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院校+师承”仍有困境尚需改革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5-25
自1956年开办高等教育后,中医药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并与现行教育制度接轨。这一过程中,中医药教育机构得以逐步建立,教育层次与课程体系日渐完善,主体培养模式也由院校教育替代了传承教育。
 
半个多世纪过去,尽管中医药高等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乏人”依然存在,“乏术”愈加严重,科班出身的名医大家寥寥可数。
 
业内近些年深刻反思与研讨,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医教育未能充分遵循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模式出现偏差,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
 
共 识
 
在认识人体时,中医学充分发挥个人感知的能力,通过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系统归纳及在一定方法指导下的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相应的认知结论。而这一过程造成了经验多样、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现象,因其模糊性及多样性,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易造成认识理解的不一、学习传承的困难。
 
基于此,中医学在诞生之后的很长时期内主要采取师承教育的方式加以传播、延续与发展。它以跟师临证、口授心传、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师徒自愿结合,学习兴趣浓厚,师徒相谐,教学相长。
 
但师承教育也有天然缺陷: 受学术水平及学术保守思想的影响,学生“各承家技”,只闻一家之言,易滋门户之见、知识局限。所学受限于老师学术水平与个人喜好,导致培养质量参差且难以衡量。教育规模难以扩大,难有学术创新。
 
中医药学开办院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师承教育的不足: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基础更扎实;将课程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利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但院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统一化、教学模式的标准化,造成了学生个性与灵性受到压抑甚至扼杀,千人一面。“先基础、再临床”的阶段式科教学突出了“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死记硬背去消化前人在临证实践中总结归纳的经验,造成理论与临床的脱节,中医思维难以固化而致临床诊疗水平低下。
 
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概括为“四化”,即“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
 
二者各有侧重,各有长短,不可替代,最佳模式理应是二者的结合,即“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之中”,这在业内已形成共识。
 
困 境
 
在认识到院校教育的不足之后,各地中医高校近十几年来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开展院校教育和中医药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继开办了各种试点班。
 
如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李斯炽班”,坚持以“六重”(重基础、重经典、重实践、重能力、重规律、重个性)为培养原则。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传承班以“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为特点。陕西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铁杆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中医教改实验班,以“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办了“新安医学教改实验班”,山西中医学院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组建了傅山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采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互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相互补充,学校、政府、企业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又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联合开办了“平乐正骨传承班”,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纳入院校教育中,探索“高校与医院结合的‘3+2’人才培养模式”。
 
这些具有传承性质的试点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但其间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困惑,面临着一些困境。
 
与现行课程体系的矛盾
 
中医院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但中、西课程混合交叉,学生面临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换档”,西医学概念比较明晰,临床诊治比较规范,更易学生知识结构的衔接,对中医学习带来一定干扰,甚至使学生对中医的理论、经典、概念、逻辑抱怀疑态度。
 
此外,学生为了准备考研,需要拿出更多精力投入英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但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无法改动,专业课程又已形成相对完整且固定的体系,开展师承教育要作的课程调整幅度与范围受到诸多掣肘。况且,偏废西医又不合时宜,不然则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医疗体系需要。
 
客观条件的限制
 
开展师承教育,需要相应的基本保障,但在目前情况下,一些条件还难以满足,师承教育中的导师制也大都有名无实,流于形式。
 
如跟师临证时,学生要奔波于课堂与医院之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些导师忙于应对临床业务,无暇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些导师的责任心不强,学术水平及带教能力都有待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有限,师生大都只有名分,少有情分。由于教育资源所限,师承教育模式的推广与可持续性都大受影响。
 
与教育公平理念的抵牾
 
目前各地中医院校所尝试的师承教育,大都是在个人志愿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序选拔出来的试点班或实验班,类似于中学时期的重点班,规模一般在20~40人。这其实是把师承教育的机会变成了一种稀缺品,受益者只限于小部分人。这些人享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如由名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这显然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相悖。
 
对 策
 
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
 
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尝试,师承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在中医院校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解决问题。
 
寻求师承与院校最佳契合点
 
引入师承教育,无疑是为了贴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突出中医特色。这就需要在充分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两种教育模式的契合点,把握好结合度,惟此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这其中应包括课程体系的重构(如公共基础课与中、西医课程的设置及比例),课堂与临床教学的方式方法,经典课的背诵与讲习,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建立,跟师的安排与要求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在院校教育中体现师承教育,不仅要引入理念,更要融入方法。这就对课堂教学师资和临床教学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根据内容能熟练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以案例吸引学生,以问题引导学生。
 
临床师资要提高责任心,改进带教方法,加强师生交流,使导师制名副其实。要充分利用名医资源,发挥名老中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可遴选、聘请各地具有教学意愿与能力的名老中医走进校园、课堂,现身说法,介绍学术经验,指导学生学习。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师承教育尤其强调因材施教,因而掌握当代学生的共同特点,分析中医类学生群体的特质,进而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对保证师承教育的开展与效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中医类大学生特点的共性和特性,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了解其思想、感受与需求,并着力开设师生交流平台,畅通师生交流渠道,结合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探索适合当代新型师承教育的途径。
 
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方式与内容决定着培养导向。目前中医药院校实行的考核机制,并不完全符合中医专业的特点,对师承教育相关内容的考核方法更是需要改进、创新,力求灵活多样、全面、综合,如背诵,试开处方,开专题讨论会,写小论文、跟师心得、读书笔记,试讲课等,既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更要考核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加强软硬件建设
 
为配合开展师承教育,中医药院校应当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从配套设施到教学环境均应考虑与中医师承教育内容和目标相契合,与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相契合,营造学习环境,改善培养条件。附属医院理应承担更多、更大的任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满足跟师的需要。 当然,这些都需要通过政策制订、制度建设来保证落实。
 
调整中医院校招生模式
 
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可招收部分具有中医家学背景、酷爱中医的学生,以师承试点班的形式加以培养。
 
院校教育融合师承教育,是中医学顺应自身规律及时代发展所作出的一个必然选择。其过程须对现行体系中如课程、师资、规模、条件、考核等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加以变革,因而必定艰辛而漫长,需要集思广益,上下左右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摆脱困境。只有处理好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的关系,“振兴中医”才不致沦为口号。(许二平)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