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单向负压引流球在乳癌根治术中预防皮瓣坏死的体会

单向负压引流球在乳癌根治术中预防皮瓣坏死的体会

江苏医药 1999年第8期第25卷 经验点滴

作者:邵伟斌

单位:南通市第一民医院普外科(226001)

  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是其主要并发症,我院自1990年始,在乳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向负压引流球,明显降低了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90年至1998年共施行乳癌手术339例,其中女334例,男5例,年龄32~78岁,平均53岁。扩大根治术12例,根治术295例,改良根治术26例,姑息切除6例。

  二、方法 术后常规放置两根硅胶引流管,一根引流腋窝处,于腋下胸壁侧方引出;另一根引流锁骨下及部分腋下,于腋下线胸壁处引出,引流管前端有一长约20cm的多孔扁平引流管,后端连接单向负压球(100ml),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引流口处均应严密缝合,以无漏气为宜。结束手术前通过负压吸引器,从单向负压球内吸引,使皮瓣紧贴胸壁,然后将两负压球内气体挤出,使之呈负压状态;术后负压球液体随时倒出,并持续保持其负压,至术后3~5天拔除锁骨下一负压引流管,腋下一根一般于一周左右,引流量24小时少于10ml时即可拔除。术后创口一般不需加压包扎,对因肿瘤较大,皮瓣缝合时感到张力过大者,采用已切除乳房两端健康皮肤,刮去皮下脂肪组织,然后在植入缺损皮肤处进行间断无张力缝合,本组病例共施行31例,术后无1例发生坏死。

  三、结果 有2例拔除引流管后腋下发生皮下积液,后经局部切开引流愈合。有22例发生皮瓣坏死,其中17例是因术中电刀热力烧伤坏死,5例因皮瓣太紧致坏死,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4.5天。

  讨  论

  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是乳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为10%~60%,国内赵殿昌等报道皮瓣坏死率高达51%~71%。我院自1990年始,采用单向负压引流球后,皮瓣坏死率降低为6.5%。由于术后皮瓣坏死,直接影响切口I期愈合,进而影响术后及时化、放疗等综合治疗的效果。因此乳癌根治术后,皮瓣的处理至关重要。皮瓣坏死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乳癌根治术创面大,术毕前必须检查无活动出血。但创面渗血、渗液不可避免。如引流不畅,则可引起皮下积血,积液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传统的皮下置管引流方法,由于采用间断性负压吸引,或者非单向性,从而影响效果。2.术中由于肿瘤大,皮肤切除过多,缝合时张力过大,而未及时植皮,引起皮肤血供障碍坏死。3.术中皮瓣剥离过薄,电灼过甚破坏了皮肤的毛细血管网,引起皮瓣血供障碍坏死。4.术中止血欠彻底,术后皮下积血,同时引流不通畅,或引流管被血块堵塞,或负压过大将皮瓣吸住,从而使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5.术后加压包扎不紧,使皮肤不能紧贴胸壁,或过紧造成皮肤血供受阻坏死。

  我们采用单向负压引流管持续吸引,一方面使创面渗液能及时通过扁平引流管引流出,防止了皮下积液、积血;同时可使皮瓣紧密地贴在胸壁上,通过创面的血浆营养皮瓣,便于新生毛细血管长入皮瓣,以建立新的血液循环,利于皮瓣成活。从而保证手术切口的Ⅰ期愈合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高乳癌的治疗效果。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乳头溢液与早期乳癌关系初探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