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必利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0例
医药导报 1999年第3期第18卷 药物与临床
作者:王昭 刘恒清
单位:273500 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西沙必利;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炎,反流性
我们应用西沙必利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年龄34~69岁。男14例,女6例。颈部吻合12例,弓后吻合8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反酸18例,胸骨后烧灼样疼痛12例,吞咽痛8例。反流造成刺激性咳嗽10例,反复肺部感染7例。症状出现于术后第7~第32天,平均为第12天。纤维胃镜证实所有病人吻合口处正常,但食管后壁吻合口上1~2cm处皱襞充血,并覆有假膜状渗出物。其中12例扩展至前壁,9例出现粘膜纵形糜烂,2例因侵犯全周边出现轻度狭窄。部分病人胃蠕动波减少。
1.2 治疗方法 西沙必利10~20mg,tid,疗程4周。治疗期间不用任何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个别病人给予必要的抗生素。4周后胃镜复查以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粘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粘膜狭窄、糜烂消失,仅遗留粘膜充血。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
2 结果
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4例病人于服药4天后出现轻微腹痛、腹泻,2天后自行缓解,未发现其他副作用。
3 讨论
食管癌根治术时,迷走神经被破坏,使肠肌神经丛的中枢调控作用丧失,胃张力减低,蠕动缓慢或消失。同时由于切除下部食管,提胃入胸腔,使正常解剖部位改变,生理性抗反流机制被破坏,造成反流的发生。西沙必利是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可选择性作用于肠肌神经丛,促进其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促进胃肠运动,抑制反流的发生[1]。因该药不与多巴胺或毒蕈碱受体结合,故无抗多巴胺作用,也不会出现系统性胆碱能效应,本文资料中仅4例早期出现短暂腹痛、腹泻,可见西沙必利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汪鸿志.西沙必利的促全胃肠动力作用.中华消化杂志,1996,15(5)∶187~188
(1998-06-22 收稿 1998-09-10 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