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徐景藩精研脾胃病证治,现将其总结脾胃病的主要病因整理如下。
先天不足,后天损伤徐景藩常谓临床上往往从病史、体质形态,结合症状、脉象等而推断其先天情况。人的体质有强有弱,每常与先后天有关,而先后天又互有关联。对先天不足,主要责之于肾,然亦常兼脾胃之不足。从脾胃的解剖结构而言,有位置、厚薄或大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与胃的功能亦密切相关。人不离饮食,味有甘辛,气有温凉,质与量亦难免有不当,稍有不慎,饮食不节或不洁,皆易损伤胃。过饥过饱,尤易损伤脾胃。脾胃损伤有虚有实,一般因饮食不节或不洁者,以实为多。其他如误吞异物,直接伤胃(食管);因药不当,杂药乱投,峻剂攻泻,戕伐脾胃之气。尚有少数服食毒物,毒犯于胃,伤及他脏甚则全身;或跌打损伤胃部。结合临床,胃薄而瘦者,不仅易感染外邪,并易因内伤而致病。胃既病而复饮食劳倦所伤,气血壅阻,亦有导致胃穿孔的可能。
饮食所伤,易虚易实水谷为外界营养物质经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而化生的气血津液。如谷、肉、果等的质、量、湿度、硬度以及进食时间等,不能适合生理需要,就有可能成为损伤脾胃的致病因素。徐景藩指出从病因而论,有伤饮和伤食之分,饮酒所伤而致病者颇多,当引起重视。虽有解酲方药,但总以预防为要。伤于饮食,纳而难化,食滞停积,气机窒塞,为胀为痛;胃气上逆为哕为呕,或食而不磨,传化失司,清浊不分,杂而下泄。若因饮食质量不足,无以充养胃气,化精血,荣养全身,亦有损于脾胃。脾胃既易由饮食所伤,随之而易虚易实。实则为病,虚则亦为病。实证不及时调治或反复患之,则可由实致虚;气血不足,气不化湿,血行不畅,虚中尚可夹实;磨化无能,稍食易滞,虚证亦可转为实证。故治未病不可拘泥于补、泻,更提示饮食有节对预防脾胃疾病的重要性。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徐景藩还十分重视饮食调理。重视“茹素”之说,素食中含纤维素多,蔬菜不仅具有营养价值,又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且有减少胆汁酸分解成潜在性具有致癌作用的复合胆固醇的可能。至于“肉食”,由于含脂质较多,故中年以上之人,应予适当控制。
口鼻受邪,犯于脾胃大凡感受外邪,口鼻为主要途径。因“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风寒外邪,常干于胃,湿邪侵袭,易伤脾气。湿邪犯人,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常由外湿而兼病内湿,外内合邪,为病尤甚。湿邪又常兼风、寒、暑邪或湿热病邪而伤人。湿邪又可随人体体质和脾胃功能等因素而转化——寒化或热化,但一般以损及脾胃之阳而呈寒湿者居多。损及脾胃之阳,则阳不足而阴有余,每呈寒湿之证。若胃热内盛或阳旺之体,则湿可从热化。不论寒化、热化,多兼见胃家病状。由于脾土与肝木密切相关,湿热病邪可由脾胃而影响肝。胆附于肝,湿热蕴结肝胆,可见寒热、胁痛、口苦等症。胆热液泄,可见黄疸。胆腑热毒炽盛,亦可内结为痈。肝胆热毒内侵,还可内传营血,发为重症危象。脾胃湿邪,还可下趋膀胱,或流注经络。风寒外袭,通过经络、肌骨,如“复感于邪”可“内舍于脏”。可见外感湿邪伤脾,既有外内的相互影响,又有演变转化,及于其他脏腑的可能。
情志失调,胃家先病中医学历来重视精神致病因素。由情志不畅而引起脾胃病症,尤其常见多见,并以“木克土”一词概括之。叶天士所谓“胃土久伤,肝木愈横”,说明在胃已病的情况下,情志因素尤易作祟。徐景藩曾统计700例胃炎、溃疡病的病因,由情志不畅引起或加重者约占40%,亦说明精神情志因素的密切关系。
起居失调,劳倦伤脾起居失调,劳逸不当,亦可影响脾的功能,一般习知的“劳倦伤脾”早载于《素问·本病论》。劳倦过度,能量消耗过多,使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不足,脾的功能负担增加,渐致脾虚。反之,缺乏体力劳动,逸多劳少,尤以长期伏案久坐,思虑多而体力活动过少,脾气失运,气血不畅,如此之人,饮食量一般较常减少,脾的运化功能亦每易受到影响,气血精微化源不足,脾本身的濡养亦相应不足,互为因果,四肢肌力减弱,故而经曰“久坐伤肉”。(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