作(2)呼气;
 
动作(3)吸气并屏气;
 
动作(4)呼气。
 
3.调心
 
动作(1)体会胸膛打开的感觉。
 
动作(3)双手如推开重门。
 
4.操作提示
 
足五趾的上翘,要求脚踝足趾用力背伸。手足上翘时,可配合双眼圆睁。
 
5.主要作用
 
本节的操作,具有开宣上焦、强健四肢、鼓舞阳气的效果,可用于咳嗽、哮喘、胸满、上肢关节肌肉疼痛不适、腰背酸痛、中风后遗症、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治疗。
Get Adobe Flash player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