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防癌抗肿瘤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贾文魁应用三棱 莪术相关“三味药组”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4-01-25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宇宙生成论,阐释了“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其理论亦适用于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方剂最初以单药立方,随后以两药为对、三药成组,最后才形成了诸多结构精妙的复方。因此,药对、药组可认为是方剂学发展的过渡阶段,由于其结构灵活、易于变通的特点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为成体系的方剂配伍法则。“三味药组”是指在处方时针对一定的病因、病机及病症,采用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或相辅相成等方式,将具有特殊配伍关系的三味中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增效减毒、安全获益等目的的一种配伍方法。其与“药对”相近而更具圆机活法之思,其与“角药”相类而更寓立体灵动之义。
 
贾文魁系山西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疾病30余年。他提出“以人为本,一扶三保;病证结合,析因识要;宏观微观,中西参照;人病同治,五脏同调;姑息权衡,兼顾本标;补攻相参,减毒降耗;优化方案,规避耐药;顺势制宜,获益增效”的癌症治疗原则。同时,对于运用三棱、莪术相关“三味药组”治疗多系统肿瘤疾病及其并发症有着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学习,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三棱、莪术功用简述
 
三棱苦泄辛散,平而不偏,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归肝、脾经,长于破血中之气,为血中气药。功能破血行气,消癥止痛,临床多用于癥瘕痞块、食积胀痛、瘀滞经闭、跌打伤痛,《开宝本草》谓之“主老癖癥瘕结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棱所含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机体免疫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莪术辛温行散,苦温降泄,始载于唐代《药性论》,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归肝、脾经,善破气中之血,为气中血药。功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癥瘕积聚、胸痹心痛、食积饱胀、跌打损伤等血瘀气滞诸证,《药品化义》谓之“专攻气中之血,主破积消坚,去积聚癖块、经闭血瘀、扑损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莪术所含多种挥发油对胃癌、肝癌、宫颈癌、鼻咽癌、皮肤癌等癌症有显著疗效。
 
贾文魁认为三棱、莪术为开通一身上下气血凝滞之要药,合用攻消行散之品则能屡起沉疴痼疾,佐用补益温润之味则能使攻守进退有度。针对肿瘤患者脏腑虚损、气血凝滞、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谨察气血阴阳之偏颇,详辨癥坚积滞之轻重,在数十年的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以患者肿瘤部位、邪气兼挟、正虚偏颇及相兼症状为用药导向的72对三棱、莪术相关三味药组,临床以“气血凝滞”作为选用该药组的关键病机,每获良效。
 
相关“三味药组”选释
 
视肿瘤部位之不同
 
肿瘤病位不同,其发生病机及处方用药亦有所区别。贾文魁临证根据患者肿瘤的发生病位,在三棱、莪术广谱祛瘀药对的基础上,伍以性味归经或功用主治、空间病位更具针对性的药物,总结出了直达病所、精准祛邪的诸多三味药组。如食管癌证属痰瘀互结者,其以昆布消痰软坚、“主噎膈”(《本草通玄》),合三棱、莪术以破气行血、散结消肿;吞咽梗阻者以威灵仙辛温散结、辛咸行滞、“治噎塞膈气”(《唐瑶经验方》),与三棱、莪术组成三味药组以散结消梗。针对肺癌证属痰瘀阻肺者,以白僵蚕“活络通经”(《玉楸药解》)、“散风痰结核”(《本草纲目》),协三棱、莪术共奏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之功;证属瘀毒阻肺者,以蜂房“祛风攻毒,散疔肿恶毒”(《本草汇言》),助三棱、莪术以达散瘀攻毒消肿之效。针对胃癌患者感脘腹冷痛者,以九香虫温中理气,“治膈脘滞气”(《本草纲目》),合三棱、莪术而行气散瘀、温中止痛;伴胃出血者,宗清代医家唐容川“凡血症,总以祛瘀为要”之旨,予三棱、莪术加三七行气散瘀止血。
 
乳腺癌患者肿块皮温较热者,以苦寒之川楝子与三棱、莪术共奏活血行气、清热止痛之功;患处皮色苍白起皱者,予甘温之荔枝核合三棱、莪术共奏祛寒行气止痛之效。针对肝癌患者胁下癥积坚硬者,以“主心腹癥瘕坚积”(《神农本草经》)、“去血气、破癥结”(《日华子本草》)的鳖甲,配三棱、莪术共破气散结攻坚;胁下癥积疼痛者,以善“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中药大辞典》)的土鳖虫,伍三棱、莪术逐瘀消癥止痛。
 
肠道肿瘤患者病位偏上者,以三棱、莪术、枳壳行气宽中除胀;病位偏下者,予三棱、莪术、槟榔行气消积导滞。盆腔肿瘤血瘀经闭者,以三棱、莪术、桃仁活血行气、祛瘀通经;血瘀经少者,予三棱、莪术、当归活血化瘀,补血调经。淋巴瘤患者证候偏寒者,以三棱、莪术、白芥子温通散结消瘤;证候偏热者,予三棱、莪术、猫爪草清火散结消肿。上焦部位肿瘤,如咽喉、食管、乳腺等兼挟火热毒邪者,均以三棱、莪术加冬凌草清热解毒、清热消肿;中焦部位肿瘤,如胃、肠、腹腔淋巴结等兼挟火热毒邪者,可予三棱、莪术加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
 
察邪气兼挟之有别
 
《素问·调经论》言:“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贾文魁认为肿瘤患者往往因疾病本身抑或起居、饮食、情志等因素,病程中多兼挟风、寒、湿、食、痰、火、瘀等毒邪,临证当详察施治。如其针对挟风,辨为外风偏盛者,以三棱、莪术、防风三味药组活血祛风通痹;辨为内风扰动,予三棱、莪术、钩藤三味药组活血平肝息风。兼挟寒邪证属脾肾虚寒者,以三棱、莪术加花椒共奏温中散寒、温补命门之功;属肺胃虚寒者,予三棱、莪术加干姜以达温胃散寒、温肺化痰之效。
 
挟湿肿瘤患者因湿停而见水肿泄泻者,以三棱、莪术加薏苡仁添利水渗湿之功;湿停而见脘痞纳呆者,予三棱、莪术加白豆蔻增芳香化湿之效。食滞兼痰者,以三棱、莪术加莱菔子消食祛痰;食滞成积者,予三棱、莪术加鸡内金消食化积。兼挟痰凝证属痰凝阴虚者,以三棱、莪术、牡蛎软坚散结;证属痰凝火郁者,予三棱、莪术、浙贝母清火散结。兼挟火热毒邪证属肝胆郁热者,以三棱、莪术加夏枯草以奏清肝火、散郁结之功;属肺胃郁热者,予三棱、莪术加白屈菜以增清肺胃、泄热毒之效。气滞血瘀兼挟且二者无明显偏重者,以三棱、莪术、郁金三味药组行气活血祛瘀;气滞偏重者可予三棱、莪术加青皮三药破气散积化滞;血瘀较重阻于经络者以三棱、莪术、王不留行三药活血化瘀通经;日久瘀积成块者,则予三棱、莪术、水蛭三药破血逐瘀消癥。
 
审正气耗损之偏颇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莪术解》言:“若治瘀血积久过坚硬者,原非数剂所能愈,必以补药佐之,方能久服无弊。”阐明针对久病患者施用攻消行散之法的同时亦当审明机体正气耗损之偏颇,方能使邪去而不伤正。贾文魁认为正气亏虚贯穿于肿瘤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在临证审明气、血、阴、阳、精、津之虚损的前提下,以三棱、莪术配伍针对性的扶正药物形成以“攻补兼施”之法冀收“以平为期”之功的诸多三味药组。如针对肺脾气虚患者,其以三棱、莪术加黄芪补脾益肺;证属心脾气虚者,予三棱、莪术加人参补益心脾。针对血虚挟瘀滞者,以三棱、莪术加鸡血藤补血行血;血虚兼出血者,予三棱、莪术加阿胶补血止血。针对肺胃阴虚者,以三棱、莪术加石斛益肺胃之阴;属肝肾阴虚者,予三棱、莪术加女贞子补肝肾之阴。针对心肾阳虚者,以三棱、莪术加附子温肾助阳;属脾肾阳虚者,予三棱、莪术加肉桂温中补阳。针对偏精亏的女性患者,其以三棱、莪术加紫河车补益精血;针对男性患者,则予三棱、莪术加鹿茸补阳益精。针对肺津亏损者,以三棱、莪术加天门冬养阴润肺;胃津耗伤者,予三棱、莪术加麦门冬养阴益胃。
 
辨相兼症状之差异
 
肿瘤疾病本身所造成的痛苦以及现代医学的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带来的副作用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放弃治疗。贾文魁认为“以人为本”是抗癌治疗的前提,对症治标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恢复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亦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
 
针对肿瘤治疗过程中药毒犯胃所致的恶心呕吐,证属(药)寒毒犯胃者,以三棱、莪术加姜半夏温燥化痰、降逆和胃;属(药)热毒犯胃者,予三棱、莪术加姜竹茹清胃除热、和胃止呕;属痰气阻滞者,予三棱、莪术加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针对肿瘤共病不寐、属肝血不足者,以三棱、莪术加酸枣仁养血安神;属肝气不舒者,予三棱、莪术加合欢花解郁安神;属瘀阻心脉者,以三棱、莪术加琥珀散瘀安神;属火毒扰心者,予三棱、莪术加朱砂清心安神。针对肿瘤兼有便秘、属胃肠实热者,以三棱、莪术加大黄泻热通便;属里热燥结者,予三棱、莪术加芒硝软坚泻下;属腑气不通者,以三棱、莪术加枳实破气通腑;属肺失肃降者,予三棱、莪术加杏仁降气通便;血虚便秘者,以三棱、莪术加何首乌养血润肠;阳虚便秘者,予三棱、莪术加肉苁蓉温润通便;阴虚便秘者,以三棱、莪术加玄参滋阴润肠。针对肿瘤患者兼有头痛,较轻者以三棱、莪术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较重者,予三棱、莪术加全蝎息风解痉镇痛。针对肩痛的肿瘤患者,以三棱、莪术加片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手臂痛者,则予三棱、莪术加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针对兼有腰膝疼痛的肿瘤患者,若其腰痛,以三棱、莪术加金毛狗脊补肝肾、强腰脊;若腿痛者,予三棱、莪术加怀牛膝强筋骨、利关节。针对兼手足麻木的肿瘤患者,麻木较轻者,以三棱、莪术加豨莶草祛风通络;麻木较重者,予三棱、莪术加地龙息风通络。针对兼肢节疼痛的肿瘤患者,疼痛伴麻木者,以三棱、莪术加乌梢蛇祛风通络;疼痛伴痉挛者,予三棱、莪术加蜈蚣息风止痉。针对兼肢体水肿的肿瘤患者,水肿较轻者,以三棱、莪术加益母草活血利水;水肿较重者,予三棱、莪术加半边莲解毒消肿。
 
验案举隅
 
张某,男,76岁,2023年3月7日初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未予重视,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等症状,2022年12月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结果提示(食管中段)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因患者年事已高,本人及家属拒绝手术及放、化疗方案,遂来诊。刻下:吞咽不畅,进食硬物时明显,神疲乏力,咳喘痰多,呃逆时作,胸骨后偶有刺痛,情志抑郁加重,肌肤枯燥,纳眠欠佳,大便偏干。舌黯,苔腻,边有瘀斑,脉弦涩。
 
诊断:噎膈(痰阻气逆,瘀血内结)。治法:降气消痰,化瘀散结,扶正消瘤。
 
处方:三棱10g,莪术12g,昆布18g,旋覆花12g,代赭石15g,姜半夏12g,威灵仙12g,郁金9g,鸡内金18g,枳实9g,白术12g,砂仁15g,黄芪12g,石斛9g,山药15g,丹参15g,合欢花12g。14剂,生姜引,日1剂,少量多次频服。
 
3月28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咳喘、痰多改善,呃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较前好转,但易疲惫乏力,余症同前。守前方去代赭石,加仙鹤草45g、石见穿12g。14剂,生姜引,日1剂,早晚分服。
 
4月17日三诊:患者仍感吞咽困难但较初诊时明显改善,其余诸症亦减,予二诊方继服21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定期复诊,并建议其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控制肿瘤进展。
 
患者初诊至今已半年有余,每月按时复诊调方服药,期间病情虽有反复,但整体控制平稳。
 
按贾文魁认为针对选择姑息治疗的癌症患者临证首当审明正邪之强弱、本标之缓急,在遵循“一扶三保(扶正气贯穿始终、保饮食以资化源、保睡眠以养精神、保愉悦以畅情志)”抗癌理念的基础上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方可收获“以平为期、带瘤延年”之效。本案患者明确诊断为痰阻气逆、瘀血内结型噎膈,贾文魁选用自拟降逆启膈汤(三棱,莪术,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威灵仙,郁金,鸡内金,乌梅,枳壳,陈皮,炒白术,砂仁,黄芪,太子参,山药,丹参,炙甘草)加减以降气消痰、破血化瘀、扶正消瘤,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
 
《褚氏遗书·辨书》云:“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指出医者只有反复应用某种药物,才能通达其性能功用。贾文魁基于肿瘤疾病脏腑虚损、气血凝滞、虚实错杂的基本病机,应用三味药组治疗多系统肿瘤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将三棱、莪术在肿瘤治疗中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为临证论治多系统肿瘤及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有益的用药参考。(冯锦鹏 贾芸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  王洪艳 王淑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Tag标签: 肿瘤(94)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