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平面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意义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第卷 论著摘要
单位:200030 上海市胸科医院核医学科(杨顺方、俞志昌),导管室(诸惠萍),放射科(叶剑定、郭德文)
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进行了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心肌灌注显像,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男8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2(37~72)岁。其中心绞痛5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1例(合并室壁瘤10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3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例,伴发其他病10例。5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管径狭窄50%~79%为轻度狭窄,80%~95%为中度狭窄,96%~100%为重度狭窄〔1〕。在γ相机上行静态心肌显像,4~6个体位。将左室心肌分成7个壁段:前壁、前侧壁、后侧壁、后基底段、下壁、间壁和心尖部。按其放射性分布定为:正常、稀疏、明显稀疏和缺损四种。至少在两个体位上出现异常判为阳性。所有诊断均为“双盲”法,且须2人以上认可。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2周。
根据每个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列出有关左心室冠状动脉分段名称、重要性分数、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类型〔2〕和心肌显像放射性稀疏壁段数。
二、结果与讨论
在100例冠心病患者和56例对照者中,99mTc-MIBI平面心肌显像的左心室壁段共1 092段,其判断异常壁段的灵敏度为76.4%,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74.0%,阴性预测值92.3%。假阳性8.7%,假阴性23.6%。诊断单支、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7%、92.2%,79.4%、96.0%和73.2%、98.2%。诊断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1%、97.9%,72.1%、90.4%和79.0%、98.4%。诊断重度、中度和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6%、97.0%,75.6%、97.0%和82.5%、92.8%。
影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病变冠状动脉支数。检测单支病变的灵敏度高于多支病变。②冠状动脉狭窄的类型。核素心肌显像证实,对称性狭窄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程度大于偏心性狭窄;串珠样狭窄大于单个虫蛀样狭窄;钙化斑块样狭窄影响程度大于未钙化的;细支虽然不属于狭窄类型,但对血流灌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③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诊断轻度狭窄的灵敏度>中度>重度,但轻度狭窄的特异性最低。④病变血管支和狭窄部位的影响。左主干病变往往影响LAD和LCX所辖多个壁段;其次为LAD近端和LCX近端的病变;再次为上述二支血管的中段和RCA及其主要的亚分支病变。⑤狭窄段长度的影响。血流量与狭窄的管径及长度成反比,在管径狭窄的一定范围内,尤其与狭窄段长度有关。⑥侧支循环的形成。侧支循环一般仅维持心肌的基础氧耗。本组有侧支形成的病变15例,占15%,其中心肌梗塞8例,三支病变11例。网状侧支5例,血管状侧支9例,桥状自救侧支1例。侧支灌注区心肌显像呈明显放射性稀疏8例。⑦伴发病。冠心病组中伴发高血压病42例,其中心肌肥厚11例,大都在游离壁,少数在室间壁。心肌肥厚病例的阳性检出率偏低,可能因高血压引起代偿性作功使心肌增厚、重量增加所致。风湿性心脏病和中老年房缺伴发冠心病患者,由于右心长期负荷过重,使心脏极度顺时针转动,左侧位相当于LAO 40°。因此,需调整探头角度,增加采集体位,以提高LCX检出灵敏度和特异性。
99mTc-MIBI诊断冠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平面显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略低于断层显像。根据Pohost运动-再分布理论,99mTc-MIBI静息显像与201Tl运动-再分布对正常心肌灌注的符合率是100%。在同一组病人中,99mTc-MIBI对检测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极好的相关性。静息心肌显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如负荷试验心肌显像,尤其对心肌缺血的患者,但对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和伴发其他疾病仅能维持心肌基础氧需的高危病人,静息心肌显像更为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刘秀杰, 马寄晓, 主编. 临床心肺核医学.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73-103.
2 杨鼎颐, 瞿长琮, 主编. 实用心导管诊疗学.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 90-110, 135-147.
(收稿:1998-02-04 修回:199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