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系统辨证脉学脉诊维度与要素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2-10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的原创性脉学,是在继承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突破《脉经》“形态比拟”的脉象认识方法,秉承《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诊有过之脉”的主旨,对脉搏特征进行现代科技重构,形成了融“时空医学”“形神一体”“中西汇通”的特色诊疗体系。
 
通过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物理学、现代生理学、认知心理学对“系统辨证脉学”脉搏信号的“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甚至“量级特征”进行界定,最终形成了25对脉象要素。25对脉象要素是构成脉搏特征的最小单元,是目前被认知的单一的物理量,是偏离“中和态”的两极化表现,其直接表征含义在不同个体间稳定不变,与其他脉象要素组合间接表达机体的各种病理信息,最终构成疾病过程流的全证据链[1]。
 
25对脉象要素根据来源、表达意义以及在证据链中的定位等,有不同的维度划分。现本文对两种主要的维度进行举类划分说明。
 
时空四维度
“系统辨证脉学”对脉象的认识遵循寸口部的解剖规律及流体学原理。从物理学来说,寸口部首先是客观的空间存在。在这个空间存在里分布着皮肤、皮下组织、桡动脉的寸口部,其中,桡动脉的寸口部又包括血管壁、流动的血流。对于一个活的机体而言,心脏持续的收缩和舒张,心脏内瓣膜及主动脉瓣膜有次序的相继开放和关闭,导致血液形成持续的血流,从主动脉的基部射出,不断冲击着血管壁,引起血管各质点偏离基线的位移形成脉搏波。当脉搏波传播至桡动脉寸口部时,血管的振动会引起血管壁周围组织的协同振动,导致血管壁周围组织产生位移。
 
基于以上论述可见,“系统辨证脉学”对桡动脉的观察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在空间位置上,从中医传统脉诊对象为桡动脉的脉搏搏动,扩大到包括桡动脉的周围组织,乃至皮肤;从中医传统脉诊的寸关尺三部定位,扩展为寸上、寸、关、尺、尺下五部;并且提出了时间的观察维度,即脉搏波,血管质点向上的位移构成脉搏波上升支时段,即“来”,血管质点向下的位移构成脉搏波下降至时段,即“去”。
 
1. 空间三维度“维”是指方向。
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3种度量,具有立体性和三向性,分别为X、Y、Z三向构成空间立体。
 
1.1 对于寸口桡动脉而言,X方向为左右方向
包括的要素有:(1)位置要素:左右:即左右手的脉象要素。内外:寸口桡动脉的桡侧壁及其外周组织,桡动脉的尺侧壁及其外周组织。(2)血管壁要素:厚薄:血管壁的厚度。刚柔:血管壁的张力。敛散:血管壁收缩和扩张的加速度方向。(3)脉形要素:曲直:脉管在左右方向的形态特征。粗细:血管横径的大小。
 
1.2 对于寸口桡动脉而言,Y方向为顺着血流方向
包括的要素有:(1)位置要素:上下:桡动脉超过正常寸与尺的存在。(2)血流要素:疾缓:血流的运行速度。进退:血液振荡式前进的加速度。滑涩:血液前进运行的摩擦力大小。稀稠:血液的质地。
 
1.3 对于寸口桡动脉而言,Z方向为垂直于血流方向
包括的要素有:(1)脉位要素:浮沉:桡动脉脉位的深浅。(2)脉形要素:凹凸:血流层不同层面的凹陷或者凸出。(3)血流要素:强弱:脉搏波压力的大小。
 
2. 时间维度
来去:脉搏波的上升时段与下降时段。高深:脉搏波能到达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所能到达的度。长短:脉搏波的波长。怠驶:脉搏波上升时段与下降时段的势能。迟数:脉搏波的至数。结代:脉搏波的节律。动静:脉搏波搏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还有清浊、寒热、枯荣3对要素无法明确维度归属。
 
时空物理五维度
“系统辨证脉学”对特定脉象物理特征进行“数量认识”,结合物理学知识,充分对脉象的时间、空间和能量特性进行分析,解构成位、数、形、动、质5个维度,进而形成了各种物理特征的25对脉象要素。位:左右、内外、上下、浮沉。数:迟数、结代。形:粗细、曲直、凹凸、刚柔。动: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怠驶;疾缓、进退;敛散;滑涩。质:稀稠、枯荣、清浊、厚薄、强弱、寒热[2]。
 
位、数、形、动、质5个维度,从疾病过程的角度对脉象要素的分析。在疾病的初始阶段,首先是气机运行的逆乱,出现了脉的位置、律率的异常;当气机逆乱进一步发展,影响了脏腑经络的功能,出现脉的势能的改变,如脉搏波的速率、波长,血管壁的扩张收敛速度,血流的摩擦力等。当功能改变影响到形体,出现形体结构的异常,则在脉的表现为血液质地的改变,如血液的黏稠度、热度的改变。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脉象特征的解析。时空四维度是从物理学角度对脉象的分析,符合初学者对25对脉象要素的掌握。时空物理五维度是从疾病过程角度对脉象特征的解析,符合已经具备一定“系统辨证脉学”基础,并能熟练分析脉象特征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的中高级学习者对其的掌握。
 
“系统辨证脉学”通过分析脉象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缕析构成疾病因果关系的个性、体质、情志经历、病因病机、病位和西医疾病等,来表达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过程流”;针对“过程流”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制定出脉象与心理紊乱状态相应、脉象与气机紊乱状态相应、脉象与痹阻经络相应、脉象与方药相应、脉象与针(灸、推拿)相应的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系统医疗”[3]体系。通过“系统辨证脉学”对体质、个性和藏匿“伏邪”的辨识,判断机体的生理状态及疾病易患趋向,制定出健康保健原则、生活和工作调养方法等“未病”调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齐向华,宋晓斌.“疾病过程”论.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2):235
[2]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35
[3]陈少宗,齐向华,祝世讷.系统中医学视域下的中医精准医疗.山东中医杂志,2019,38(6):503-507,518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丁晓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