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物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6卷 论著
作者:朱晓松 胡鸿藻 李黎明 田进涛 邵黎 范少光
单位:朱晓松 胡鸿藻 李黎明 田进涛 100016 北京酒仙桥医院胸外科;邵黎 范少光 北京医科大学生理系
关键词: 肺癌;免疫抑制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免疫功能变化的原因和机理。方法 用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25例肺癌病人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以高效液相凝胶过滤法测定肺癌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物的分子量。结果 肺癌病人血清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其抑制强度与肺癌的TNM分期有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肺癌病人的年龄和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肺癌病人血清中存在免疫抑制物,它的产生与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An immuno-suppressive factor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ZHU Xiaosong, HU Hongzao, LI Liming, et al.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Beijing Jiu Xian Qiao Hospital, Beijing 1000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the effect of the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on normal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Methods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as used,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serum suppressive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as identified by HPLC gel filtration column.Results The patients serum obviously suppressed normal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mice.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ppression induced by the serum and the lung cancer stage (P<0.01), but the suppression had no relationship to the age of patients and different pathologic types of lung cancer.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serum immune suppressive factor was between 150 kD to 426 kD.Conclusi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uppressive factor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ung cancer.
【Key words】 Lung cancer Immunosuppression
我们于1996年4月~1997年10月检测25例肺癌病人的血清,并以正常人血清作对照,观察它们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以探讨肺癌病人免疫功能变化的原因及其与肺癌生长之间的关系。
对象及方法
1. 一般资料 检测血清分为2组:一组为25例肺癌病人,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42~70岁,平均62岁。经开胸手术证实的肺癌TNM分期22例,其中Ⅰ期2例,Ⅱ期5例,Ⅲa期7例,Ⅲb期8例。另3例TNM分期,Ⅲb期的肺癌病人,亦经锁骨上淋巴结活检证实。病理分型:腺癌6例,鳞癌19例。病人入院时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用免疫抑制剂。入院后取静脉血2 ml,4℃冷藏6小时后离心2300 g,30分钟取血清-30℃保存待用(贮存时间不超过30天)。另一组血清来自14名健康自愿者,血清采集和贮存方式同上。
2. 实验方法 取正常BALB/c雄性小鼠(北京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肠系膜淋巴结,用细胞培养液RPMI 1640(购自美国GIBCO公司)将其制成单个淋巴细胞悬液(1.5×106个/ml),加入刀豆蛋白A(ConA,购自美国Sigma公司)4 mg/L及实验血清(血清稀释度为1∶128)。每种血清设三复孔,在CO2孵育箱(体积分数为5% CO2,95%空气,37℃)中培养42小时后,每孔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购自北京原子能研究所)7.4 kBq,再培养6小时后以多头收集器将细胞收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用β-液体闪烁仪测定掺入细胞中的每分钟计数(CPM),即淋巴细胞转化值。以加血清的CPM值与不加血清的CPM值相比,得出实验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1]。
正常人和肺癌病人的血清,用Sep-PakC18反相色谱柱分离,收集水洗脱部分,冷冻干燥后以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柱(Zorbax GF 250,9 mm×250 mm)洗脱液复溶并进行分离,进样体积为200 μl,洗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 7.0),洗脱速度为1.0 ml/min,每半分钟收集1次洗脱组份,冷冻干燥后以水复溶测定其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以肺癌病人的TNM分期为横坐标X(Ⅰ期为1.0,Ⅱ期为2.0,Ⅲa期为3.0,Ⅲb期为3.5),相应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纵坐标Y,计算二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做相关分析。以肺癌病人的年龄为横坐标X,相应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纵坐标Y,计算二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做相关分析。用6例腺癌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随机抽取的同样例数和分期的鳞癌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比较,观察两种病理类型肺癌病人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差异。文中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肺癌病人血清可以抑制正常淋巴细胞转化:在血清稀释度为1∶128时,正常人血清组和肺癌病人血清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96.4±10.4)%和(67.1±21.2)%。与正常人血清相比,肺癌病人血清显著抑制了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P<0.001)。
肺癌病人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强度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分析:以肺癌病人的TNM分期为X,相应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Y,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14.9 X,相关系数r=0.53,n=25,P<0.01。肺癌病人的年龄与肺癌病人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强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126-0.93 X,相关系数r=0.28,n=25,P>0.05。鳞癌组病人血清与腺癌组病人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相比:鳞癌组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66.8±29)%,腺癌组病人血清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76.2±1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肺癌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成分的分子量测定:肺癌病人血清经高效液相凝胶过滤柱分离后,测定每一组份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与正常人血清相应组份比较,在15到18组份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经与标准品分子量比较,肺癌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成分的分子量为150 kD至426 kD。
讨论
肺癌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一种分子量大于150 kD的免疫抑制物,它能在体外抑制由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这种免疫抑制物的作用强度与肺癌病人的TNM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即与肺癌的病程发展相一致,而与肺癌病人的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由于肺癌病人血清中的这种免疫抑制物具有分子量较大,作用强度与肺癌病人的TNM分期呈正相关关系这两个特点,我们认为这种免疫抑制物不是目前已知的一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或内分泌激素,而是肿瘤组织或在肿瘤刺激下机体自身组织产生的一种未知的蛋白质分子。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存在免疫抑制物,这种免疫抑制物的来源与肿瘤的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机体组织一旦发生癌变,就可能产生某种免疫抑制物,借以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并对抗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保护肿瘤细胞自身的生长,而肿瘤组织的不断生长又使其产生的免疫抑制物活性进一步增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肿瘤处于过度生长的失控状态。
肺癌病人血清中存在免疫抑制物并且免疫抑制物的作用强度与肺癌病人的TNM分期有正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①它为外科手术切除肺癌,包括姑息性肺癌病灶切除提供理论依据。由于肺癌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物可能由肿瘤组织产生,或与肿瘤组织的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切除肿瘤本身就可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阻断肿瘤生长的恶性循环过程。②根据肺癌病人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可对病人的病程、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预后作出评估。③根据对肺癌病人血清免疫抑制物现有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这种免疫抑制物的来源和性质,为抗肿瘤治疗寻找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邵黎,朱晓松,孙长伟,等. 小鼠耗竭性游泳及寒冷对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不同作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323-325.
(收稿:199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