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青光眼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廖品正治疗青盲临床经验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2-05-16
国医大师廖品正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疾病尤其是对青盲的诊疗具有独到认识及用药经验。青盲之疾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非常棘手,廖品正认为治疗青盲必须先探讨其病因病机,根据四诊资料,详细辨证,确定治疗大法,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强调处方用药升降平衡、阴阳和抟,重视内服中药的同时综合运用针灸等外治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治疗青盲的临床佳效。笔者跟师总结其经验如下,与同道共飨。
 
析病机探古今医籍
 
青盲系中医病名,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是指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逐渐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甚至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廖品正认为本病多由青风内障、高风内障、暴盲等疾病演变而成。临证强调要依据中医经典,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认为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因脏虚风邪痰饮乘之,热则赤痛,无热但内生障,致腑脏血气不能荣于睛,出现外状不异,只不见物之症。《证治准绳·杂病》言目之内外无障翳气色等病,但自不见者,是青盲病。认为青盲“乃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谓病因有二:一是神失,二是胆涩。认为须问其为病之始,如果伤于七情则伤于神,伤于精血则损于胆,则不易治,若失神者则更难治疗。廖品正在中医古籍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目中玄府闭塞不通,致使目视不明。其病机表现有虚有实,虚者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精虚血少,脏腑气血不能荣睛而致青盲;实者多为肝经火旺、肝郁气滞、湿热蕴脾,痰瘀阻络,气虚血瘀,或因头眼部外伤,目系受损,或因肿瘤压迫,目络不通,气血不能濡养于睛而致青盲。
 
重辨证立治法方药
 
廖品正认为中医治疗首重辨证,故四诊合参并结合现代仪器检查进行辨证非常重要。廖品正在临证中将青盲分为7种证型进行治疗:①肾阳不足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视物渐渐昏矇不清,或眼前出现大片暗影遮挡,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可兼见身冷形寒,面色白光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频数,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带下清冷。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肾阳、益精明目;方用桂附地黄丸加减。②脾肾气虚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视物日渐昏矇不清,或自觉眼前有大片黑影遮挡,渐致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全身表现可见面色萎黄,短气食少,乏力体倦,大便稀溏;还可见眼睑无力,眼斜偏视或上胞下垂。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或缓。治宜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③气血两虚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视物渐渐模糊,甚则慢慢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全身表现可见面色萎黄,少食懒言,乏力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纳谷不馨,四肢麻木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荣睛;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④肝肾两亏型,表现为眼外观如常,视物渐渐昏矇不清,或眼前出现大片暗影遮挡。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淡,边界清。全身可见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乏力,夜尿频数,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弦。治宜补肝益肾、生精明目;方用明目地黄丸加减。⑤肝经火旺、肝气郁结型,表现为双目同时或先后发病,眼外观如常,视物日渐模糊不清,或眼前有大片黑影遮挡,病情逐渐加重而致失明。全身可见急躁易怒,头昏目胀,胸胁胀痛,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清肝明目、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⑥湿热蕴脾、热伤目络型,多见于外感发热之后,眼视物不见,或不能准确拿物,或不愿走路。眼底检查见双目瞳神稍大,光反射较迟钝;眼底可见视盘色淡,边界清。全身可见精神较差,四肢运动不灵,胸闷痰多,体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滑或细数。治宜清利湿热、清热凉血、开窍明目;方用三仁汤或温胆汤加减。⑦气虚血瘀、目络瘀滞型,多见于头眼外伤或颅内肿瘤术后,出现视物不清。检眼镜检查见双目瞳神稍大,光反射较迟钝;眼底视盘色较苍白,边界较清。全身可见少气乏力,头痛健忘,失眠多梦。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治宜补气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明目;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察局部重整体调理
 
廖品正认为医学的发展,要求各科精细的分工,临床各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独立,在各自领域向纵深拓展,独具特色的中医眼科亦成为了独立的学科,但这种分科并不意味着与其他学科的绝对分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人体机体的一部分,应统一于整个机体之中,故应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确定诊疗方案,取得佳效。青盲的病情具有特殊性、难治性、复杂性特点,应在观察患眼局部的同时重视全身症状,如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耳鸣、怕冷畏寒、口干、口苦、大便稀或秘结等,再加以准确辨证施治。廖品正还认为,眼科疾病辨证方法总体与内科病症类似,需通过四诊收集客观资料后,再从八纲、脏腑、经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如辨内障与外障,五轮八廓辨证等,历代中医眼科医家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后辈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综上所述,廖品正临证时,特别强调将眼的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从而实现眼科疾病的特色治疗。
 
论处方重升降和抟
 
廖品正治疗青盲,处方用药强调在辨证基础上根据患者兼证灵活选择,处方强调药物的升降浮沉、阴阳协调,处方注重引经药的运用,如菊花、桑叶、羌活、升麻、柴胡等,还会在处方中适当加入沉降药,如龙骨、牡蛎、珍珠母、瓦楞子等,根据病情决定升降药物的比例,使之升降得宜,阴阳平衡。廖品正根据《灵枢·大惑论》“阴阳和抟而精明”的理论,提出治疗青盲的用药须升降得宜,阴阳平衡,不可矫枉过正。廖品正认为,内眼组织结构精细脆弱,其阴阳较之外障眼病更易失衡,发病常易虚易实,表现为虚实夹杂、虚多实少或实多虚少,治疗上若稍有偏颇,则阴阳失衡,失之“和抟”。因而治疗本病主张矫枉不可过正,既不宜过用滋补之品,又不宜一味攻伐,主张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治标、攻邪中病即止,并当留意顾护人体正气,不能一味攻邪而伤及自身正气,同时固本扶正亦不可太过,应避免闭邪遗患。临床遣方用药力求恰到好处,使攻不伤正,补不滞涩,寒不凝敛,热不伤阴动血耗血,行不耗气伤气,止不留瘀阻络。
 
倡内服合针灸外治
 
廖品正强调,眼与脏腑经络在生理病理上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大多上走于头,散于眼及眼周,不直接上走头面的经脉,则通过三阴三阳,表里相合以及旁支别络的交错联络,同眼之间产生间接的联系,因此针灸疗法善治眼科疾病,一般内障、外障、急症、慢性眼病均可运用,故廖品正提倡中药内服联合针灸疗法,内外合治,方能取得良效。
 
典型医案
 
患者,女,16岁。初诊时间:2019年6月4日。诉右眼外伤后视物不见3个月。就诊前3个月右,眼受外伤,于外院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在表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复杂视网膜脱离修复+黄斑前膜术+黄斑裂孔封闭术+硅油填充术”,术后视力未提高,视力右眼:远0.02,左眼:远1.2。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6mmHg。眼底检查:右眼视盘界清、色苍白。中医四诊:纳眠可,二便调,月经后期,经行1周,量少,舌黯苔白腻,脉细数。
 
诊断:(气滞血瘀、肝肾两亏型)青盲(西医称为右眼球钝挫伤、玻切网脱术后、硅油填充眼、视神经萎缩)。
 
治则:活血化瘀,肝肾双补。
 
中药成药:银杏叶片(每片含总黄酮苷9.6mg),每次2片,每日3次;麝香0.01g,早、中餐后冲服。
 
方药:黄芪20g,当归10g,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5g,生地黄10g,酒川芎10g,地龙10g,枸杞子15g,灵芝15g,炒楮实子15g,酒女贞子5g,昆布10g,牡蛎25g,路路通15g,夏枯草15g。每日1剂。
 
2周后二诊:诉服药时有右眼微痛及腹痛。视力右眼:远0.06,左眼:远1.2;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6mmHg。右眼视盘界清、色稍苍白。效果明显,治疗原则不变。治疗:原治疗方案的中药方稍作化裁:黄芪10g,当归5g,红花5g,桃仁10g,赤芍15g,生地黄10g,酒川芎10g,地龙5g,枸杞子15g,灵芝15g,炒楮实子10g,酒女贞子10g,陈皮5g,牡蛎15g,路路通10g,菊花10g,夏枯草10g,余不变。
 
另予鱼腥草滴眼液滴眼,每次3~4滴,每天3次。
 
二诊后患者每2周随诊一次。经治2个月,视力逐渐提高,右眼:远0.3,左眼:远1.2。因患者要赴外地求学,长期带药治疗,病情稳定。
 
按本患者因外伤致右眼受伤,视力几乎全无,经西医手术治疗,视力仍无改善。廖品正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四诊合参,辨为气滞血瘀、肝肾两亏而不能濡养眼目。患者虽经手术,局部供血仍未能改善,出现右眼视力几乎无视力,但检查仍有一定的光感,说明中医可以治疗。初诊患者视力由0.02升至0.06,说明辨治准确有效,故守法守方,二诊时患者诉眼胀痛及腹痛,廖品正认为是活血化瘀药物起作用导致,予减轻药量缓解不适感,随后患者复诊诉未再出现上述不适,经行气、活血化瘀、补肝益肾治疗,视力逐步提高而奏效。(缪奇祥 四川省邛崃市中医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