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研究(Ⅰ)——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第22卷 理论研究
作者:郭蓉娟
单位:郭蓉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100700);王永炎 (中国中医研究院 北京100700)
关键词:类中风;概念;中风病;脑卒中
指导:王永炎
在中风病的研究史上,自元代王履首次从病因学角度提出类中风以来,后世医家由于临床需要,不断从不同角度赋予过类中风不同的概念。都对当时中风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在CT、MRI等神经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临床上许多不以传统中风五大主症(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CT、MRI得以确诊,而且检出率日益增多。对于这一类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内容目前多分散在中风病以外的头痛、眩晕、癫狂、目歧视、痹证等许多病证之中,难以纳入传统中风的理论体系,严重妨碍了中风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此,王永炎院士从临床实践出发,将这一类急性脑血管病统归为类中风,也就是与传统中风相类之义。进而拓宽了中医中风病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类中风的系统研究,不断从中医角度揭示其规律,可以完善中医中风病的研究内容,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下面就类中风这个新概念进行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近1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CT、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及普及,临床上许多不以传统中风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这些影像手段得以确诊。也正是由于这些影像技术使我们现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类急性脑血管病尽管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都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有着共同的防治规律,这是过去的医学家们无法进行的还不曾认识到的新的临床实践。西医的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以及无症状性脑梗塞大多属这一类。
1.1 发病率
从文献报道看,无肢体偏瘫型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9.96%~18.70%[1~4];无症状性脑梗塞在急性中风病人中占30%~40%[5~8],而且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普及,其检出率还将会上升。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无肢体偏瘫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常有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视物模糊、颅神经症状等复杂多样的表现[9~12];无肢体偏瘫型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智力低下、精神症状、各种言语障碍、剧烈眩晕、癫痫、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局灶征多不明显,少数可出现单一性病灶体征[13~16]。无症状性脑梗塞常以自觉症状为主,多见头痛、头晕、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发作性视物改变、短暂意识丧失,一过性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短暂构音障碍,并有可能引起或加剧认识和智力障碍[17~18]。
1.3 病理改变
病灶部位多位于脑的“静区”,未波及运动中枢和运动传导通路或仅水肿、缺血等轻度波及运动系。在无肢体偏瘫的症状性脑卒中中,常见部位以脑叶最多[1,3],但丘脑、基底节、壳核、内囊、外囊、小脑、中脑、桥脑、延髓、脑室、蛛网膜下腔等各个部位均可见到。在无症状性脑梗塞中常见部位以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内囊约占88%[5,8],此外脑的其他部位均可见到。
至于病灶大小,据文献报道[9~12],脑出血以小量出血最为常见,个别出血量大或因周围无重要结构相对处于脑的“静区”,或由于尾状核、丘脑内侧等出血及早破入脑室,从而减轻了血肿的压迫效应及脑水肿反应;梗塞灶多以小灶、多发、腔隙性常见,直径多<20mm[13~15];无症状性脑梗塞病灶明显小于症状性脑梗塞,60%~80%的梗塞灶直径<15mm[5,8]。
1.4 临床误诊及其危害
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大多数病人初诊时发生误诊。常将脑出血误诊为脑梗塞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将脑卒中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炎、颅神经炎、颅内动脉瘤、精神病[2]、急性胃炎、血管性头痛、颈椎病[4]、醉酒[3]、高血压脑病等。这一类疾病由于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因而具有巨大的潜在性的危险。正确诊断主要依靠CT、MRI影像手段。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6],由于缺乏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容易被病人和临床医生疏忽,且容易发生误诊。常误诊为脑供血不足、一过性脑缺血等。明确诊断均需依靠CT、MRI等影像手段[8]。由于无症状性脑梗塞与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一致的,就梗塞灶本身来讲,无论症状有无,其本质是没有区别的[19]。仅是本病病灶较小或位于脑的“静区”而未破坏重要结构[5]。有人研究认为伴有无症状性脑梗塞病灶比不伴有无症状性脑梗塞病灶的症状性脑卒中病人近期预后差。可能是由于病灶虽小,但发生脑梗塞后侧枝循环效应差,因而可影响到脑卒中病人的预后[5]。无症状性脑梗塞灶既可单独存在,又有其后发生症状性脑梗塞的可能[6]。大约61.8%的无症状性脑梗塞半年后可出现症状性脑梗塞。并可使其后发生的症状性脑梗塞病情恶化、死亡率增高,还有可能增加梗塞复发的危险性,脑血管痴呆也常与本病的存在有关[6]。因此早期发现、积极防治对脑卒中的防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 治疗
对于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及无症状性脑梗塞的治疗,西医目前治疗方法多与其他脑卒中相似,中医多按头痛、眩晕、癫狂、痹证等进行辨证论治。
综上所述,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及无症状性脑梗塞,随着CT、MRI的发展、普及,检出率日渐上升,其对人类的危害不亚于典型脑卒中,相反由于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从而致使患者和医生忽视而延误治疗,病情重者常可危及生命。因而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我们中医也必须对这一类疾病引起重视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尽早阻断病情的发展,切实提高中风病的中医疗效。所以说我们已经进行了前人所无法达到的新的医疗实践,那么能不能在新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新材料,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已成为能不能发展中医中风病理论的当务之急。
2 类中风新概念
王永炎院士正是在新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类中风这个新的概念,即把不以传统中医中风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卒中统归为类中风。并进一步提出:从广义上讲中医的中风病与西医所指一致,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中风病中,根据临床症状特征不同,将以传统中风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病归为中风,仍延续中医传统中风的理论体系;而将不以传统中风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以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目歧视、精神障碍等多种多样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病归为类中风,进行单独研究,不断从中医角度揭示其规律。中风、类中风是广义中风病的二级病名。这个中风病理论构想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中医中风病的研究领域,完善了中医中风病的诊断,为进一步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又可与西医研究范围一致,以便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类中风这个新概念还不完善,其内涵将在进一步的研究报告中逐渐揭示。敬请各位先辈、各位同仁不断探讨,以促进中风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作者简介:郭蓉娟,女,35岁,医学博士
参考文献
1 杨耀波,黎红华.无偏瘫型脑出血的临床与CT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4):228~229
2 孙金旭.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诊断探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2):108~109
3 王一飞,霍庆一,佟明生.无肢体瘫痪脑出血23例报告.辽宁医学杂志,1989,3(3):128
4 胡志平,石 力,莫家驹.41例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临床与CT.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2):114
5 王 强,石秉霞,唐盛孟.首发脑卒中病人的无症状性脑梗塞.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5):279~280
6 雄 鹰,于正荣,董文燕,等.无症状性脑梗塞.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6):351~352
7 大沢多美子.无体征性脑梗塞的MRI研究.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22(2):107
8 梁 丰.无症状性脑梗塞(综述).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22(2):60~62
9 钱伯琦.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临床荟萃,1996,11(7):312~313
10 闫乐京,李 萍.无肢体瘫痪脑出血.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0):543
11 方 伟,任 英,么中玉.无肢体瘫痪幕上脑出血42例临床与CT分析.中华医学杂志,1992,72(5):317
12 熊友生,毛振邦.无相应病灶症状的脑出血临床的脑出血分析.新医学,1994,25(12):629
13 梁新敏,谷俊巧,韩曹平.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临床荟萃,1992,7(9):401~402
14 郝广宪,孙 斌.112例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临床与CT.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1):38
15 阎乐京,李 萍.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实用内科杂志,1990,10(4):201
16 怀淑君,张世平,张吉权.脑梗塞的特殊临床表现.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22(1):83~84
17 韩伏莅,张贞浏,李作汉.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隙性梗塞.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71~73
18 陈舟杰.无症状性脑梗塞.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1):5
19 长尾哲彦.无症状性脑梗塞与症状性脑梗塞的联系.日本医学介绍,1995,16(8):339
(收稿日期:199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