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民族医药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蒙医针刺疗术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2-11
蒙医针刺疗术的现代应用

蒙医针刺疗术是在人体的固定穴位通过金针或银针产生 刺激或传导冷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蒙医传统疗术。 早在6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居住在锡林郭勒盟的先人就已 掌握了针刺疗法。 公元前11世纪至前3世纪, 人们已经懂得用针 刺放血疗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17-18世纪, 蒙古族著名医家伊 希巴拉珠尔所著的《甘露四部》 [1] 最早记载了蒙医针刺疗法的 适应症、 禁忌症、 功效以及针刺穴位等内容, 为之后针刺术广泛 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蓝琉璃》 [2] 中记载, “针刺疗法为纠正 五种术疗差错的疗法” 。 不仅如此, 针刺疗术还有补充与强化 术疗的作用, 能治疗其他疗法不能奏效的疾病。

针刺工具以及针刺方法

有关针刺工具的历史可远溯到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地区出 土的医用石针、 骨针、 青铜碥针等文物均说明了针灸的起源 [3] 。 《四部医典》中记载: “巧匠精工制作的青稞头针, 用于医治 心、 肺、 关节、 肾脏等疾病, 予头针用于挑出四肢脓液及黄水, 笔尖针用于穿刺水肿和排气, 荞麦头铜针用于剔除眼翳。 诸器 械头身皆细, 尾部略粗, 细而坚硬作长六指” 。 《甘露之泉》记 载, “针具有带孔道针3种, 无孔道针5种, 共8种” , 但未说明针 具形状, 只说明了行针时医者要掌握针尖方向、 深度以及针具 使用熟练度。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记载了蒙医针刺疗 法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铁针、 骨针、 青铜针、 铜针、 银针、 金针等, 其中主要使用银针 [4] , 因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长时间不变 质, 硬度适宜、 弹性较好等优点, 故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甘露之泉》根据针刺角度和方向, 将针刺方法分为直 刺、 横刺、 下刺、 上刺、 十字形、 外翻、 避开脏腑和避开要害部 位8种。 直刺要求针身与皮肤呈90° 角, 针尖垂直向下 , 适用于肌 肉丰腴部位的穴位和脊柱关节、 下腹部等处。 横刺是将针尖横 向刺入使针身与皮肤呈15° 角, 适用于头部以及肝、 脾、 肾等主 要脏器穴位。 下刺指针尖需向下刺入, 用于喉部、 心肺以及剑突 部位。 上刺指针尖向上刺入, 用于火衰穴以及局部穿刺排脓。 十字形刺法是针尖刺入后向四方施转, 用于胃中部痞块及寻找 脓液。 针尖刺入后向外翻, 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的方法称 为外翻法, 适用于胃犏牛眼穴和大腿下方穴。 避开脏腑操作尤 其注意胸部以及腹部的针刺, 而避开要害部位施针则注意如眼 病、 心脏积水、 肝痞及肾痞的部位。

针刺疗术分类与针刺穴位

蒙医针刺分为热针疗法和冷针疗法, 其中热针疗法分为火 针、 热灸并针以及热灸并火针3种, 而冷针疗法分为纯针、 温针 以及冷针3种。 热针疗法是将刺针在火上烤红后刺入穴位, 适 用于痈结、 痞块、 腮腺肿以及脓肿等疾病。 热灸并针疗法是先 热灸后针刺, 主要用于局部化脓的治疗。 热灸并火针是用火针 刺后再行热灸, 主要治疗痈结、 旧疮、 痞块等病。 冷针疗法是 先针刺后在针刺穴位上用冷石或冰块冷敷的方法, 主治肌肉麻 木发烫并肿胀、 头部黄水、 热性痞块、 陈旧热等。 纯针不灸也不 加热, 而是直接针刺, 主治水肿、 视力模糊、 脓肿。 温针疗法是 针刺后热灸, 主治脓肿和关节黄水病。

蒙医针刺穴位共百余种, 分属五脏的共有心脏穴11个、 肝 穴5个、 肺穴22个、 肾穴21个、 胃穴12个、 脾穴6个、 子宫穴2个、 大肠穴3个、 小肠穴7个、 膀胱穴1个以及肩、 肘、 膝穴8个。 蒙医 针刺的特点是以针刺穴位与脏腑器官位置为基本对应关系, 针 刺脏腑相应穴位就能治疗相关脏腑器官病症。

临床运用

针刺疗术属于蒙医传统疗法的范畴, 这种疗法拥有悠久 的历史, 疗效独特。 但血和希拉(蒙医以 “赫依” “希拉” “巴达 干” 三根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 病理现象。 所谓 “赫依” , 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 “希拉” 有火热之意, 机体的体温、 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 “希拉” 在发挥作用; “巴达干” 是指体内的一种黏液状物质, 具有寒性的特征)所 致的所有热病, 尤其是命门、 肌、 骨、 脉、 脂等部位的 “难位” 、 老年、 孺幼之病不宜行针, 而在赫依症、 巴达干寒症、 消化不 良、 痞块、 水肿、 肌肉麻痹或肿胀、 血和黄水症、 脓肿以及关节 病等的疾病, 临床治疗中却有较好的疗效。 蒙医针刺疗术的现 代临床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治疗高血压 那仁巴雅尔 [5] 通过运用针灸疗法对75例高 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以及临床观察, 方法为使用针身长6cm银针 对前额穴、 眉上穴、 颞穴、 腕上穴、 膝下穴、 顶会穴以及命脉心 穴进行针刺, 每日留针25min, 5d为1个疗程, 共持续3个疗程。 经过治疗显示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心率 相对平稳。 临床表明蒙医针刺疗法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运行, 激活局部肌肉运动, 提高人体代谢功能, 增强人体免疫力。

2. 治疗肩周炎 目前肩周炎的发病不仅局限于运动员、 体 力劳动者与年长的患者, 更是在青年白领教职人员中呈不断扩 大趋势。 陈呼格吉勒图 [6] 收集了2015年-2016年某中蒙医院105 例肩周炎患者的病例信息并做了统计与分析。 其治疗方法采用 熨烧针, 选取肩前穴、 肩穴以及阿是穴, 并在阿是穴前后左右各 刺入4针, 用棉球棒加少许酒精后点燃放于针柄之下加热针柄, 使针柄的热度慢慢传到针尖, 进而传到肌肉神经组织与毛细血 管, 留针25min, 每10min熨烧针柄1次。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 患者肩周部位疼痛麻木症状以及肩周运动功能都有所改善, 且 此方法比起西医肩部关节腔注射药物的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更 加容易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3. 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患病 率约在3.8%-17.6% [7] 。 多种原因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 肌 肉韧带疲劳, 从而加速了颈椎疾病的发生。 阿拉腾其木格等 [8]对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蒙医温针疗法的治疗, 选取肩 后穴、 肩前穴、 曲池穴、 肩髎穴以及肩髃穴进行深刺, 针定为4.5 寸并对其进行消毒, 刺入穴位后选取直径2cm, 高2cm的艾柱在 针柄处进行加热治疗。 但因针刺及温灸刺激量不易掌握, 有时 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所以采用穴位浅层麻醉下的蒙医 温针疗法进行治疗。 麻醉制剂是选取盐酸利多卡因穴位皮下注 射0.5mL后, 分别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各注射0.5mL, 待麻醉后进 行温针疗法, 针刺入后各穴位只灸1壮, 每周行针1-2次, 这样不 仅能够保证疗效, 而且不会在体表留下任何疤痕, 患者很容易 接受。 经过治疗, 65例患者都不同程度的症状好转, 显效为35 例。 此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上保持了蒙医温针疗法的特色, 即 穴位选取以及针刺后温针的疗法, 同时也避免了蒙医温针疗法 的副作用, 故而能够在临床推广应用。

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较为 常见的疾患之一, 其发病原因是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坏, 使 得髓核突出压迫, 从而刺激神经根。 巴 ·孟根巴图 [9] 运用温针疗 法治疗了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根据CT与MRI诊断及以 通为腧的传统法来选取腰突穴, 将毫针消毒刺入后并用艾条插 套在针柄上点燃进行温针疗法。 经过治疗, 患者的腰腿疼痛均 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

5. 治疗单纯性肥胖 现如今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逐渐增加, 李玉棠等 [10] 通过对临床中74例单纯性肥胖的患者进行分组, 其中42例进行蒙医温针治疗, 其余32例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 法。 蒙医温针组选取痞穴、 胃穴、 火衰穴以及剑突穴进行针刺, 并外接电热针治疗仪进行温针治疗; 而中医针刺组选取脾经与 胃经上的相关穴位进行治疗。 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 随后通过 疗效观察得出结论, 两种方法对改善肥胖、 增强代谢均有效。 6. 治疗痛风 莎仁图雅 [11] 对临床中126例痛风患者进行蒙 医针刺疗法的治疗, 方法为选取强身穴、 膝眼穴、 阿是穴以及胫 内侧穴并外接温针仪, 每天治疗25min, 5d为1个疗程, 持续3个 疗程。 治疗后患者基本症状有所减轻, 结果显示蒙医治疗痛风 疗效显著且操作方法简便、 经济。

无论是心血管病、 颈肩腰椎病、 肥胖还是痛风等疾病, 蒙 医认为都可以归纳为寒热两类, 而关于疗术也分为寒热两大 类, 从而形成以热克寒、 以寒克热的基本治疗法则, 临床中温 针疗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以热治寒的理念。 蒙医认为, 气血的运 行是楚斯(血液)以及赫依混合体的运行, 如果赫依不正常则 影响楚斯的正常发挥, 从而产生一系列心脑血管类疾病。 而蒙 医针刺疗术的运用可以改善气血运行, 疏通经脉, 协调楚斯与 赫依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作用。 关于 肩、 颈、 腰椎与痛风病, 蒙医遵循了以热治寒的法则, 增强患病 部位气血的运行以及经络的疏通, 舒筋散寒使临床症状有所 缓解。

总结

如今蒙医针刺疗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早期的历 史起源到现在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足以证明其在医学中的 重要地位。 蒙医针刺疗术不仅具有民族区域特色, 同样彰显了 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当然这种疗术在发展与应用方面还需要不 断地向现代医学以及中医学学习, 与后者相互取长补短, 互相 借鉴有利的治疗方法。 在利用最佳诊疗手段与创新方式的同 时, 结合自身方便、 简单、 易操作、 风险小等优势, 更大范围地 被患者所接受, 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 为我国医 学事业做出贡献。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武丽媛 郭蕾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