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内照射加卡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52例临床研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8卷 论著摘要
作者:王兆星 刘金安 杜景富 王爱芬 窦运喜 王冬果
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我院自1992年6月至1994年11月共收治中晚期食管癌252例。随机分3个组:A组为60Co体外照射,192Ir腔内照射加卡铂84例;B组为60Co体外照射,192Ir腔内照射84例;C组为单纯60Co体外照射84例。临床观察3年以上,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3个组病人均由病理证实,鳞癌248例,腺癌4例。男性142例,女性110例,中位年龄62.5岁。无远地转移,管腔狭窄≥0.6cm,无显著胸背疼痛,穿孔,出血倾向。Hb≥12.0g/L。胸上段115例,胸中段113例,胸下段24例。病变长度3.0~5.0cm105例,5.1~8.0cm102例,≥8.1cm44例。3个组病人均有可比性。治疗前行胸部正侧位X线摄片或CT扫描,腹部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检查。每周查1次血常规,疗前、中、后食管摄片。
治疗方法:3个组病人均使用60Co前1后2野照射40Gy,疗中复查校野。A,B组DT50~60Gy,5~6周。外照射结束后行腔内治疗,每周1次,采用轴中心外1cm为参考点,病灶上下各延长1.5cm。10~15Gy/次,2~3次,共69例,12~18Gy/次,2~3次,共65例,14~21Gy/次,2~3次,共34例。C组DT64~70Gy,6~7周。A组从放射治疗开始后第1,4周配合卡铂治疗,每次400mg/m2加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用药后给予恩丹西酮4~8mg静脉冲入或灭吐灵20mg肌肉注射,2次/日,连用2~3天。食管疗效评价按1982年郑州会议分类法评价。疼痛与药物副反应按WHO标准分0~4度。
2 结果
3个组病人随访3年以上,随访率100%。A,B组1,2,3年生存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3年生存率似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生存率见表1。
表1 食管癌不同治疗方法生存率比较
组别 |
生存率% |
1年 |
2年 |
3年 |
A组 |
77.4(65/84) |
60.7(51/84) |
42.8(36/84) |
B组 |
69.1(58/84) |
48.8(41/84) |
32.1(27/84) |
C组 |
52.4(44/84) |
32.1(27/84) |
17.9(15/84) |
放射治疗后食管近期疗效:A组1,2级X光片为45.2%(38/84),B组为40.5%(34/84),C组为26.2%(22/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射治疗后吞咽情况:A组能进普食或半流食者为82.1%(69/84),B组为72.6%(61/84),C组为56.0%(47/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用药后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A组治疗结束后有2例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外、内照射剂量与食管疼痛的关系:腔内放射治疗10~15Gy,2~3次,2度疼痛者为8.7%;12~18Gy,2~3次,2度疼痛者为15.4%,3度疼痛者为1.5%;14~21Gy,2~3次,2度疼痛者为29.4%,3度疼痛者为14.7%。随着腔内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2,3度食管疼痛反应增加。
3 讨论
目前部分学者认为合理的综合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的远期生存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近期疗效,进食情况,局部复发控制率均优于单纯放射组(P<0.05)。A组生存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外照射控制局部病灶向周围外侵,内照射提高肿瘤病灶区的剂量,卡铂增强对全身和局部肿瘤的控制,且有放射增敏作用。外、内照射后食管反应为程度不等的疼痛,随着腔内剂量的增加,2,3度食管疼痛反应亦增加。因此外照射为主,剂量在50~60Gy左右,内照射为辅,剂量在10~15Gy,2~3次左右及加用卡铂能否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有待今后的临床验证。
(收稿:1998-04-03 修回:199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