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162例误诊原因分析
江苏医药 1999年第6期第25卷 短篇论著
作者:唐学典 康而强
单位: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21300)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325例。其中误诊162例,误诊率 49.8%,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年龄与性别:本组男98例,女64例,男女之比1.54∶1。年龄22~79岁,其中40~65岁120例,占74%。
二、肿瘤部位:直肠癌105例(65%),其中中下段癌90例(86%)。结肠癌57例(35%),其中左半结肠癌30例(53%),右半结肠癌27例(47%)。
三、误诊情况: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年2个月。其中6个月至10个月内确诊105例,占65%。出现症状诊断为其它疾病162例,误诊率49.8%。
四、误诊范围:误诊为细菌性痢疾62例,痔疮53例,肠炎26例,阑尾炎13例,肠结核3例,结肠息肉2例,肠梗阻3例。
五、分期:按Dukes分期,Ⅰ期4例(2.5%);Ⅱ期89例(55%);Ⅲ期65例(40%);Ⅳ期4例(2.5%)。
六、临床表现:较常见的症状有血便、粘液稀便、排便习惯改变、贫血、腹块、腹部不适、下坠感及不全性肠梗阻表现。少数患者可有里急后重、肛门疼痛和膀胱刺激症状等。
讨论
一、误诊原因:
1.患者对腹部隐痛不适、下坠感等症状多不重视,尤其是农村病人,忍耐性较强,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一般的消炎对症治疗大都有效,对肠道检查又顾虑较多,常拖至症状明显时就诊,而此时已不属于早期。
2.首诊重视不够,诊疗缺乏连续性。大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首诊时临床医生重视不够,按一般性疾病对症治疗,治疗有效时满足于最初的诊断,下次就诊时仍按原来的诊断对症治疗,造成误诊。
3.满足已知的良性疾病。大肠癌的许多症状与菌痢、肠炎、阑尾炎等极为相似,临床医生满足于已知的良性疾病,未做进一步检查。
4.忽视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大肠癌一半以上在直肠,而直肠癌的大多数在中下段,通过直肠指检可发现其中的绝大多数肿瘤。临床医生常常忽视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失去了早期诊治的机会。靳明林等报道,因医生未做直肠指诊,造成大肠癌误诊率可达87.5%~90%(实用肿瘤杂志 1990;5(3):178)。
二、减少误诊措施:对原因不明的便血、腹泻及粘液便患者,无论任何年龄均应想到大肠癌的可能,应按直肠指检→直肠镜→钡灌肠→纤维结肠镜顺序检查,前者初步筛选,钡灌肠可了解整个大肠情况,结肠镜对可疑部位重点检查并可钳取活检,以尽可能减少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