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哮喘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4-01-18
喘证是中医肺病科常见病证,多种原因皆可导致喘证。历代医家对喘证的治疗经验论述较多,均认为喘证的治疗方向是辨明病因,分清虚实,辨证施治。以下为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喘证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顾某,女,63岁,2023年4月9日初诊。主诉:气喘伴心悸3个月余。患者自今年1月份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气喘伴心悸,动则加重,周身乏力,面目浮肿,每至傍晚双脚亦肿,未予重视,近来因加重而入院治疗。纳食如常,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睡眠一般,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水饮凌心。
 
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10g,茯苓15g,炒白术15g,炙甘草5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生黄芪20g,丝瓜络10g,丹参20g,白茅根30g,玫瑰花5g,甘松10g,泽兰10g。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4月16日二诊:气喘及心悸皆有好转,面部仍有浮肿,双脚肿胀好转,纳可,二便如常,舌红苔白,脉弦。守原方去玫瑰花,加泽泻10g。7剂,水煎服,服法同前。
 
2个月后随访:气喘未再发作。
 
按《黄帝内经》中关于喘证的论述很多,《素问·举痛论》曰:“劳则喘息汗出。”《灵枢·五阅五使》云:“故肺病者,喘息鼻张。”喘证分为实喘与虚喘,实喘病因归于外感,虚喘归于内伤。《景岳全书·喘促》载:“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治疗前须先问清病史,辨别虚实,对因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为虚实夹杂,故治疗时须从中医整体观出发,以标本兼治。
 
本案患者于去年冬季发病,因寒湿之邪侵入人体后,久则为痰饮,在肺阻塞气道,扰乱气机,故而气喘,在心为水饮,久而凌心,蔽郁心阳,水道漫溢则面目及下肢浮肿。今春至今,冬寒难去,春阳不温,则人毛孔不张,汗不易出,水湿无以去,寒湿之邪雍塞于上焦之中,故心肺受累。方中桂枝振奋心阳、通调水道,佐以茯苓健脾利湿,白术补气利水,合甘草为《金匮要略》中治痰饮名方苓桂术甘汤。党参补心气,麦冬补心阴,五味子收敛心气,为生脉饮。黄芪补肺气而利全身之水,佐以泽兰利水,白茅根自上而下通利三焦水道,丝瓜络宽胸理气,甘松温脾醒脾以调气机,丹参养心活血助祛水湿。久病难愈,则肝常伴有气郁,故加用玫瑰花疏肝解郁。(徐军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卫生院)
Tag标签:

上一篇:韩明向用温法治哮喘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