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别让药检比思维 影响中医名声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4-13
检查费用要和药费达到1:1比例,在很多情况下无疑是引导医生“过度”开检查单,从而让医院赚取更多的利益。这等同于变相地让医护人员“敲诈”病人,无疑是违背了医护人员诊治病人的初衷。
 
一边是“医生看病不如看宠物”,一边是医生不接受医院的“奖金陷阱”,说明医生这个行业“病得不轻”。医生应有的劳动价值与报酬和资格资质不相称,医生内心的苦楚说不出;医院想方设法让医生变为“钱袋子”,从而换取更多的“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有能力有良心的医护人员经过多次“煎熬”后选择“请辞”,给“二流医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的政策有点“逼良为娼”的嫌疑。
 
作为以中医药特色治疗“简、便、验、廉”为生存法宝的中医医院,通过制度手段让医生“必须引诱”病人开更多的检查单,等同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给中医药行业抹黑。这种思维不仅影响单位形象,严重影响整个中医药行业形象,甚至败坏中医名声。
 
实际上,该不该用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医医院本身就有待商榷。需不需要让病人做检查、做哪些检查,临床中医师会根据病人病情、症状、体征、治疗效果等酌情决定。而医院却逼着医生“检查费和药费达到1:1”,无疑是给临床中医师套上“脚镣”,最终受到损害的是病人的利益和医疗行业形象。(梅松政)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筋伤推拿科于2009年成立病区,短短数年时间,已发展成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开设两个病区,一个治疗区,开放床位140张,年出院患者3000人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科主任刘肖瑜创立的“三三制”医护患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模式。
 
该科刚成立病区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源相对紧缺,青年医师较多且亟待资历较深的老师培养带教;病区地处偏远、设施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等。为了突破瓶颈,该科大胆引入“三三制”管理模式,以医、护、患三个群体为实施对象,组成医护三人诊疗小组,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第一个“三” 即医护协作制。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诊疗协作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配合,使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治疗。其中两名医生分为导师和学员,导师由科室具有较高业务技术水平、综合应对处置能力突出的医生担任,通过协作带教,给患者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二个“三”即医护轮转制。每经三个月由科内民主投票重新选定导师、学员及责任护士组成新的诊疗小组,并根据运行情况适当调整人员配置,以加强交流,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
 
为促进“三三制”的落实,在此基础上,科室还实行了分包制,包括床位分包和责任分包,依据科室床位总数、医护人员数量等,以小组为单位,分包相应床位,实行责任共担,并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组内及组间成员协作,细化落实责任制,保障“三三制”的有序运行。
 
“三三制”运行以来,青年医师在小组中得到了系统的培养,个人能力逐渐增强,人才梯队日趋成熟。管理逐步细化,医护齐心协力提高患者疗效,减少了医疗隐患,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在患者的口碑相传中,专科专病凸现、诊疗水平提升,科室的特色品牌也在逐渐积蕴。(李丽)
 
有人推断这是医院为创收而祭出的歪招,其实并非完全如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认为医院出此下策,也有自己的无奈。因为医政部门在考核医院质量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药费比例。按照现在的要求,三级医院的药费收入一般不超过医院总收入的50%。在此现实下,只有保证药费与检查费始终保持在1:1的比例,药费比例才能保证不超过50%。
 
而医政部门限制药费比例,主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大处方。处方费用少,则药费比例低;二是鼓励医院创新。医院不能总是局限在单纯的药物治疗上,还要开创新技术,提高手术量。同样是心梗病人,这边是药物治疗,另一边是置入支架,前者的药费比例肯定会高,如此,对于推广置入支架这样的新技术,显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所以说,这样的政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中,一些名医院由于初诊病人比较多,相关的检查就较多;同时复杂病例也多,各类新技术的应用机会就相应更多。因此,对于各地的“龙头”医院而言,药费比例确实不存在问题。
 
但对于一些相对普通的医院,特别是中医院而言,这样的政策就存在一定弊端。由于“老病人”相对集中,并且慢性疾病患者较多,诊疗过程往往并不需要太多的检查,治疗也常常以服药为主,在此情形下,要保证完成50%以下的药费比例,确实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我国的诊疗费整体偏低,还大致维持在10元左右的水平,在昂贵的药费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保持50%以下的药费比例,不依靠检查费来拉大分母,降低数值,还真无其他方法。
 
由此不难看出,将药费与检查费进行1:1的绑定,并对医生进行经济考核,医院的政策虽然难逃“懒政”嫌疑,但也不乏无奈。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源还在于一些管理政策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的医疗实际,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对国外经验学习的多,与医务人员的交流沟通少,导致了某些本来是为了便民的措施,在实践考核中成为患者的负担和医生的心痛。
 
避免类似荒诞的情况,恐怕还需要我们的医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多了解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医院之间的区别,建立医生与医政部门的有效沟通,保证政策不要发挥出相反的效果。 (郑山海)
 
转眼间到了3月中旬。忙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工作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科主任们都在翘首等待着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科室实现全面对接。
 
此时,距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刚过去一个多月。双方300多万元的院内制剂代加工,已经生产出了3批验品,等着在药监部门完成备案后进入全面生产;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双向转诊等,只等着临床科室全面完成对接后,同步开始进行。
 
这是河南首次两家省级中医、西医医院全面实现合作。这次合作,对双方互相取长补短、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有着重要作用。
 
制剂生产代加工 制剂室不必重复建设
 
作为一所省级的科研医疗机构,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上的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期以来显得相当沉默低调。
 
然而,虽然规模有限,但该院的中医药科研和临床实力却不容小觑。研究院下属有附属医院、中药研究所、制药公司等,近些年来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新药开发、中医药信息挖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医药特色较为突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办主任牛国顺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创“三甲”时,该院的中医药人才就占了88.1%。
 
尤其是该院的制药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是河南省首批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的企业,并在多年的药品生产中培养了一批专业制药人才。
 
正是这些优势,引来了“老大哥”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青睐。几年前,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有规范、先进的制剂室。在近年来的院区改造中,随着制剂楼被拆掉,该院的制剂生产成了个难题。如果重新建一个制剂室,少说需要四五千万元的投入,同时还需配备三四十人的生产队伍。而且要完成相关的生产认证,更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经过多方考察后,今年年初,省人民医院决定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作为院内制剂的代加工伙伴。双方接洽后一拍即合。
 
就在双方院领导洽谈制剂代加工时,发现双方在其他方面的合作空间也很充分,进而萌生了全面合作的想法。
 
科室之间优势互补 医疗资源全面共享
 
书法家武庆平是两家省级医院中西合璧的受益者。
 
不久前,武庆平突发脑梗死,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被紧急送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后,介入科副主任朱良付迅速实施了溶栓治疗,使堵塞的脑血管再通,患者第二天就可以正常讲话、下床走路。随后,武庆平转入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进一步康复治疗,现在又能继续泼墨书写了。
 
河南省人民医院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全面合作的关键部分,就在于医疗资源的全面共享。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同,合同中规定,双方的信息化平台、仪器设备、手术室、麻醉、检验、影像、制剂加工、三级实验室、文献检索中心等资源共享,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向省人民医院开放中医药信息文献查询、两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等资源。
 
急诊、重症监护、外科、麻醉、危急重症救治、医疗管理等方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强项,该院将就此为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心脑血管、消化、肿瘤、内分泌、康复医学、风湿疼痛、针灸等,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长,该院将在这些方面为人民医院提供主要服务。
 
除了相互间的技术支持,双方还将建立起优势互补的双向转诊机制。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手术或抢救时,将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而后者康复期的患者也将转诊到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提高床位周转率。
 
“住院多久必须转诊有严格的要求,中医院比西医院的规定平均住院日稍长一点,他们病人量大,重症进入恢复期可以转我们医院。这样有利于我们分工合作,一个做‘上游’,一个做‘下游’,也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更有利于康复,方便了病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张克说。
 
医疗装备、基础设施、检验检测、实验室研究、学科建设,两家医院将改变以前个别科室、部分专家“点对点”的合作方式,上升到“面对面”的院际合作的水平,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疾病模式。下一步,双方还将接通信息传输,成立远程会诊室,对接各个科室。
 
联合申报课题 科研竞争力倍增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高血压治疗中心,由该院副院长范军铭领衔的高血压防治综合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已经积累了5000多例患者的研究数据。然而,受制于人员编制、病材资源等因素,这项研究迟迟没有西医数据的支持。
 
如今,联袂河南省人民医院后,科研上的短板将迎刃而解。
 
同样能进一步把课题做大的,还有该院的肿瘤介入治疗研究。
 
“以前,我们只能申报一些中医科研项目,西医院当然也只能申报西医的。联合申报课题,对双方都有益,河南省人民医院积累的有大量病历,双方可以形成大的数据量,在申报课题时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张克说。
 
万事开头难,对于这一中西合璧说的新尝试,目前都有什么困难和阻力呢?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牛国顺说,医保政策的壁垒是制约双方合作的一大因素。在一家医院住院的病人,当需要另一家医院的治疗时,必须结账、出院再入院,各项手续十分麻烦。而且有的医保对医院有限制,希望对医保对病人的院际转诊能开通更便捷的通道,院际之间可以合作检查、合作治疗。
 
“中医院不能关着门办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必须放宽视野,走出去,积极开展合作,取长补短。”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韩颖萍说。(张晓华 胡晓军)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