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烫伤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5-08
烧烫伤主要指化学腐蚀剂、热源、电、放射性物质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损伤类型[1]。现代医学认为,烧烫伤可引起表面组织的破坏,同时可造成器官感染,导致内毒素血症,因此临床治疗烧烫伤,早期主要采取抗感染、抗休克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期以减少瘢痕组织生成为主[2]。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抗菌类药物、糖胺聚糖类药物、生物因子类药物、酶制剂、局部止痛药等,主要通过抗感染、抗炎、保护创面、促进皮肤组织再生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影响体内代谢、诱发其他疾病、药物成瘾性等问题[3,4,5]。我国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本文对近年来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烧烫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研究进展
 
1 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常用药物和剂型
各民族医籍文献多将烧烫伤称为水火烫伤,认为本病由热毒侵袭所致。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历史悠久、诊疗经验丰富,治疗上多选用清热解毒药物,从而发挥凉血止血、清热燥湿、活血止痛、收敛生肌、解毒敛疮、活血排脓等功效,其中尤以清热解毒、敛疮生肌、活血消肿为主。研究表明,冰片、当归、血竭、地榆、紫草、大黄、黄连、黄柏、虎杖、乳香、没药、白及、白芷等药物在烧烫伤治疗中的使用频率较高[6]。目前,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剂型丰富,常见剂型包括膏剂、散剂、汤剂、油剂、酊剂等。
 
2 民族医药对烧烫伤的认识和治疗
2.1 侗医药
侗医学认为兜焙略/兜冷赖(烧烫伤)为热毒明火或高温液/气体直接烧伤或烫伤造成的皮肤损伤,属于侗医学“热病”(又名烧热病)范畴[7]。本病病机为火热邪毒侵袭皮肤,耗伤气水,导致气水失调,发为本病。侗医学治疗烧烫伤主要遵循外则疏之、烫则凉之、强则泻之、弱则扶之、血则和之的治疗原则,治疗以补血补水排火毒、搜风退火生肌为法,尤其重视补血补水排毒法的运用[8]。侗医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认为人由天、地、气、水4种物质组成,不同物质代表事物不同的本质及其属性,并以此论述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药物的应用,以及临床诊疗、康养等。烧烫伤作为一种疾病,破坏了天、地、气、水、人的动态平衡,其中对气、血、水的影响较大,故治疗烧烫伤多从补气、补血、补水论治。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烧烫伤治疗经验,临床上多选用块根类植物,药性多属甘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粟旺国等[9]运用侗药烧烫伤油膏治疗烧烫伤362例,总有效率为99.8%,与湿润烫伤膏及磺胺嘧啶银相比,烧烫伤油膏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和上皮组织生长、修复,且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吴呈敏[10]运用侗药烫伤散(主要成分包括火草根、紫草、虎杖、生茶籽油等)治疗烧烫伤114例,结果显示烫伤散在减轻疼痛、减少渗出、促进愈合等方面均有确切疗效。
 
2.2 苗医药
苗医学有“两纲”“五经”辨证方法,其中两纲为热纲、冷纲,五经为冷经、热经、快经、慢经、半边经[11]。烧烫伤属于苗医学热纲热经病,可分为“油烫伤”“汤烫伤”“火疮”等。根据苗医学气、血、水三要素论,烧烫伤的病机为热毒灼盛伤及皮肉,热毒内攻,脏腑不和,发为本病,故苗医主张热病冷治,注重调养及固护气、血、水的正常功能,使血脉畅达,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李知录[12]运用苗医理论自拟虎黄烧伤散治疗烧烫伤,虎黄烧伤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敛疮生肌、消炎抑菌的功效,在维持创面干燥、保护创面、减轻炎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文明昌等[13]运用苗药烫伤油[主要药物包括茹古的(虎杖)、都阿能、柿尖冬呼(天门冬)、窝比省(虎耳草)、冰片、朱砂、花生油]外用治疗烧烫伤140例,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5%。
 
2.3 土家医药
土家医药提出以“三元论”为主的医学思想,注重整体辨证治疗疾病,重视“内外合一”“神药两解”的治疗方式[14]。土家医治疗烧烫伤疗效确切。杨德全等[15]研究表明,土家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新鲜中、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疗效确切,在减少创面出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减轻疼痛等方面具有优势。毛俊涛[16]认为复方桐叶烧伤油具有改善局部疼痛、肿胀、渗液,以及抗感染、防止创面恶化、促进愈合等作用。侯峻峰等[17]认为土家族紫草油搽剂治疗烧烫伤疗效确切,具有消肿止痛、清热泻火、收敛生肌之功,还有不易留瘢痕的优势。
 
2.4 蒙医药
蒙医学理论认为烧烫伤属于烧灼热力所致的伤热证,热传于外则使皮肤、肌肉等发生损害,热传于内则致脏腑、三要素(“赫依”“协热”“巴达干”)失衡,诱发“希拉”“琪素”等热邪入于血并进一步扩散,导致气血运行能力下降,内环境紊乱[18]。三要素功能失调,尤其是“希拉”热炽盛,侵害脏腑,发生黏性热病。蒙医治疗烧烫伤重视平衡三要素,减少外界再刺激,消肿止痛,改善气血运行功能并保护脏腑,预防黏性热病发生,促进皮肤愈合和生长。德格吉日呼等[18]在蒙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蒙医新型外治敷血疗法治疗烧伤患者36例,结果显示,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且具有减少并发症发生及瘢痕形成的优势。何毕力格等[19]运用蒙药烧伤Ⅰ、Ⅱ号制剂(均以獾子油为主料)治疗烧烫伤30例,结果显示蒙药烧伤Ⅰ、Ⅱ号制剂治疗烧烫伤疗效确切,具有促进血管微循环、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镇痛等作用。陈哈斯等[20]运用烧烫伤实验、抗炎实验及镇痛实验研究蒙药禹粮土治疗烧烫伤的作用,结果显示蒙药禹粮土具有控制炎性渗出及镇痛作用,在治疗油烧伤、热水烫伤及水蒸气烫伤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2.5 傣医药
傣医学以“四塔五蕴”为核心理论,主要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防治规律。傣医学认为烧烫伤(菲埋喃皇罗)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疾病,是由于烈火、沸水、电能、光、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表面所引起的损伤,其严重程度与烧烫伤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密切相关[21]。傣族人民治疗烧烫伤的方法众多、疗效确切。黄斌[22]运用傣药烫烧伤散外敷治疗Ⅰ、Ⅱ度烫伤106例,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收敛创面、促进皮肤组织生长恢复等作用。马勇[23]运用傣药“雅喃满雅底帕召”(神药油)涂擦患处及“雅喃菲埋喃皇罗楠过缅”(多依烫伤液)湿敷治疗深Ⅱ度烧烫伤27例,结果显示该疗法具有迅速止痛、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减少瘢痕组织形成、恢复关节功能等作用。
 
2.6 其他民族医药
其他少数民族医学在治疗烧烫伤方面也有独特疗效。黄志群等[24]以壮医学理论为指导研制了烧烫伤生肤剂,并采用不同炎症和疼痛模型观察其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烧烫伤生肤剂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哈萨克医学在六元学说、阴阳学说,以及气、体液、气候等学说的指导下,辨证分期治疗烧烫伤,急性期以清肝泻火、解毒凉血为主,常用金银花、地榆、紫草、冰片、茜草、石髓等药物;慢性恢复期以长皮肤、生肌肉、生筋骨、生血脉、生体液等为主,常用马油、狗油、獾油、百合等药物补阴生津,雪鸡肉等药物生肌长肉[25]。回药烫伤膏是回医治疗烧烫伤的传统方剂,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外用对于浅Ⅱ度烧烫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26]。
 
3 小结
烧烫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各民族医学对本病均有相对完备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侗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在烧烫伤的治疗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显著疗效。然而相关研究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如存在样本量小、研究流程不规范等不足。此外,相关文献主要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及回顾性研究设计,缺少系统性的动物实验研究、规范化的疗效机制研究等。由于民族医药具有多元化的特色,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因此,今后应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及严谨、科学的动物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希冀今后在各民族医药工作者协力合作下,发挥民族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特点及优势,使民族医药能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患者。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唐佳璇 兰岚 薛凯阳 崔瑾 肖彩红 吴通武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Tag标签:

上一篇:清凉解毒法治疗烧伤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