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法莫替丁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35例分析

法莫替丁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35例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3期第29卷 短篇报道

作者:袁长玲 毓珊

单位:袁长玲(太原铁路中心医院 030013);毓珊(太原铁路中心医院 030013)

  笔者从1998—1999年用法莫替丁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总结分析1998—1999年间确诊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3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男∶女=2.5∶1,发病年龄25~87岁,平均发病年龄43岁。所有患者入院48 h内行纤维胃镜检查及便潜血检查以确诊。入院后即静点法莫替丁注射液20 mg,2次/d,共1周。观察24~48 h症状缓解程度,72 h内便潜血转阴率,用药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95%的患者用药48 h内症状完全缓解,所有患者72 h便潜血转阴,用药前后1周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电解质均无异常。

  2 讨  论

  急性出血性胃炎或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以胃黏膜多发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常伴出血或浅表溃疡形成。本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各种内外源性刺激因子可引起本病。机制为:①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而致黏膜糜烂;②应激状态下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胃酸分泌增加,黏液减少;③壁细胞受刺激,除胃酸分泌增加外,还可释放溶酶体酶,直接损害胃黏膜,同时胃黏膜局部小静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局部缺血、缺氧,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发生胃黏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④胃腔内pH值下降,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胃液pH 1.5~2.5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损害黏液—黏膜屏障。由此可见壁细胞分泌胃酸亢进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壁细胞表面存在H2受体,而法莫替丁为第三代H2受体拮抗剂,具有适当而持久的(12 h)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当胃液pH>4.0时胃蛋白酶活性减弱或消失,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并通过降低胃酸,增进胃黏膜血流,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因此对急性胃黏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法莫替丁疗效好,副作用少,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时建议尽早使用

  作者简介:袁长玲,女,1970年4月生,医师,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

(收稿日期:1999-10-1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报告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