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口腔科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慢性唇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床经验采撷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9-02-20
慢性唇炎, 以唇红部长期干燥、皲裂、脱屑、疼痛等为临床表现[1]。目前, 国内外在慢性唇炎的治疗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2], 没有针对性、可长期使用的治疗方案。慢性唇炎病程缠绵, 罹患者异常痛苦。
 
慢性唇炎属于中医“唇风”的范畴。亦有医书称之为“唇槁”“唇瞤”“驴嘴风”“鱼口风”等[3]。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平素过食辛辣肥甘, 脾胃生湿化热, 加之外感风邪, 引动湿热之邪循经熏灼口唇;或平素脾气虚弱, 外感六淫, 脾经血燥, 口唇失于濡养则皲裂疼痛发为唇风。本文通过系统回顾中医古籍及历代医家对于唇风的认识, 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荟萃唇风治疗经验基础上, 提出唇风治疗新见解。
 
发病机制
目前, 慢性唇炎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唇炎的发生多与口唇接触物、寒冷干燥的环境气候、习惯性舔唇等密切相关[4]。研究表明, 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 紧张、焦虑等因素皆可诱发本病[5]。中医认为, 唇风乃由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风邪外侵、脾气虚弱所致, 系统上阐释了唇风罹患的内在因素。
 
古籍唇风理论研究
早在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就以“唇槁”描述“唇风”[6]。明代《外科正宗》首次提出“唇风”病名, 谓之:“唇风, 阳明胃火上攻, 其患下唇发痒作肿”[7]156。清代《疡医大全》记载:“凡下唇肿痛或生疮, 名驴嘴风, 上唇肿痛生疮, 名鱼口风”[8]。清代《医宗金鉴》揭示唇风病机:“此症多生于下唇, 初起发痒色红肿, 久裂流水火燎疼。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9]。
 
古籍中亦有不少揭示了慢性唇炎与经络的联系。隋代《诸病源候论》就已探析本病与经脉循行之关联:“脾与胃合, 胃为足阳明, 其经脉起于鼻, 环于唇, 其之脉络脾, 脾胃有热, 气反于唇, 则唇生疮而肿也”[10]。宋代《圣济总录》云:“口疮者心脾有热, 气冲上焦, 重发口舌故作疮也”。明代《医学六要》:“上唇侠口, 属手阳明大肠经;下唇侠口, 属足阳明胃经”[11]。
 
慢性唇炎的治疗上, 历代古籍也有诸多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宋代《严氏济生方·口齿门》:“唇者, 脾之所主……燥胜则干, 热胜则裂。内则当理其脾, 外则当敷以药”[12]。明代《外科正宗》云:“唇风……宜铜粉丸泡洗, 内服地黄丸”[7]157。清代《理瀹骈文》记载唇风外治法:“唇有病治脾, 润以松毛橄仁……如燥裂, 胭脂膏敷”[13]。可见, 自古以来唇风一病已有内治法和外治法, 治则大相径庭, 皆从心脾论治。
 
唇风病的现代医家阐释
1. 各医家观点
艾儒棣教授认为慢性唇炎的起因多由“脾阴不足, 与胃经湿热交结, 郁而成病”。脾阴亏虚, 易伤脾气, 运化失司, 脾胃生湿, 蕴久化热。因此, 在治疗上艾教授提倡将“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的理论融入治则, 在唇风早期尽快使用健脾化湿之药, 缓解唇部糜烂、渗出;在唇风后期, 注重补益脾阴以濡养唇部, 缓解唇部干燥、皲裂、脱屑[14,15]。
 
王健教授善从脾胃论治慢性唇炎, 提倡治疗唇风宜从脾胃入手。唇风早期有因脾胃积热或湿热之邪蕴结脾胃, 日久湿热郁积化火, 耗伤气血阴液, 形成唇部失于濡养的后期表现。同时, 王教授也强调即使辨患者证属胃热之证, 还应当继续辨其虚实, 究竟是实火还是阴虚所致之热象。证属胃阴亏虚者, 治以养阴益胃;证属胃经风火者, 治以清泄胃热。唯有谨守病机, 才能施治得当[16]。
 
顾武军教授认为唇风多因胃腑蕴热所致。足阳明胃经挟口、环唇, 故唇黏膜疾病与胃经关系最为密切。现代人多嗜食辛辣, 然辛辣易耗气化火, 加之体虚易感外邪, 内外风火热毒之邪相合, 则熏蒸唇部, 发为唇风。因而治疗上, 顾教授常治以清胃泻火、凉血疏风, 予清胃散加减, 取得显著疗效[17]。
 
2. 唇风临床经验方
不少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 对唇风论治有独到思考。周继刚发现唇风多因心脾经热起病, 考虑从心脾论治。治疗时提倡内服联合外用。总结出由导赤散化裁而得的内服经验方 (生地黄、木通、甘草、竹叶、黄芩、黄连、地肤子、白鲜皮等) , 配合使用外治法 (黄连膏:黄芩、黄连、黄柏、当归、生地黄等) , 内外同治, 共奏清热疏风、利湿止痒之效[18]。
 
唐定书发现唇风发病常与心经生热有关。因此, 常治以清心利水, 佐以养阴生津。将导赤散加减清热养阴之药得到其经验方:生地黄、淡竹叶、通草、白茅根、黄连、栀子、甘草、麦门冬、百合等。全方合用, 共奏清心火热, 养阴生津之效[19]。
 
张国海在诊治唇风时, 联系“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足太阴脾经连舌根”“足阳明胃经环口挟唇”之理论, 以脾胃之变为核心, 选取益胃汤、清脾甘露饮加减等通过益气健脾、健脾利湿等调理脾胃之方剂[20]。
 
3. 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上, 内治法多以健脾除湿为治则。王念平等[21]以健脾除湿祛风方加减治疗44例慢性唇炎, 在取得明显疗效同时, 还可避免因长期使用激素后引起的耐药反应。朱翔等[22]以健脾益胃为治则, 通过使用益胃汤加减治疗24例慢性唇炎, 发现治疗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还可避免长期使用激素药膏之后局部皮肤黏膜萎缩、色素减退。
 
临床上, 外治法则多定位在清热活血之法。王彩霞[23]以清热活血为治则, 以中药唇膏治疗慢性唇炎100例。沈漪等[24]使用芩柏软膏加紫色消肿膏治疗40例慢性唇炎患者, 发现唇部干燥、皲裂、结痂显著改善。池凤好等[25]使用自制生肌膏治疗40例唇炎患者, 发现中药外治法在收效的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此外, 亦有医师选择内外同治。刘井华等[26]通过口服益气健脾汤联合外涂蜂蜜治疗23例唇风患者, 发现蜂蜜有助抑菌、收敛创面、滋润黏膜, 配合口服中药协同增加药效。韩月等[27]通过使用养阴健脾汤联合外用红甘油治疗30例唇炎患者, 亦取得满意疗效。中医内外同治法优势特色明显, 受到越来越多医家关注。
 
临证经验
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发现除了脾胃湿热以外, 毒邪也是重要的因素, 部分患者有明显的接触史。邪毒之物包括了外感毒邪及内伤毒邪。其中外感毒邪, 主要有风毒、寒毒、暑毒、湿毒、燥毒、火毒。倘若体虚, 正气亏虚, 不能御敌于外, 则毒邪犯脾, 脾失健运, 无以运化水谷, 气血生化失司, 则津液不能濡养口唇, 则致唇部干裂、脱屑;或风毒、暑毒、燥毒、火毒等阳邪伤精耗气, 致脾胃积热, 热邪灼蒸口唇, 致唇部红肿、糜烂、皲裂。内伤毒邪主要有肝郁气滞或过食肥甘辛辣所致的脾胃蕴热、胃火瘀毒。郁积之热, 日久可耗伤机体之阴津、甚或化湿成毒, 碍于脾胃之运化功能, 或上攻于心, 致使心脾胃三经皆失调, 胃阴耗伤、脾气为损、心经积热, 发为唇风。《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 还出挟口, 环唇”。口唇乃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所及, 脾胃蕴结热邪, 累及口唇则为唇风。唇风早期多为脾胃积热, 后期多由热邪蕴久成瘀毒、难以消散。倘若病久迁延、病久入络, 毒阻脉络, 唇部表现为色素沉着, 呈暗红, 或兼夹紫色。
 
唇风之为病, 毒邪不可不重视, 解毒之法收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上, 笔者以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为主要治则, 方选三草油 (紫草、茜草、生甘草) 外敷, 其中紫草、茜草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并调之以橄榄油养血润肤、润燥止痒, 三草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之效。使用方法:紫草、茜草、生甘草各取30g, 浸泡于250m L橄榄油中, 充分浸泡2h后, 文火30min。待三草油冷却后, 以清水擦拭清洁唇部, 然后取适量涂敷于唇部患处, 每日两次, 每次20~30min。2周为1个疗程, 一般2~4个疗程可见明显症情改善。可见, 毒邪感染亦为唇风之一大重要病因, 解毒之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小结
慢性唇炎, 又称“唇风”, 因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治疗手段有限、且不具针对性, 使得唇炎患者的病程缠绵难愈, 长期处于病痛的压力之下。“唇风”一病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特色及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慢性唇炎的古籍医书研究, 归纳梳理唇炎相关中医理论, 结合各学派医家及现代临床治疗情况, 于传承中发扬融会贯通的创新理念, 提出唇风治疗新思路, 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及帮助。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吴闽枫 郭婉军 郭冬婕 李福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