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简析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2-21
裘沛然先生认为: “中医学术流派是医学理论产 生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也是医学理论传播及人才 培养的摇篮” 。 洪净等 [1] 认为医学的不同流派在历史 进程中独特的内在创新特质各有千秋, 因人、 因地、 因时、 因事、 因派而异。 学术流派虽然以学术为主 线, 然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 地域性是中医学术流 派显著的特征, 地域性医学流派是中医 “三因制宜” 原则之因地制宜的具体诠释。 事实上在众多的医学 流派中, 冠以地方名称的不在少数, 像吴门医派、 孟 河医派、 新安医学等, 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64家中 医学术流派建设单位中, 有62家传承工作室均以某 地某病或某科传承工作室来命名。 加强对地域性医 学流派研究, 有助于揭示流派产生、 发展的根源所 在, 也有助于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 系的丰富发展,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地域性医学的发端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中首次记述了五方地域致 病的不同性。 黄帝垂询岐伯: 为什么同一疾病采用不 同的治法, 最后都能治好? 岐伯明确回答是 “地势使 然也” , 引出了五方地域致病说。 譬如南方之域, “其 地下, 水土弱, 雾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胕” , 较 易罹患痹病, “其治宜微针” ; 而北方之域, “其地高 陵居, 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 较易罹患寒 疾, “其治宜灸焫” 等。 由此可见, 《黄帝内经》时代 就认识到了地域、 气候等地理条件的不同, 由此会形 成不同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所产生的疾病也多有区别, 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良 好的效果。 这可谓是中医地域性医学理论的滥觞。 在 《黄帝内经》地域性医学思想的影响下 , 后世医家对 此多有发挥。 张景岳 [2] 谓: “以气候验之, 中原地形, 所居者悉以居高则寒, 处下则热。 尝试观之, 高山多 雪, 平川多雨, 高山多寒, 平川多热, 则高下寒热可征 见矣” 。

地域性医学流派的形成

空间的接近性, 是学派形成的一个有利因素, 地 域环境对学派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3] 。 目前对地域 性医学流派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流派的形成时间, 地 理、 文化等因素对流派形成的作用, 代表性医家的医 事、 医著回顾, 流派主要的学术思想内涵等方面。 笔 者以为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地域性 医学与地域性医学流派的不同性, 以及地域性医学 流派形成的基础等。

1. 地域性医学不同于地域性医学流派 我国自 古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 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差异, 地理环境总体呈现西北海拔高、 东南海拔低的地势, 从而形成西北燥寒、 东南湿热的气候特点。 并且同一 地区的气候特点也不尽相同, 人们会因所处地区不 同产生各具地域特点的疾患, 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 域性医学诊治特点。 然而, 地域性医学并不等同于地 域性医学流派。 众多的研究者认为一个医学流派的 确立必须具备以下的三要素: 明确的中心学术思想、 传承学术的群体(人才链) 、 体现流派学术思想的代 表性著作 [4-5] , 地域性医学流派也不例外。 如果说地 域医学是研究有显著差异的不同地理环境、 气候条 件等因素对人群体质和疾病发生、 发展的影响, 地域 性医学流派则要求将地域医学的研究成果上升到一 个具体而有稳定的中心思想, 需要将中医的一般性 原则结合当地地理、 气候等特点加以应用, 最终形成 对该地区特有的疾病证候规律的认识和对具体医药 运用的指导。 正如岭南地区多湿气, 脾胃易受损, 岭 南医学就有 “祛邪兼顾扶虚损, 五脏分治, 尤重醒脾 祛湿” 的诊治特点 [6] 。

2. 地域性医学流派的形成基础 相同的地域, 气候因素、 体质因素相同, 也往往具有相同的经济和 文化背景, 在价值取向上有某种一致性和认同感, 更 可能在学术观点、 思维方式等方面趋于一致, 形成的 学术思想交流更为快捷, 这点在信息闭塞和交通不 便的古代显得尤为重要。 种种条件的具备, 一个地域 性医学流派才能逐渐形成。 例如孟河医派发源于常 州孟河镇一带, 它的形成与孟河有利的地理位置以 及当时经济、 文化的繁荣有关。 明清时期孟河镇交通 便利, 人才汇聚, 文风兴盛, 同业相互切磋, 阐发古 典经籍之奥义, 或下承诸子百家之说, 逐渐形成了孟 河医派 [7] 。

医学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 每 一种学说或医学流派的产生大致会有以下共同的过 程: 问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 新学说的 构建与完善。 众所周知, 汉唐以前中国的医学成就集 中在黄河流域, 然而中原医学的发展远未达到 “普 适性” 的高度, 即便是代表当时最高医学成就的伤寒 派、 河间派、 补土派、 易水派等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 围, 在向其他地区渗透、 传播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新 的需要解决的课题。 地域性医学流派更多的是结合 了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 历史文化、 生活习性、 体质 禀赋等诸多带有地域特点的内容, 灵活运用防治疾 病的中医理论进行探索、 创新, 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 新理论。 这既是地域性医学流派的成因, 更是中医发 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地域性医学流派体现的是医学实践的个体化 “天人相应” 是中医理论的思想指导, “辨证施 治” 是中医诊治的范式, “三因制宜” 是诊治范式的 具体运用, 这种在不变的指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 治疾病的途径, 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将地域性医学流 派放到较为宽泛的条件下, 体现的正是中医这种理 论与实践的精髓, 它将中医的理论与实践 “个体化” , 只不过这种 “个体化” 已经拓展成为某一个特定的 地域了 , 这也正是中医 “三因制宜” 中因地制宜法则 内涵的具体化和体系化。

谢观在其著作《中国医学源流论》 中有这样的论 述: “以长江流域论, 四川人以附子为常食品, 医家用 乌附动辄数两, 麻黄柴胡动辄数钱, 江南人见之, 未 免咋舌” ; “苏浙妇女, 产后血少阴虚, 应服平和清养 之剂, 切忌燥热收涩之品” ; “岭北之湘资等水泻于 湖南者, 性质又异。 盖均属寒性, 而湘省则在温带, 迥 非广州热带之比, 故湘医用药, 遂以仲景伤寒法为正 宗” [8] 等, 可谓是《素问· 五常政大论》中 “西北之气 散而寒之, 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理论的具体阐发, 足 见地域对中医 “个体化” 诊治的重要性了 。

吴门医派是产生于吴中地区 (今江苏苏州地区) 的地域性医学流派, 温病学说是其代表。 温病学说的形成, 取决于苏州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文化 及道德素养高的医家、 文化繁荣的外部条件、 学术 的交流与争鸣氛围, 以及名医专科的推动等因素 [9] 。 吴地多湿热, 诚如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言: “吾吴湿邪 害人最广” , 吴人体质禀赋与北方之人迥然有异, 所 以吴地医家用药多清灵, 所用药物药性平淡、 药力 缓和, 较少使用作用峻烈之药, 即使用之, 药量也较 轻, 不以炫奇、 猛峻求功, 讲究义理得当, 贴合江南 人群体质状态。

地域性医学流派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 任何一门学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 其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特质, 包括中医学在内。 医 学研究的主体是人, 但又与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密 不可分, 内外条件的变化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医学 理论来应对。 医学的种种理论, 或者是众多的地域性 医学流派, 并不是发展的终结状态, 而是目标与现实 达到的某一种相符合的动态而已。 地域性医学流派 的形成根植于中医的基本理论, 地域的扩展为这些 理论提供了较充分的集中研究条件, 从而在某些理 论、 技术、 方法和手段上取得了突破。 这种对中医理 论框架丰富内涵进行的拓展, 对中医学理论的完善、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位居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 是中医寒 凉派的代表人物, 以火立论, 提出了 “心为君火, 肾 为相火” 的理论, 创建了 “河间学派” 。 刘氏力主 “六 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为火” “六经传变皆为热 证” 等学术观点, 自然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 加 之刘氏所处时代的战乱频繁、 疫病流行等不无关系。 当时大多数医家仍习以 《和剂局方》温燥之方药应 对, 自然起不到临床效果, 反有贻误病情之弊。 刘氏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仔细推究疾病的发生原因, 认 为 “五运六气有所更, 世态居民有所变, 天以常火, 人 以常动, 动则属阳, 静则属阴, 内外皆扰” , 告诫医家 “善用药者, 须知寒凉之味” [10] 。 刘完素对医学理论的创新开创了宋元医学门户 的新局面, 河间医学不再是单单的地域性医学流派, 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及至晚于刘氏近170 年的朱丹溪, 作为刘完素的三传弟子, 沿袭师说, 在 相对富庶的江南针对人们沉湎酒色、 嗜食膏粱, 导致 相火炽盛、 阴精被劫, 吸纳他长, 大倡 “阳有余阴不 足” 论, 治疗强调滋阴降火, 终成滋阴派创始人, 也成 了医药中心南移的标志性人物。 河间医学也为中医温 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温病学说就 是萌芽于河间的 “火热病机” , 架构了从病因病机到 辨证施治一套完整的创新性理论体系。

结语

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绵延, 在各个时期、 不同地 区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所 处时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社会发展的状态密切相 关, 也与所处地域不可分割。 我国的幅员辽阔使得各 地区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生活习性等有着巨大的 区别, 也造就了医学思想的创新和临床诊疗措施的 丰富和发展。 地域性医学流派既是中医学术流派的 显著特征, 也是中医学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的组成 部分。 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需要重视地域差异在 医学流派形成中的作用。 在地域性医学流派形成的 共性规律中, 探析因受地域因素而萌生的医学新理 论, 既是继承的需要, 更是新时代中医学术思想创新 的要求。 加强各地域性流派之间的相互沟通、 科学整 合, 选择有疗效优势的病种, 争鸣与交融, 比较其内 涵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将成为中医发展的驱动力之 一, 对培养中医人才及提高临床效果大有裨益。

参 考 文 献

[1] 洪净,吴厚新.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中一些关键性问题 的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641-1642
[2] 张介宾.张景岳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83
[3]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 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5
[4] 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
[5] 王庆其.关于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的若干问题刍议.中医 文献杂志,2013,31(3):36-38
[6] 杨宇,杨海韵,李磊.岭南地区外感热病发病特点及历代名医 治疗经验.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94-96
[7] Volker Scheid,缪卫群.孟河医家新探.中华医史杂志,2004, 34(2):67-73
[8] 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 王菲菲.议吴门医派兴盛之因.光明中医,2015,30(3):449-451
[10]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8:28

【作者】 程军平; 欧阳八四; 申俊龙; 王长青;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