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4-15
中医治则治法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发生发展其传统文化基础、 哲学理论基础、 自然 科学基础和临床实践基础。治则, 是治疗疾病时必须 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 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则, 对临床立法、 处方 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订 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措施 [1] 。早在 《黄帝内 经》时期就初步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思想理论基 础, 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与发展, 现已形成内容 丰富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2] 。但医家医著中治则 治法见解所包含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见解颇不一致。 因此, 系统梳理历代医家医著中关于治则治法的理论 认识和特色观点, 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战国秦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中医治则治法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 《素问 · 移精 变气论》有云: “治之要极, 无失色脉, 用之不惑, 治之 大则, 逆从倒行, 标本不得, 亡神失国。 ” 称治则为: “治 之大则” ?[3] 。治则包括: 治未病、 治病求本、 调整阴阳、 三因制宜、 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 正治反治、 表里制宜、 脏腑五运补泻 [4] 。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 理论基础, 并且阐发了部分治法, 如 “寒者热之, 热者 寒之。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 。其成书, 标志着中医治 则治法理论已具雏形。 《难经》首次将五行生克之理 指导针刺的治病原则, 《难经 · 六十九难》 提出 “实则泻 其子, 虚则补其母” , 即针刺治疗病变的某脏某经, 可取 母经或子经的腧穴 [5] 。 《难经 ·七十二难》提出 “迎随 补泻” 法,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方向, 来实施的一种补虚 泻实的针法。 《难经 · 七十六难》 提出 “补卫泻营” 方法, 即施用补法的时候, 从卫分取气; 施用泻法的时候, 从 营气泄气。此法针对营卫失调的病证。东汉 · 张仲景 著 《伤寒杂病论》 , 在传承 《黄帝内经》治则思想的基 础之上, 按照阴阳、 表里、 寒热、 上下、 虚实分类, 建立 起以脏腑经络病机理论为核心的六经、 脏腑病证治疗 体系, 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中医治则基础, 对促 进汉之后治则的发展, 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神农 本草经》 提出 “治寒以热药, 治热以寒药, 饮食不洁以 吐下药” , 开医药结合确立治则之先河。这一时期, 各 位医学先贤百家争鸣, 中医学经典著作辈出, 为中医学 治则治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晋隋唐——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 治则理论呈现出多样化、 具体化的发 展趋势, 中医学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等基本理论得到 更为具体的体现。隋 ·杨上善分 《黄帝内经》理论为 摄生、 阴阳、 脏腑、 经脉、 设方等 ( 《黄帝内经太素》 ) , 设 方中包括 “知古今” “知要道” “知地方” “知形志所 宜” 等治疗的理论原则。唐 · 孙思邈继 《脉经》 的脏腑 辨证之后, 提出脏腑虚实寒热辨证之法, 对后世脏腑 辨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孙氏在 《千金方》 中对 很多病提出治则治法, 如将虚损分多种, 并相应提出 了 “补剂兼泻” “以泻为补” “寒温相济” “劳则补子” 等治疗法则。唐 · 王冰承袭 《黄帝内经》 治疗思想, 注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热之而寒 者取之阳” , 提出了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的理论, 至今在临床上仍有很高的应用价 值。王氏对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 ”注释为 “逆者正治也, 从者反 治也。逆病气而正治, 则以寒攻寒, 以热攻热。虽从 顺病气, 乃反治法也。 ” 首次明确提出正治反治这一治 则。众医家从不同角度对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等经典著作中治则治法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加以汇 集, 并融入个人临床见解, 使治则治法理论得到充实, 自成体系。

两宋——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宋 ·钱乙对多种疾病提出了具体治疗原则, 如论 治疮疹时, 应 “温凉药治之, 不可妄下即妄攻发” “宜 解毒” 。论治惊风时, 提倡 “急惊合凉泻” “慢惊合温 补” 法。宋 · 许叔微在 《伤寒九十论中》 对于因虚受邪 之证, 提出了 “先去邪后议补” 的治疗法则, 对后世攻 邪派的出现产生较大影响。许氏在临床上十分重视 脾肾以及肾中真火的重要性, 其理论思想对于严用和 提出 “补脾不若补肾” 治法有很大启示, 促进温补学派 的形成 [6] 。宋 ·严用和不但对许多疾病的辨证论治有 着独特见解, 而且重视脾胃, 强调肾中 “真阳” 、 “真火” 对脾胃健运有着重要作用, 提出了 “补脾不若补肾” 观 点。严氏首次提出 “五秘” 之说, 即 “风秘、 气秘、 湿秘、 冷秘、 热秘” , 总结出相应的四个治则 “燥则润之、 湿则 滑之、 秘则通之、 寒则温之。 ” 在论治痰饮时, 严氏提出 “人之气道贵乎顺, 顺则津液流通, 决无痰饮之患”的 观点, 即讲求顺气的治则, 这一理论对朱震亨治痰及 后世医家都有着深刻影响。两宋时期宽松开放的社 会背景为医家们提供了更为自由的思想空间, 医家们 思维活跃, 各抒己见,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治则治 法理论进行极大的补充和完善, 不但使中医学治则治 法理论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并为金元时期的治则 治法流派的形成, 完成铺垫。

金元时期——理论体系渐趋完善

承袭于两宋的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 在以 “金元 四大家”为主要代表的时期, 开始出现不同的治则治 法流派, 使其得到更为具体的补充和发展, 日臻完善。 金 · 刘完素在 《内经》 运气学说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 出火热论, 创立寒凉派, 善用寒凉保阴之法治疗火热 病证。对于外感火热病证, 刘氏打破既往惯用的辛温 解表法, 主张用寒凉解表法, 为后世对温病论治作出 了重要贡献。刘氏平素重视降心火、 益肾水。对于消 渴病, 首先将其分为三类: 消渴、 消中、 肾消。在治疗 上主张 “补肾水阴寒之虚, 而泻心火阳热之实, 除肠胃 燥热之甚, 济一身津液之衰” 。对于中风, 刘氏强调心 火暴盛, 肾水虚衰所致, 创内风火盛之说, 主张益肾水 来降心火, 使 “火归水中” , 创著名方剂地黄饮子, 至今 广为流传。刘氏创造性地阐述了火热病证的理论, 开 金元时期各家争鸣的先河, 活跃了当时医界的学术气 氛。金 ·张元素阐述各脏腑的治疗原则, 并强调在治 疗中应着重调理脾胃 [7] 。 此外, 金 · 张从正推崇刘完素, 善用汗、 吐、 下攻邪三法, 创立攻邪派。金 ·李东垣在 研究 《内经》 《难经》 等典籍基础上创立补土派, 认为 “内伤百病, 脾胃由生” , 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提出 “升 阳散火” “甘温除热” 治法。元 · 朱丹溪继承刘、 张、 李 等诸家学术思想, 提出相火论, 创立滋阴派, 认为 “阳 常有余, 阴常不足” 。这一时期, 中医学术气氛活跃, 百家争鸣, 不同流派相继创立, 逐步体现出各流派自 身的特色理论与特色观点, 并付诸临床实践, 加以验 证和改善, 使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逐渐成熟。

明清——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集大成时期, 日趋完善 的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 吸收诸家学说, 海纳百川, 融 会贯通, 一个个医学流派的成熟, 一部部医学著作的 完成, 一个个医家理论的提出, 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着 治则治法理论体系。清 · 王清任确立活血化瘀的治疗 原则, 被后世医家所推崇。清 ·王泰林总结治肝三十 法, 丰富了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手段。清 ·唐容川提 出止血、 宁血、 消瘀及补血的治血四法。新安医家在 这一时期的表现尤为突出, 成为明清时期中医学治则 治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 · 汪机推崇李东垣, 注重培护脾胃元气。明 ·徐春甫以 “东垣论五脏六腑 皆主于脾胃”为依据, 提出肝、 心、 肺、 肾皆需脾胃化 生营养, 皆有脾胃之气、 脾胃之病, 脾胃虚则俱病, 皆 可从脾胃调治, 明确提出 “补肾滋阴要识养脾之助” 、 “调理脾胃以安和五脏” 的治疗思路。清 · 吴澄为脾胃 病虚证调治大家, 著 《不居集》 专论虚损, 认为虚损之 证脾胃是关键, 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烁, 脾阴易伤, 脾 阴一虚,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而至如消谷善饥等胃火 证, 故治虚损应以理脾阴为要法, 并提出脾虚当分阴 阳、 “虚损健脾勿忘脾阴” 的观点。此言与李东垣脾胃 学说相得益彰而实补其未备, 由此脾阴理论作为脾胃 学说的一个分支逐渐成熟, “调理脾胃” 之治更加全面 完善。清 · 叶天士 “先安未受邪之地” 是根据温病病理 传变特点提出的具有既病防变思想的早期治疗原则, 并且详细论述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提出 “在卫汗 之可也, 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入血直须 凉血散血” ?[8] 。清 · 郑氏喉科郑梅涧、 郑枢扶父子, 倡阴 亏之说、 立养阴之法, 认为水虚则金不润而燥, 白喉一 症乃感受燥邪、 耗伤肺阴、 热毒熏蒸于咽喉而作, 论治 上 “总以养阴兼辛凉而散为主” 。此外, 这一时期扶阳 流派、 孟河医派、 岭南医学、 龙江医派等, 均对治则治 法理论作出独具特色的探讨和运用, 使中医学治则治 法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小  结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东 汉 · 张仲景在传承 《黄帝内经》 治则思想的基础之上, 按照阴阳、 表里、 寒热、 上下、 虚实分类, 建立起以脏腑 经络病机理论为核心的六经、 脏腑病证治疗体系, 建立 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中医治则基础。唐 · 王冰承袭 《黄帝内经》 治疗思想, 提出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益 火之源, 以消阴翳” 的理论, 至今在临床上仍有很高的 应用价值。宋 · 许叔微 《伤寒九十论中》 对于因虚受邪 之证, 提出 “先去邪后议补” 的治疗法则, 对后世攻邪 派的出现产生较大影响。金 · 刘完素在 《内经》 运气学 说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火热论, 创立寒凉派, 善用 寒凉保阴之法治疗火热病证。新安医家在继承前人思 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则治法观点, 成为明清时期中医 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代医家医著中的治则治法理论受其所处 的哲学文化环境、 地域环境、 自然科学、 临床实践等因 素的影响, 中医学的治则治法理论会体系会存在一定 的局限和不足。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体系自战国秦 汉时期初步奠定基础开始, 其后历代医家医著对其均 有发挥, 从而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 具有中医学特色 与优势的治则治法理论体系。随着时空变迁, 人类疾 病谱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也不断 的进行充实、 修正、 完善与再发展。而深入挖掘、 梳理 与分析中医学治则治法的特色理论, 对于进一步提高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学术价值, 促进中医传承与发展, 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 毕文霞, 陈守强 . 从中医治则角度探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总体 原则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27(8) : 383-384.

[2] ? 李扬林, 王永萍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图表试重构 [J].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6) : 6-9.

[3] ? 朱向东, 刘稼 .《黄帝内经》中的治则探讨 [J]. 中医药信息, 2006, 23(5) : 1-3.

[4] ? 梁晓春 . 中医治则治法的授课要点及体会 [J]. 北京中医药, 2010, 29(2) : 157-159.

[5] ? 周平龙 .“补母泻子”原则临床运用提法质疑 [J]. 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 1996(1) : 55.

[6] ? 刘景超, 李莹莹, 褚瑞雪 .《普济本事方》 杂病证治的学术思想 探析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3) : 217-219

[7] ? 李姿慧, 胡建鹏, 王键 . 中医治则治法研究与探讨 [J]. 安徽中医 学院学报, 2007, 26(6) : 1-4.

[8] ? 徐先进 .《内经》 “治未病” 思想指导高血压病防治 [J]. 中医药 临床杂志, 2014, 26(10) : 1078.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