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便秘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便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便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新中医 1999年第8期第31卷 诊断与疗效标准选登

  近年来,笔者对邪在卫气分及气分阶段的小儿外感温热病,从肺与大肠关系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1 发病机理

  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不耐寒热。小儿形气未充,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受邪侵;体属纯阳,阳常有余,外感时邪则易化热。小儿又多嗜食辛热炙之品,热蕴脾胃,火郁于内,邪气平时伏匿不发,或发而不甚,伏邪每易触感六淫时邪发为温热病,伏邪兼新感,怫热自内达于外,其初始阶段即可见表里郁热的症状。温邪犯肺,肺气怫郁,则腑气不通,大肠传化失常而壅满滞塞,邪热内聚,热留胸膈,形成壮热,胸闷烦躁,面热唇红,口干口渴,腹或胀或拒按,便秘,脉滑数,成为热留胸膈或邪入阳明之证。故小儿外感温热病的病因病机多为风热蕴积,荣卫壅滞,肠胃燥涩。

  2 临床证治

  小儿外感温热病,大多由外感邪毒与肺胃积热相互搏结而成,多见壮热,体倦,咽痛,乳蛾,咳嗽,口干口渴,纳呆,腹胀拒按,便秘或夹热下利,尿赤少,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干,脉滑数等实热证。因其病理上表里互郁,法当治里热和解表兼之,治从肺与大肠(属表里双解法),宜用宣、清、通三法,以宣去壅,以清折热,以通畅二便,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宣上畅下,气血宣通,阴阳调顺,则其热自退,从而达到表里同治的目的。基本方:薄荷(后下)、苦杏仁(打)、大黄各6 g,知母、金银花、瓜蒌仁(打)、竹叶、青蒿各10 g,鱼腥草、石膏、粳米各15 g,细辛(后下)2 g,甘草3 g。上药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本方为叶天士之荷杏石甘汤合吴鞠通之宣白承气汤加味而成。以薄荷、石膏分解郁热;苦杏仁解肺与大肠之郁痹;知母甘寒以滋胃液;大黄、瓜蒌仁意在釜底抽薪,导热通腑;竹叶、青蒿、金银花、鱼腥草以清气热而透肌表;细辛为反佐;粳米、甘草以和中益胃生津,调和诸药。诸药功专解表清里,性味轻清透达,顺应小儿脏气清灵、易实易虚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3 病案举例

  官某,男,3岁11个月,1998年3月20日初诊。代诉:半个月前因感寒后出现发热、咽痛、流涕伴干咳,求诊于当地多间医院,曾用先锋霉素Ⅴ及地塞米松静滴或加服泰诺、百服宁、小儿APC片等,热暂退而旋即复起,体温波动在38.5℃~39.3℃。近10天来患儿烦躁少眠,腹痛,大便秘结,3~5天1行,小便短涩。体查:T 40.5℃,咽红,扁桃体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气促,无罗音,上腹拒按,四肢厥冷,舌质红、苔黄厚干,指纹色青紫、达气关,脉滑数。血常规:WBC 14.0×109/L,N 0.72,L 0.28。诊为风温(卫气同病)。治以宣肺透表,泄热攻下。处方:薄荷(后下)、苦杏仁(打)、大黄各 6 g,知母、金银花、瓜蒌仁(打)、竹叶、青蒿各10 g,鱼腥草、石膏、粳米各15 g,细辛(后下)2 g,甘草3 g。2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忌食辛辣滞腻之品。

  3月23日二诊:发热已退,体温36.8℃,但呛咳连连,双肺呼吸音粗,少许罗音,无痰,大便2天未解,腹痛复作,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余邪未尽,肺失肃降。治以清热养阴,宣肺化痰,处方:川贝母(打)、知母、瓜蒌、桑白皮、玄参、麦冬、太子参各10 g,苦杏仁(打)6 g,鱼腥草、麦芽各15 g,大黄、甘草各3 g。服2剂后已无咳嗽,诉纳呆,汗出较多,余无不适。予异功散加味调理善后。

  4 体会

  在小儿温热病临证中,若见患儿热深肢厥,胸高气促,便秘尿涩,腹痛拒按,为肺气不宣,大肠气滞之证,其有形及无形之热皆可治以宣、清、通之法(即从肺与大肠关系论治),宣上畅下,直折热势而热退身凉,脉静神安。至于热病后的喘咳及下后大便复结,中医学认为多因余热遗肺,伤及津气,肺失清肃所致,治以清养肺阴,化痰肃肺即可,若误用汗法则易造成过汗,徒伤气津而咳嗽不止。

(修回日期:1999-02-23)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增水行舟法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