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肺结核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遗尿58例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遗尿58例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8期第21卷 针灸推拿

作者:陈 麟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350001)

  1989年以来,笔者运用针灸加服中药治疗小儿遗尿58例,疗效满意,并与针灸治疗组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单纯性遗尿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结合组58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16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1年,平均3.5年;持续性遗尿40例,间歇性遗尿18例。针灸组42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6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为3年。

  2 治疗方法

  2.1 针药结合组

  取穴:(1)主穴:关元、百会、中极、三阴交;(2)备用穴:肾俞、膀胱俞、曲骨、阴陵泉、足三里、神门、列缺。

  操作:每次选用5~6穴,轻度或中度刺激;使腹部穴针感抵达阴部,针刺角度宜向下斜刺;下肢穴感应能向上传导,并加艾灸,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1次/d。

  中药:自拟方:益智仁、莲子肉各12g,枣皮、何首乌、补骨脂各10g,金樱子8g,五味子、白术、白芍各6g。1剂/d,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2.2 针灸组

  针灸取穴、操作同上。

  3 治疗结果

  疗效观察标准:痊愈:夜间遗尿症状消失,1年内无复发者;显效:夜间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每月1~2次者;好转:夜间遗尿次数减少,每周1次者;无效:夜间遗尿次数无变化,或次数减少不明显者。

  疗效分析:见附表。

附表

组  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针药结合组 58 40 11 4 3
针灸组 42 17 14 6 5

  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由此可见,针药并用治疗本病较之单用针灸更为有效。

  4 典型病例

  黄某,男,5岁,1996年4月6日初诊。2年来,每夜尿床1~2次,多方求医,效果均不明显,经介绍,前来就诊,视其面色少华,神情萎顿,四肢乏力,饮食欠佳,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辨证当属脾肾气虚,膀胱约束无权。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穴,留针30分钟,灸百会20分钟,1次/d,兼服中药,1剂/d。1周后症状消失,1年后随访未再发作。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遗尿多为控制膀胱排尿功能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排尿中枢发育迟缓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膀胱约束无权所致。治疗应以温补肾阳、益气固脬为主。主穴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主治“诸虚百损”,补肾元以固脬;《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故取百会以醒脑开窍、升举阳气,兼调元神;中极为膀胱之募穴;三阴交统补足三阴之气,以加强膀胱之约束作用。同时佐以中药自拟方。方中益智仁温补脾胃固涩,莲子肉养心安神、固涩健脾;枣皮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诸药共奏温脾散寒、补肾助阳缩尿之功。较之单用针灸更为有效。《诸家得失策》亦云:“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火 芮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收稿日期:1998-12-2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醒脾升陷膏治疗小儿遗尿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