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肾炎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药物性肾损伤 用黄芪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肾损伤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7-07
国医大师王永钧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是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学习其为医之道,获益良多。药物性肾损伤作为肾科临床常见疾病,王永钧诊治经验颇多,现总结王永钧诊治药物性肾损伤经验,与同道交流。
 
用黄芪、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肾损伤
 
王永钧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庆大霉素致急性肾衰竭的研究。当时一位胆囊炎患者应用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后,腹痛改善,但仍恶心呕吐,并出现血尿素氮(Bun)升高,患者从内科转至外科,又从外科转到消化科,虽然病人最后出院了,但王永钧仔细研究病历,分析病情,发现该患者血尿素氮升高后又逐渐下降,双肾增大,重新诊断“庆大霉素肾损伤”。此例以后,又发现了很多氨基糖苷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主要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数为非少尿型,以后的研究发现庆大霉素的亚临床肾损害并非少见,实验室检查主要可见尿NAG酶的增高。为此,王永钧以及同事开展了中药防治庆大霉素肾损伤的研究。
 
庆大霉素致急性肾衰竭的动物实验发现,庆大霉素55mg/kg体重/天腹腔注射,能造成典型的急性肾衰模型,若实验动物予以黄芪煎剂4mL/天口服、川芎嗪24mg/kg体重/天腹腔注射,则能减轻庆大霉素的肾毒性损伤,表现尿钠排泄增加程度及血肌酐、尿素氮增高程度均明显减轻,肾组织学检查可见肾小管坏死指数明显降低。对使用庆大霉素患者,同时予以生黄芪煎剂、川芎嗪针剂静滴,发现其尿NAG、尿钠、尿渗透压改变均优于单用庆大霉素患者,证实黄芪、川芎嗪可以防治庆大霉素肾毒性。
 
对临床诊断庆大霉素肾损伤的患者,除立即停用庆大霉素、对原发疾病继续进行正确治疗外,可以采用和胃导浊益肾行瘀法为主治疗。患者在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头晕,纳呆,泛恶,呕吐等,舌淡或红,边有齿痕,苔多薄腻、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滑带数,诊断为“胃气不和、湿浊上泛”,予二陈汤加减行和胃、降逆、导湿浊下行,药用姜半夏12g,陈皮6g,土茯苓30g,炙甘草3g(尿少者去之),丹参10g,生大黄10g;患者出现头晕,纳呆,泛恶,呕吐,且伴有腰酸,耳鸣,眼睑浮肿,面色萎黄,肾区触痛或叩痛,舌淡或有瘀斑,苔薄黄或腻,脉弦滑或滑,诊断为“肾气不化,肾络痹阻”,予益肾行瘀、兼和胃气,药用仙灵脾、淡附子、生大黄、姜半夏各10g,陈皮6g,丹参12g,土茯苓30g,若呕逆等湿浊上泛症状好转,则可减去大黄。所有患者同时予川芎嗪肌注或静滴。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庆大霉素肾损伤患者多数临床治愈。
 
王永钧发现,庆大霉素肾损伤早期,往往缺乏临床特征性症状,此时,多数情况是可以逆转的,当临床表现肾毒性症状时,常以头晕、乏力、纳呆、恶心呕吐等胃气不和或胃气上逆为前兆,严重时,呕吐不止,舌苔腻或黄或薄,呈湿浊中阻,格拒不通的证候,甚至尿量减少,出现关格危象。所不同者,庆大霉素所致的肾毒性证候,往往有上格而无下关,或先格于上而后关于下,与一般常见的关格证先下关而后上格者不同。
 
川芎为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为其生物碱,能改善肾血流量、保护肾小管再吸收的功能,能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血管紧张素II,对急性肾衰有预防作用,在临床上急性肾衰时作为肾络痹阻的主要用药,既符合辨证论治的传统理论,又有现代科学实验依据。
 
坚持用药原则,预防药物性肾损伤
 
“安全、有效、可控”是王永钧一直秉承的用药原则,其中“安全”是第一要素,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追求药物的疗效,在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时候,就要求“可控”,即医生可以控制、掌握药物的副作用。
 
肾科医生更需重视药物带来的肾损伤。肾脏是受药物影响最大的脏器之一。一方面,肾脏是血流非常丰富的器官,有大量药物随血流到肾脏,且肾脏毛细血管内皮表面积大,有利于药物与肾脏接触、聚集造成肾损伤;或由于药物过敏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发生肾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药物在肾髓质内浓度高,且由于药物致肾损伤缺乏特征性表现,肾脏又有巨大的储备能力,致使药物肾损害不易发现,常常延误诊治,发展成肾衰。
 
西药如此,中药也如此,不能因为现代西医的副作用,狭隘地认为中医药是安全、没有副作用的,尤其现在的治疗不仅仅追求症状的改善,更注意各种实验室指标,甚至病理指标的改善和缓解,某些慢性疾病的用药时间少则数月,长则数年,与古人服药十数剂症状改善即停药相比,服药时间长,累计剂量大,更需注意用药安全性。所以,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对中药而言,不仅仅是主治、功效、药性等;在用药过程中,要学会思考总结;药物的剂量、疗程、适宜人群、个体差异均需考虑,肾脏科医生本身面对肾脏损伤的病人,更需注意用药安全性,对肾功能下降患者,应该根据肾功能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中病即止,预防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
 
此外,王永钧强调,为预防药物性肾损伤,在用药过程中,要将相关药物的科普知识告知患者,让病人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增加病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有关的副作用。对偏方、草药,也需遵循“安全、有效、可控”的原则。在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时可以试用,某些草药具有一定的疗效,如雷公藤,但这些草药,往往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已经有确切的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法,且草药的毒副作用未明时,不适宜使用。
 
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副反应,作为医生一定要掌握药物的副作用,继而避免、减少、控制副反应的发生。比如雷公藤,这是一味疗效明显、副反应也明显的药物,但只要医生掌握药物的药理、使用剂量、疗程、煎服方法等,定期监测,就完全可以避免副反应而起到满意疗效。
 
王永钧在用药上一直贯彻“安全、有效、可控”的原则,对使用的中西药都熟知药理、药性,药量轻盈,配伍科学,10味药救治顽疴痼疾,即便同时合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仍可避免、控制药物副作用发生。(俞东容 李亚妤 袁博寒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