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enbach Klaus,1939年3月14日出生。
2010年1月18日初诊:自1996年独生子因车祸意外死亡后,一直有极强烈的恐惧感和抑郁感。故于1997年后提前退休。近几周,只要看到或听到一些恐怖的事,立即感到胸闷憋气。白天常有心中烦躁,伴前胸、头部发热感。晚上平卧就觉气短憋闷,只能坐着睡觉。半夜醒后,因心中害怕难以入睡。自1998年行冠心病手术后,特别容易出汗。在诊室内自觉憋闷要求打开门窗,只要室内温度升高,就觉得气短憋闷(冬季诊室内有暖气)。心肺检查基本正常。年青时曾从事拳击运动,因鼻子受伤而鼻塞有堵塞感,2005年手术后有所好转。有时耳堵,耳鸣已久。脉虚弦,舌暗红。
诊断为情志内伤,神气不安,清浊相干,是为气乱。
治疗当安虚神,调五脏,升清降浊。
处方:百会、神庭、本神、神门、大陵、鱼际(或太渊)、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复溜、阴郄。
针刺用毫针调气法,即五脏原穴和鱼际、阴郄浅刺,百会、神庭、本神、膻中沿皮刺,用平补平泻调气法,取得微弱针感即可。合谷、复溜、足三里、三阴交常规直刺,用徐入徐出导气法。得气后均静留针30~40分钟。
按:合谷、复溜合用为治汗古方;汗为心之液,阴郄为心经之郄,可清心止汗。鱼际穴为手太阴之荥,可泻肺热。百会、神庭、本神、神门、大陵调神气,足三里、三阴交调脾胃。太冲、太溪、神门、大陵为五脏原穴,是调五脏的必用穴组。
1月21日复诊:白天胸闷减轻,但晚上仍不能平卧。上方加膻中、鸠尾、中脘、气海;头皮针额旁1线治心肺上焦病,沿皮向下刺1寸,用小幅度提插泻法。膻中(沿皮向下刺1寸)、额旁1线降气平喘,鸠尾、气海为十二原穴中的二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调脾胃以升清降浊。百会、神庭、气海、中脘四穴调和任督阴阳,是焦虑症、抑郁症必用之穴组。其中,鸠尾向下斜刺1寸,用平补平泻调气法;中脘、气海、常规直刺,用徐入徐出导气法。他穴刺法已见上述。得气后均静留针30~40分钟。
1月25日三诊:今天下大雪,汽车拐弯时感到害怕。睡眠差,不敢睡觉,每天有2、3次情绪不好。针方同上。
1月27日四诊:自觉情绪平衡安静了一些,但平躺后鼻子总堵,出不来气。针方同上。
1月29日五诊:近几天心前区有刺痛感,胸闷堵,怕心梗发作。恐惧感有所好转。上楼或用力时头部发热,全身发热,头部似要爆炸一样,温度一高就气短憋闷,出不来气。
上方加足经三荥(内庭、行间、侠溪),再加上原方的足三里穴,共同组成“引而下之”的穴组。内庭、行间、侠溪直刺、浅刺,用平补平泻调气法,取得微弱针感即可。针刺足三里时,务必使穴位有经气下行的针感,从而达到降浊泻火的目的。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可见针刺足三里,可引气下行,泻火降浊。
2月2日六诊:有2天可以躺在床上了,昨晚睡了3个小时,未用安眠药,但醒来后又出不来气。同1月29日五诊方。
2月5日七诊:下午有恐惧感,晚思绪不宁。但能躺着睡觉了。入睡要半小时,早4点起夜后难以入睡。头、胸部热感减轻。同上方。
以后每周诊治2次,至2010年3月17日,诸症均有好转,特别是睡眠和情绪变好,出汗、头热、胸闷均好转,但仍有口鼻干燥,动则出汗症状。嘱从2月24日始,加服知柏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2次。
3月17日:近日身体基本正常,只是睡觉还差些。
乱气和调气
《灵枢·阴阳清浊》曰:“清浊相干,命(名)曰乱气。”《灵枢·五乱》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免(烦闷)。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五乱者刺之有道乎…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补泻奈何……徐入徐入,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本例患者的病史及诉述,基本符合抑郁症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中医辨证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上盛下虚、气火上逆、乱于胸中心肺之“气乱”病症。其表现在头胸烦热,“俯仰喘喝”之气短,和心烦、恐惧、失眠。《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故宗《灵枢》“五乱”“阴阳清浊”“刺节真邪”等篇之法,选用调气(宗气、元气、中气)和调心肾、督任之复方,其中还寓以调五脏之“十二原”法。
引法的应用
《灵枢·卫气》提出十二经标本上下各有所主病症,属实者当绝其根而止,虚者当引其源而起。虚者在起点(本)引之,实者在止点(标)绝(截)之。“引”法不仅可针对“虚者而起之”而用,而且在气逆、气实时也可用引,即“上热下寒引而下之”(《灵枢·刺节真邪》),如用诸荥穴尤其是足厥阴、少阳、阳明三经之荥穴,有时也可配合液门、二间(可用三间代之)手少阳、阳明二经荥穴,泻火降气。本案见胸闷憋气、头部发热、全身发热,是为上热者,故加用“下三荥”引而下之,使“上热”得以平复。(陆寿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