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中医正骨 2000年第9期第12卷 影像诊断
作者:张周龙 李燕 黄可
单位:河南省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7100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其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所以目前常运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掌握其特点,自1998~2000年,我们先后对3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VA)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和因其他疾病来诊者30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颈椎病患者36例(A组),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50.8岁。均为经骨科临床、X线及CT检查初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病程最短3年,最长20年。同时选择年龄相当(38~60岁)因其他疾病前来检查、已排除心脏疾患和颈椎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B组)。
1.2 检测方法 仪器为ACUSON-128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7.0MHZ。受检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暴露颈部,探头置于受检者胸锁乳突肌内侧气管旁,显示颈总动脉后探头稍向外偏移,显示椎动脉(VA)图像,对VA从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直至进颅逐横突孔进行扫查,重点扫查V3~V6节段。二维图像观察VA的走行及管壁情况,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管腔有无外来压迫,测量各段VA内径。彩色多普勒观察VA的血流情况,注意观察血流状态和流向。用脉冲多普勒(PDE)对血流定点取样并测直,获取3~5个满意图像后,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如果一侧VA血流速度减低,注意和另一侧VA流速进行比较,以帮助诊断。
2 检测结果
36例颈椎病患者中,椎动脉狭窄(内径<3.0mm)者29例,其中2例为双侧狭窄,另外27例为单侧狭窄。其二维表现为:椎动脉内径及走行异常,内径小于3.0mm,起始段明显扭曲。彩色多普勒表现:椎动脉彩色流柱变细,呈五彩的湍流频谱,有6例VA管腔内仅见有细彩色点分布,无明显流柱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示29例患者中有20条VA的脉冲多普勒频谱三峰波消失呈圆钝形,Vmax减低。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参数见附表。
3 讨 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探查颈椎病患者VA对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诊断价值〔1〕。颈椎病合并VA动脉硬化时,可见管壁回声增强,管腔内有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和血流参数的异常改变,鉴别诊断较为容易,而对于骨刺等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导致的VA痉挛或在无症状期扫查VA,往往难以发现VA血流异常,诊断较为困难。本组患者二维图像主要表现有:①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如伴有内膜增厚或管壁外骨赘局部压迫时,可出现局部狭窄。②椎动脉椎骨段走行扭曲或弯曲。本文所报道患者中,左右VA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彩色多普勒显示椎动脉彩色血流变细:供血明显不足时,彩色增益调节至最大位置才能显示椎骨段间之细条状血流束,椎动脉走行弯曲时见彩色血流束走行弯曲,阻塞时血流不显像。部分病例可出现局限性彩色血流频谱失落,可能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和软组织无菌性炎症造成局限性压迫引起VA的局限性狭窄,血流供血不足所致。本组患者中左侧VA血流明显降低。血流参数改变:①PI、RI增高:PI>1.50,RI>0.54。②椎动脉流速降低:收缩期最高流速(PSV)<35cm·s-1,平均流速(Ven)<20cm·s-1,舒张期流速(EDV)<10cm·s-1,即可诊断为椎动脉供血不足。
附表 两组间D、Vmax、RI、PI比较 ±s
分组 |
例组 |
D |
Vmax(m·s-1) |
RI |
PI |
A |
左17 |
3.6±0.16 |
0.40±0.10 |
0.60±0.02 |
1.06±0.12 |
组 |
右13 |
3.5±0.21 |
0.39±0.18 |
0.62±0.10 |
1.13±0.18 |
B |
左27 |
2.8±0.54 |
0.33±0.25 |
0.65±0.11 |
1.22±0.11 |
组 |
右 4 |
3.1±0.33 |
0.41±0.18 |
0.66±0.08 |
1.32±0.10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直接显示VA狭窄管腔的彩色流柱变细或血流失落。根据彩色频谱引导,脉冲定点取样,可发现VA狭窄的频谱,综合考虑对VA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可达88.9%〔2〕,由于VA较细,横突孔骨质的遮盖使得VA难以完全显示,部分VA走行可有异常、变异,因而给VA病变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除要熟悉VA的解剖位置外还要注意沿着VA的走行,将VA逐段显示清楚,以避免人为技术原因造成误诊。
4 参考文献
1,黄幼珍,鲁成发,黄三菊。彩色多普勒对眩晕患者椎动脉颅外段检测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3;9(4):253
2,童晓明,王华,王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椎动脉病变的分析研究。1993;9(6):398
(2000-05-05收稿 2000-05-29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