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潜在肝毒性中药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1-23
一说起中药肝毒性,许多人脑海中冒出的就是何首乌,但是你知道么,关于肝毒性中药,你知道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这么说呢?
 
随着中药毒性研究逐渐深入,一些传统性的无毒中药也被发现有潜在的毒性。
 
同时,除了中草药的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之外,还包括其他原因也会导致毒性呢~
 
1.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变质也会引起对机体的副作用。
 
2.临床上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对症用药,配伍得当的原则。
 
3. 患者体质皆不相同,除了少部分品种中药是固有型肝毒性中药外,大部分中药的潜在肝毒性具有特异质型的特征。
 
要想知道有肝毒性的中药,先来告诉你什么叫做肝损伤~
 
中药肝损伤的临床分型
 
中药肝损伤的临床分型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分型。
 
1
根据发病机制
 
 
中药肝损伤(HILI)根据发病机制主要可以分为固有型肝损伤(Intrinsic liver injury )和特异质型肝损伤(Idiosyncratic liver injury)。
 
>>>>
固有型肝损伤
 
 
固有型HILI的损伤程度一般和用药剂量成正比,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潜伏期比较短,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较小。通常是指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肝脏,只有服用药物达到一定的剂量时才可以造成损伤。并在导致肝损伤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他一些脏器的损伤,例如服用朱砂安神丸的大鼠在出现急性肝毒性的同时也伴随着急性肾毒性的发生。
 
>>>>
特异质型肝损伤
 
 
特异质型HILI一般与药物剂量无关,而与个体特异质相关。特异质型是指只对少数特异质机体产生肝毒性,而对正常非特异质机体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何首乌只有在联合注射LPS时才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肝毒性。特异质肝损伤不仅与人的体质相关,而且还与药物,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中药还具有不等同于西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药的潜在肝毒性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作用。
 
2
根据损伤靶细胞类型
 
 
根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由2016年4月1日实施的《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中,将HILI根据损伤靶细胞可分为肝细胞损伤型(Liver cell damage),胆汁淤积型(Cholestasis),混合型(Mixed)和肝血管损伤型(Hepatic vascular injury)。
 
>>>>肝细胞损伤型
 
肝细胞损伤型划分的标准为:谷丙转氨酶(ALT)≥3×ULN(正常值上限),而且R≥5,R=(ALT实测值/ALT ULN)/(ALP实测值/ALP ULN)。这种类型肝损伤主要特征是体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转氨酶主要分布于肝细胞内。肝细胞出现损伤或坏死时,肝细胞完整性被破坏,转氨酶被释放入血。由此引起血浆中相应含量上升,因此血浆中转氨酶的升高反映了肝细胞膜破坏程度。这类肝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研究人员统计了2011年1月到2012年11月期间在解放军三〇二医院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DILI住院患者的肝损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肝细胞损伤型占到了81.25%。
 
>>>>胆汁淤积型
 
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划分标准为:碱性磷酸酶(ALP)≥2×ULN,而且R≤2。这种类型的肝损伤的主要特征是血清内的ALP含量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药物或者代谢产物的影响,胆汁的正常形成发生障碍。或者毛细胆管内的胆汁流动减缓以及药物引起免疫反应所导致的小叶间胆管损伤,则会造成药物诱导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肝细胞受损会导致ALP过度进入血液,如果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混合型
 
混合型肝损伤的划分标准为:ALT≥3×ULN,ALP≥2×ULN,2<R<5。混合型的肝损伤介于上面两种类型之间,即两种混合型的肝损伤。即混合型肝损伤机体内的ALT一般低于肝细胞损伤型而高于胆汁淤积型,同时ALP值一般低于胆汁淤积型而高于肝细胞损伤型。
 
>>>>肝血管损伤型
 
肝血管损伤型肝损伤主要损伤靶细胞为肝窦,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内皮细胞。其临床分型主要有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鼻塞病(SOS/VOD),紫癜性肝病(PH)等。
 
 
 
 
导致肝损伤的主要中药成分
 
 
 
1
含萜类化合物潜在肝毒性的中药
 
·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又名黄藤,断肠草。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从别名中可以发现雷公藤具有相当大的毒性。研究表明:雷公藤所含的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及苷类均有一定的毒性,但二萜类成分毒性最大。
 
黄药子是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火等功效。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从而限制了黄药子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出现过每天服用黄药子15g,连续6天出现高热,并确诊为药物性肝炎。
 
川楝子是楝科(Meliaceae)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川楝子的毒性被认可了很长时间,是一种传统的毒性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川楝子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川楝子素是一类呋喃三萜。
 
柴胡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柴胡中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包括皂苷、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类等。柴胡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氧化之功效。然而,随着柴胡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关于柴胡的副作用报道越来越多。并且发现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为皂苷,毒性作用靶器官为肝脏,因此把柴胡归结为一种具有潜在肝毒性的中药。
 
 
2
含生物碱类潜在肝毒性的中药
 
 
紫菀又名青菀,紫倩。系菊科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止咳祛痰,润肺下气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风寒咳嗽气喘等。研究表明紫菀含有多种具有肝毒性的生物碱,主要为吡咯里西啶,其主要成分为clivorine(山冈橐吾碱),且clivorine是紫菀水提物中的主要成分。
 
菊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是菊科土三七属植物,临床上用来治疗骨关节疾病,止痛,散瘀等。文献报道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的方法从误服含吡咯里西啶的菊三七的病人血液中检测到吡咯里西啶的代谢产物。而吡咯里西啶类化合物进入体内不会直接产生毒性,其毒性物质是其代谢后的产物。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该中药中含有多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临床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肝毒性。且千里光毒性比较严重,有文献记载在1920年到1995年间在南非,美国,西班牙等9个国家发生过14次千里光属植物中毒事件,并且7次出现死亡情况。
 
款冬花是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是一种常用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和哮喘。对款冬花的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款冬花的主要成分为萜类,黄酮和生物碱。其中生物碱中的吡咯里西啶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3
含蒽醌类肝毒性的中药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分包括含有蒽醌类,磷脂类和二苯乙烯苷类。何首乌的肝毒性在临床上发生较为普遍,虽然比较常见,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包括配伍,炮制和服药方式等,而且何首乌的肝毒性还具有一定的特质性。
 
大黄与何首乌一样属于蓼科植物,来源于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或者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清湿热,泻火,祛瘀解毒功效。但有部分研究表明大黄中的蒽醌类和鞣质类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4
含挥发油类潜在肝毒性的中药
 
·    
吴茱萸又名茶辣,漆辣子。系芸香科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近干燥的果实。用于治疗肝胃虚寒,也可以作为蛔虫药。近年来发现吴茱萸挥发油成分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并且在临床上曾出现过病人过量服用吴茱萸而致死的报道。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近年来,随着艾叶在临床的使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中,艾叶“有小毒” 。
 
薄荷是唇形科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地上干燥的部分,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中药,其应用比较广泛。具有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功效。薄荷的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和氨基酸类等,其中挥发油是其主要成分。薄荷挥发油在发挥药效的同时,其毒性也被人们所认识。
 
细辛又名小辛,细草。属于马兜铃科植物的干燥全草。是临床常用中药,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散寒止痛,宣通开窍,温肺化饮等功效。但关于细辛的毒性在临床上早有认识。自古以来就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另外细辛反藜芦也是中药“十八反”内容之一,可见细辛的毒性早已为人所知。而且细辛的药性和毒性均来自挥发油成分,经过进一步的探究发现挥发油中的黄樟醚为其主要毒性成分。
 
 
 
5
含其他类潜在肝毒性的中药
 
·    
引起潜在肝毒性的中药成分还包括重金属类和毒蛋白类成分,如朱砂,雄黄,砒霜,磁石,苍耳子,蓖麻籽,蜈蚣,鱼胆。
 
中药的潜在肝毒性比较复杂,中药的多成分是其中的一项原因。药物经过一定的炮制也有助于降低毒性。另外,中药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中草药的使用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论治选择组方。合理配伍也可以达到安全使用中药的目的。反之,则会加重肝损伤的风险。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