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与头颅CT征象相关性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第23卷 临床研究
作者:余朝骏 侯键 吴永康 谢明国 曾雪峰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关键词:中风病;辨证分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摘 要: 目的:通过对161例中风病患者头颅 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研究,探索中风病各证型头颅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161例临床诊断为中风病的患者,行头部CT平扫,观察、记录病变的性质、密度、病灶的大小、部位、周围水肿情况,出血量的多少,脑室的改变(包括脑室受压改变和出血破人脑室)和中线移位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出血量、范围上有极显著差异,病变部位有显著差异,在病变周围情况上也明显不同。中脏腑闭症、脱证在脑出血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脑出血量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风病患者急性期头部CT表现可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辨证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
中图分类号: R255.2;R8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0)03-007-06
Correl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Head Computer Tomography Signs of Stroke in Acute Phase
YU Chao-jun HOU Jian WU Yong-kang
Affiliated Hospit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61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and correl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head computer tomography signs of stroke in acute phase. Methods:Observed the computer tomography (CT) signs of 16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clude the character and density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size of pathological position, oedema condition, volume of bleeding, cerebral ventricular changes and midline transposition condition). Result: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 of the character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volume of bleeding between apoplexy involving both collateral and meridian and apoplexy involving viscera. Conclusion:The head computer tomography signs of stroke in acute phase could supply references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of TCM,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stimat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Stroke in acute ph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mputer tomography (CT); X-ray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中风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中风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存活者中3/4的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 40%以上,约 1/4~l/3的初治患者将在此 3~5年内复发[1],严重危害中老年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中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关于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CT表现间的关系,也有较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在病变性质和病灶大小上,只得出中经络证CT表现为脑梗塞、小病灶,中脏腑证CT表现为脑出血、大病灶的结论,未从病机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也未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分析;在病变部位方面二者有无差异,则存在较大的分歧。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运用双盲法,从病变性质、病变部位、范围及周围情况几个方面,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及各部位的解剖功能,探讨二者间的关系。
1 对象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16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2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为68.67岁±11.92 岁,小于40岁3例,40~49岁7例,50~59岁17例, 60~69岁59例,70~79岁48例,80岁以上27例;病史中有高血压病者59例,风湿性心脏病者4例,糖尿病者3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
161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确诊。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5版)[2]确立辨证分型标准。
(1)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又可分为2型: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Ⅰ型):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Ⅱ型):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寝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脉弦细数。
(2)中脏腑: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据正邪情况分为闭证和脱证:①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据有无热象,又可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除上述闭证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除上述闭证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②脱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1.2.3 中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
中风病急性期,是指发病2周内,或中脏腑1月以内,病人尚未脱离危险的阶段[3]。
1.3 方法
采用双盲法,全部病例均以临床主治医师以上记录辨证分型结果(中风先兆及中风后遗症未纳入),并由有丰富经验的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审核,中医师不向放射科医师告知辨证分型结果,放射科医师对病人的CT检查详细结果也不告知中医临床医师。放射科用专人做头部CT扫描。机型为:ELSCINT 2000 SPINT.扫描条件: 120kV, 30OmAs; SCAN TIME:2.1s;层厚 10 mm,层距 10 mm,必要时加薄 5 mm扫描。方法为:患者仰卧位,基线OML(眶耳线)。层面9层:即颅底层、蝶鞍层、鞍上池层、三脑室下部层、三脑室上部层、侧脑室体及后角层、侧脑室顶部层、大脑皮质下部层及大脑皮质上部层面。急性期发作在2周内、中脏腑在1月内做CT检查,若已有临床症状而CT表现为阴性者,则行24 h后2周内(中脏腑1月内)复查。CT片由主研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观察,按统一表格记录,血肿量的计算用CT机所附带的计算软件功能测定。
2 结果
全部161例病人中,中经络107例,其中脉络空虚、风邪入中32例,CT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18例,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75例,CT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32例,脑梗塞15例,脑出血28例。中脏腑54例,其中闭证38例,CT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4例,脑梗塞12例,脑出血22例;脱证16例,CT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1例,脑梗塞1例,脑出血14例。结果见表1~表8。
表1 各证型患者性别间的关系
证型 |
性别 |
年龄 |
男 |
女 |
合计 |
<60 |
60~70 |
>70 |
合计 |
中经络证Ⅰ型 |
18 |
14 |
32 |
5 |
10 |
17 |
32 |
中经络证Ⅱ型 |
41 |
34 |
75 |
15 |
26 |
34 |
75 |
中脏腑闭证 |
23 |
15 |
38 |
4 |
16 |
18 |
38 |
中脏腑脱证 |
10 |
6 |
16 |
3 |
7 |
6 |
16 |
合 计 |
92 |
69 |
161 |
27 |
59 |
75 |
161 |
表2 各证型患者病变性质间的关系
证型 |
脑梗塞 |
脑出血 |
合计 |
中经络证 |
74 |
33 |
107 |
中脏腑证 |
17 |
37 |
54* |
合 计 |
91 |
70 |
161 |
*与中经络证比较,χ2=19.2264,P<0.01
表3 中经络证Ⅰ型、Ⅱ型及中脏腑闭证、脱证病
变性质间的关系
证型 |
脑梗塞 |
脑出血 |
腔隙性脑梗塞 |
合计 |
中经络证Ⅰ型 |
9 |
5 |
18 |
32 |
中经络证Ⅱ型 |
15 |
28 |
32 |
75* |
中脏腑闭证 |
14 |
20 |
4 |
38 |
中脏腑脱证 |
1 |
14 |
1 |
16△ |
*与中经络证Ⅰ型比较,χ2=3.9902,P<0.05;△与中脏腑闭证比较,χ2=5.8702,P<0.05
表4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患者病变部位间的关系
证型 |
基底节区 |
脑叶 |
丘脑、脑干、小脑等① |
合计 |
中经络证 |
65 |
23 |
19 |
107 |
中脏腑证 |
20 |
20 |
14 |
54* |
合 计 |
85 |
43 |
33 |
161 |
*与中经络证比较,χ2=8.2357,P<0.05
①丘脑、脑干、小脑等部位还包括脑室、蛛网膜下腔。
表5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
脑出血的出血量比较(mL)
证型 |
出血量(±s) |
中经络证 |
17.78±10.68* |
中脏腑证 |
45.33±22.35 |
中脏腑闭证 |
35.26±12.14 |
中脏腑脱证 |
59.99±23.65△ |
与中经络证比较,*t=2.7272,P<0.01;与中脏腑闭证比较,△t=3.4594,P<0.05
表6 各证型患者病变范围间的关系
证型 |
大病灶 |
小病灶 |
合计 |
中经络证 |
33 |
74 |
107 |
中脏腑证 |
42 |
12 |
54* |
中经络证Ⅰ型 |
8 |
24 |
32 |
中经络证Ⅱ型 |
25 |
50 |
75△ |
中脏腑闭证 |
25 |
13 |
38 |
中脏腑脱证 |
15 |
1 |
16 |
*与中经络证比较,χ2=29.9154,P<0.01;△与中经络证Ⅰ型比较,χ2=0.3918,P>0.05;与中脏腑闭证比较,χ2=4.5835,P<0.05。
梗塞面积[3]最大层>2cm×2cm为大病灶,≤2cm×2cm为小病灶,出血量[4]:脑叶>30 mL、基底节区>20 mL、丘脑>10 mL、脑干>5 mL、小脑>10 mL为大病灶。
表7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中线移位情况比较
证型 |
有移位 |
无移位 |
合计 |
中经络证 |
8 |
99 |
107 |
中脏腑证 |
35 |
19 |
54* |
合 计 |
43 |
118 |
161 |
*与中经络证比较,χ2=17.8054,P<0.01
表8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脑室改变情况比较
证型 |
有改变 |
无改变 |
合计 |
中经络证 |
20 |
87 |
107 |
中脏腑证 |
33 |
21 |
54* |
合 计 |
53 |
108 |
161 |
*与中经络证比较,χ2=27.3545,P<0.01 表1表明,各证型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病变性质
中风病又叫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中医依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6]。
中风病的形成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外邪侵袭,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逆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其病机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以上六端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由正气内虚而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人至中年,气阴已有不足。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淤滞;复因气虚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于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筋脉失养,即如《太平圣惠方》曰:“夫脏腑久虚,气血衰弱,腠理开泄,阴阳不和,真气散失,荣卫虚竭,邪气毒风,从外而入,伤于经络。”阴虚亦为本病基础,如《景岳全书》曰:“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虚而经脉失养,津枯血少,血虚而瘀;上述二证正虚邪浅,病亦轻浅,其证主因正虚,病势缓慢,气虚不能运血,或阴枯血少,脉络不充而停滞,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导致脑血栓形成,CT上表现为脑梗塞[7]。在我们所收集病例中,中经络者头部CT扫描以脑梗塞为主,与中脏腑者的CT表现不相同(P<0.01)。昼夜之中,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消长规律,夜间阳气收藏、阴气旺盛,对血液的温煦和推动作用减弱,则血流缓慢,当患者休息、安静或睡眠时,气血运行更加缓慢,瘀血阻滞于经络而发病。本文所收集的中经络者中,有74例为夜间发病。
在中经络者中,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CT均主要表现为脑梗塞(包括腔隙性脑梗塞),说明二者都存在着气滞血瘀的病理改变。而且二者的脑出血者比较,后者多于前者(P<0.05),这可能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热迫血妄行有关,与Ⅱ型的病因、病机相吻合。若正虚本甚,气虚血瘀,津停成湿,湿聚成痰;或久食肥甘,嗜酒无度,酿生痰浊,素体气虚痰盛,一遇外风侵袭,或五志过极,肝阳暴亢,气血上菀,脏腑空虚,风痰两邪入中,痰瘀互结,留着胶结而不去,则成正虚邪实,以邪实为主之闭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丹溪心法》、《赤水玄珠》均明确指出:“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乃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提示了血瘀是中风的病机关键。因正气亏虚,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或情志过极,肝阳上亢,化热迫血妄行,血涌络破,不能循经而外溢;或素体痰盛,痰阻经脉,血行不畅,不能循经而外溢,则成脑内溢血,而瘀血内结,血不循经,则又可加重血液外溢;若正虚已极,则稍有外风、痰浊之邪侵袭,则邪气直入脏腑;或闭证日久,邪留不去而正气已耗,皆可转化为脱证。此时邪未必盛,但正虚已极,无力固附,血无所固,溢出脉外,阴阳暴脱,离决而散。故中脏腑患者在病变性质上多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CT表现主要以脑出血为主,与中经络证的CT表现比较,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O1)。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病灶密度(CT值)比较,中经络证病灶多为低密度(CT值: 36.85±13.93),而中脏腑证病灶多为高密度(CT值:54.36±24.25),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中经络证患者头部CT扫描以脑梗塞为主,中脏腑患者CT表现主要以脑出血为主,而脑梗塞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脑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有关。中脏腑患者CT表现以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大者,多系中脏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者,脑膜受刺激,易出现闭证征象,如脑疝形成,则出现瘫软肢冷、二便自遗等脱证征象[8]。我们所收集的161例中风病患者,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脑出血出血量比较,中脏腑证的出血量远大于中经络证者(P<0.01)。脱证患者脑出血发生率远高于闭证患者(P<0.05)。闭证患者脑出血量为35.26 mL±12.14 mL,脱证患者脑出血量为59.99 mL±23.65 m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病变部位
中风病的病灶以位于基底节区为主。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对每一条动脉都有其特定的侵犯部位。一般而言,大血管分叉部位和弯曲的地方易形成硬化斑块,而血栓形成可能发生在管腔狭窄最明显的部位[9]。中风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本文收集的161例中风病例中,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有59例,占36.65%.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透明变性,开始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 内膜下脂质沉积, 内膜与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进一步发展,中膜平滑肌细胞萎缩、消失,脂质浸润更加明显,血管弹性降低,在血流冲击下,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在动脉高压作用下,血管破裂出血[10]。基底节区域由豆纹动脉供血,豆纹动脉细小,管壁肌层常有缺陷,并且直接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略呈S形,所以该处不仅易形成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以致闭塞。而且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血流量大、腔内压力大,在大脑中动脉血流较高压力的冲击下,易使有病变的豆纹动脉破裂出血。我们所收集中风病患者的CT 表现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与另外一些作者[11,12]相同,但目前多数作者均认为:不管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均以基底节区为主[13,14]。不同的作者得出的结论差别甚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3 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病变范围和周围情况
中风病分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此分类法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病位深浅,二是表示病情轻重。中经络者病情轻,病位浅,CT表现以脑梗塞为主。脑梗塞对脑的影响主要由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低,中风后脑组织缺血、缺氧,乳酸堆积,脑细胞发生酸中毒,抑制线粒体呼吸链,ATP合成障碍,导致钠钾衰竭,细胞水肿;缺氧诱导产生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从而破坏组织结构[15,16]。有作者认为中经络证无论是出血还是缺血,其病理基础主要为较小血管的闭塞或破裂[17],因此病变范围较小。由于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变性坏死范围小,引起的脑水肿改变较轻,对周围脑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小,所以脑室较少受压或受压较轻,引起中线移位者甚少。从本资料可以看出:中经络者CT表现以小病灶为主,与中脏腑CT表现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经络证中Ⅰ型与Ⅱ型患者病变范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以小病灶为主。我们所收集的107例中经络患者中,32例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者中,脑室受压4例,脑出血者无1例破入脑室,中线移位者仅1例;75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者中,脑室受压16例,脑出血者仅1例破人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者7例,且移位少。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CT表现中线移位和脑室改变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中经络者病灶范围小,占位表现轻,对脑组织结构的改变小。中脏腑者,病情重,病位深,CT上主要表现为脑出血。脑出血后,脑内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脑水肿明显,颅内压增高,严重者脑组织可发生移位,甚至形成脑疝而导致死亡[8]。脑出血患者随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预后有明显的不同,这与各部位的解剖功能有关[18]。脑内有一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RAS),此系统的正常活动可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都表明,中脑和间脑的尾侧区是ARAS的关键部位。这些部位的损伤会引起昏睡或昏迷[19]。由此可见,人体意识障碍的发生是由于中脑及丘脑中的上行性网状结构受到破坏的结果。基底节区域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且该部位邻近脑室,所以不仅由于血肿本身机械的物理压迫邻近脑组织,尤其是重要结构,如丘脑、脑干,加之继发性脑水肿,造成脑组织结构位置的改变,特别是可引起脑干扭曲、旋转、移位,使脑干的对侧压迫在小脑切迹缘上,而继发脑干损害[20]。同时基底节区域邻近脑室,血肿量大时,易破入脑室,破入脑室的积血阻塞脑室系统,脑室急剧膨胀,脑压骤然升高,脑室扩大,直接使深部结构受压变形,以致患者迅速昏迷、死亡[21]。所收集中脏腑54例患者中,20例病灶位于基底节区,11例出血量均20 mL以上,破入脑室者10例,脑室受压11例(8例出血既有破入脑室,同时也有脑室受压),11例有明显的中线移位。发生于脑叶的出血,由于距中脑、丘脑较远,因此不易发生意识障碍。只有当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损害或半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本组病例中,有13例中脏腑患者病灶位于脑叶,出血量均在30 mL以上,出血量最大者达152.44 mL,且均有严重的水肿,侧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位于丘脑和脑干区域的病灶,则因直接破坏上行性网状结构而易发生意识障碍,所收集病例中,丘脑区出血5例,3例出血量10 mL以上,2例有中线移位,3例破入脑室。脑干区脑出血3例,2例出血量10 mL以上,1例合并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小脑部位的出血一般不引起意识障碍的发生,但当出血量大,破入脑室或推移四脑室,引起四脑室受压,变形,基底池闭塞,幕上脑室系统扩张时,可继发性引起中脑、丘脑的改变;或者由于蚓部血肿直接压迫脑干时,可引起意识障碍的发生[22]。我们所收集的中脏腑病例中,3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在10 mL以上。从上可以看出,中脏腑者在CT表现上以大病灶为主,与中经络者CT表现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中脏腑证CT表现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改变与中经络证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中脏腑证CT表现占位表现明显,对脑组织的改变较大,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中脑和(或)丘脑中的上行性网状结构,以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本文中脏腑脱证患者大病灶发生率远高于闭证患者(P<0.05),脑出血发生率及脑出血量均高于闭证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脑出血量大,病灶范围大,易压迫周围脑组织,形成脑疝,表现为脱证证候,提示脱证病情较闭证病情更为严重。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动脉破裂的瞬间,有大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使颅内压达到平均动脉压水平,脑的灌注压因而下降,颅内压超过脑动脉灌注压,这可能是一些患者突然短暂地意识丧失的原因[23]。本文所收集的病例有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中脏腑改变。从以上可以看出,中经络证CT表现以脑梗塞为主,中脏腑证CT表现以脑出血为主,但不能简单地将中经络证与脑梗塞等同,也不能简单地将中脏腑证与脑出血等同,因中经络证CT表现也可为脑出血,中脏腑证CT表现也可为脑梗塞。在我们的观察中,中医辨证为中经络者有12例CT表现为脑出血,但中经络证脑出血多为小量出血,出血量为17.78 mL±10.68 mL,远小于中脏腑证出血量45.33 mL±22.35 mL,两者出血量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脏腑证CT表现脑梗塞者多为大面积梗塞,本观察10例脑梗塞中大面积梗塞8例,仅有2例为腔隙性梗塞。中风患者临床表现中经络还是中脏腑,除了病变性质外,病变大小及周围情况也同样重要。小量的脑出血占位效应不明显,对周围脑组织破坏损伤程度轻微及远离脑室系统,临床可表现为腔隙综合征,不出现意识障碍[24],因而临床辨证分型为中经络而不是中脏腑。如大血管的梗塞,而侧枝循环不能及时建立,致脑组织呈巨大梗塞灶而产生严重脑水肿,占位表现明显,导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也可引起意识障碍的发生。本文收集中脏腑病例中,有6例为大面积脑梗塞。另有1例临床辨证为中风病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而CT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见中医中风病与西医脑血管意外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临床辨证为中风病者,需做CT检查协助诊断,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及病变大小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由此可见,CT是中风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鉴别病变性质、部位、病灶大小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61例中风病患者的辨证分型与CT表现的分析表明:中风病患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病变部位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包括脑梗塞和轻症脑出血,中脏腑证多为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塞。两者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有极显著差异,在病变周围情况方面也存在着明显不同,这与各部位的解剖功能有关。病灶是否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干、丘脑中的上行性网状结构,是导致中经络与中脏腑分型的根本原因所在。各证型的CT表现如下:①中经络证:CT表现以脑梗塞为主,病灶范围小、密度低,病灶周围水肿轻,脑室受压改变小,中线结构移位少,对脑干、丘脑无影响或影响小,病损在表;②中脏腑证:CT表现以脑出血为主,病灶范围大、密度高,病灶周围水肿重,脑室受压明显,破入脑室者较多,中线移位明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丘脑,脑干结构多,病损在里。中脏腑脱证患者脑出血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远高于闭证患者,脑出血量也高于闭证患者,提示脱证患者病情较闭证患者更严重。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余朝骏,男,1937年5月生;教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参考文献
1,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组、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规划纲要[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6(2):72
2,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第5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
3,易忠禄,周凤云.浅谈中风急性期治疗[J].中国中医急症,1993,(2):81
4,刘志龙,肖正文.脑梗塞患者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1993,(11):1
5,王忠诚主编.脑血管病及其外科治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3
6,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8
7,周端求.康圣灯盏花素片治疗脑血栓形成84例[J].中国中医急症,1996,(5):207.
8,徐会吾.急性脑出血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初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13
9,赵华月主译.哈里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317
10,王新志,韩群英,陈贺华.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20
11,刘文童,尹浩军,魏文普.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初探[J].中医药研究, 1996,(4):18
12,王进,张东友,涂晋文.中风急症CT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7):20
13,赖真,高书勤.202例中风急症的中医病类诊断与头颅CT扫描的分析[J].中医研究,1994,7(2):26
14,吴声海,任林,庄白帆,等.脑血管意外的中医辨证与CT表现的关系[J].福建中医药,1993,24(5):33
15,王新志,韩群英,陈贺华.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2
16,陈岩,朱诚.脑缺血损伤的防治[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3):138
17,朱力莹,王君利,王求彬,等.急性中风CT诊断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1):45
18,崔尧元,卞留贯,张晓彬,等.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4):234
19,张培林主编.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8
20,Rornblum RN.Pituitary lession in erniocerebral injuries[J]. Arch. Path,1969,88: 242
21,Hi jdra A, et al. Early death from rupture of an intracranial aneurysm[J].J Neunsurg,1982,57:765
22,朱榆红,严勇,韩剑红,等.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与CT[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3):168
23,温加登,史密斯,贝内特主编.西氏内科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199
24,王淑贞,李义召,郭斌,等.小量脑出血与腔隙综合征[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3):169
(收稿日期:200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