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3-25
    在上大学之前,我并不是非常相信中医,还曾一度认为中医是一种迷信。自从我踏入了中医的校门之后,天天被灌输中医的思想,我开始了解中医,起初我从来没把阅读中医文献当作一种乐趣,觉得它晦涩难懂,助人睡眠还差不多。直到我读了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从一个外行者的眼中看中医,我发现它是多么的神奇,它不仅蕴含了人生的智慧,还容纳了豁达的胸襟。当然严格地来说,她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外行,她从小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后因女儿的身体时而关注中医,她对中医的某些理论也是耳熟能详的。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作者对中医的一种崇敬之情。也是从读这本书开始,我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啃课本,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而去探索挖掘先人留下的经验。
 
    中医不是迷信是科学
 
    在医学领域,正在形成一种趋势——西医是科学,中医是迷信。好像一直以来科学就是以西医的标准来定义的,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那时我们从来不知道“科学”一词,更不用说用科学来评判一个事件。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科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新时代的人们,无论老少,无论专家还是普通的大众,动辄就用“这不科学”来轻易地否定一个不被自己理解的理论。比如说,在过去的中国,人们都是穿着宽松肥大的棉裤,医生就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跟袋鼠似的,七八个月的早产儿也都给兜活了。若是在现在,试问有谁还会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保住早产儿的生命,或许很多人还会觉得这是迷信,暗暗嘲笑“尊贵的生命岂会用这种粗俗的方法来亵渎”。直到美国报出一项最新科技报道说,发现早产儿放在保温箱中成活率很低,而要是贴着人的皮肤给早产儿保温,成活率却很高。这震惊了许多人,曾被当作迷信而被排斥的做法突然出现在美国报道中,瞬间感觉“高大上”了呢!于是乎,人们渐渐改观,这也许与人生来就有的虚荣心有关。追求知识的学者或许还会继续了解这其中的奥秘,并可能激发出新的思想;可悲的是那些盲目从众的人们,即便认可了这种做法,但其中的原理仍然搞不清楚,对以后类似的事件,他们或许仍然以“这不科学”来对待。由此可知,中医中的不科学只是还未被证明的科学,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行为,有时候,确实是我们的嘴巴快于大脑了。正确对待每一次判断,不仅是对一个新思想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
 
    书中作者母亲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糟粕”不是糟粕。作者的母亲曾有过三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医案:其一是用老母猪治愈了一个晚期癌症的妇女;其二是把稻草烧灰,然后用水浸泡,得到的白色沉淀析出物来治愈一个胃病患者;其三是用狗肺治愈了一个哮喘病患。这些做法拿到现在来说,都不可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也难怪会被当作糟粕给丢弃。所以,人的学习也是分阶段的,年轻人学习时常轻易断言优劣、对错,造成学习上的留一半、扔一半现象,使学习走偏。上了年纪后,多观察少判断,结果从“愚昧”和“糟粕”中得到的启示往往要大于正统学术。由此可知,“愚昧”和“糟粕”不是没有价值,对于不理解的东西先行保全比彻底铲除要好。
 
    不用担心中西医之争
 
    中医学是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中华文明五千年,哪有那么容易被废除。再者,中国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壤中,受这里阳光雨露的滋养,无形之中已经与这里的自然融为一体,对于阴阳学说,我们国人就比较容易理解,然而西方学者就算智商再高,他们也很难搞懂木火土金水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者虽然处于相同的目的,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不同。西医治病,要给病人做透视、化验等各项检测,有时还要从人体上摘下一块组织做病理分析,或者干脆来个剖腹探查,怎么也得找到病菌、病灶,也就是拿得出、看得见、测得到的具体的病。这决定了西医向精微方向发展,因为这是西医的立身之本。西医诊断的基础是各式各样的仪器,西医院里,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科技展馆,谁具备的仪器多,谁的先进,谁就占优势,能吸引更多的病人。然而中医旨在保持人体的完整性,这也就印证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要求多种平衡,最根本的是阴阳平衡,通过调气血、津液来实现机体的各种平衡。中医的诊断工具就只有三个手指,它给人的结论不像化验单那么清楚明了,所以,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里并不占优势。我们要做的只是简单的做好本职工作,回归我们的传统,在这场纷争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回归到自然中领悟我们的中医文化。只有我们脚踏实地的学好了中医,才有可能将它推向世界。
 
    毋庸置疑的是,中西结合是现在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虽然中医的治疗手段与西医不同,但中医从不排斥其他医疗手段,当然中医学也会借鉴和容纳西医技术。一般说来,人们找西医,是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病是什么样,B超、CT能明确告诉你病在哪儿,让你看到它,现在讲知情权嘛,西医在这一点上可给患者一个交代。先到西医院确个诊,再找中医商量治疗方案,已成大部分人的看病模式。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医是有局限性的,随着疾病的多样化,来医院就诊的病患往往不是只有一种病变。比如说:治疗肝腹水,按中医的理论应该用泻法,但如果这人素来体虚,泻法会伤津液,这就让中医为难了,这时候给病人挂吊瓶、输血,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要做一个全能的医生,不仅要精通中医,还要熟悉西医的思想理论。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