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刘宝厚长期研究慢性肾脏病(CKD),对治疗蛋白尿有显著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膜遭到破坏后血液中的白蛋白外漏的结果。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微炎症、免疫紊乱及其他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相互交织,刘宝厚用中医方法,在治疗CKD的基础上,针对蛋白尿产生的机理,又总结出了诸多经验。
病机特点
脾肾亏虚是病机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小球滤过膜保证白蛋白不能滤过,与“肾藏精”的理论相通,蛋白尿的出现主要责之于肾气虚弱,肾失封藏。《脾胃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虚,中气下陷,不能统血,血液中红细胞、白蛋白等外漏;原发性肾小球病与免疫紊乱相关,继发性肾小球病多由代谢性疾病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促进CKD的进展,免疫紊乱、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属于中医脾虚范畴,因此蛋白尿因脾肾气虚而精气外泄,是病机之本。
湿热瘀血是病机之标正常生理功能的减退属于本虚,病理变化的出现即为标实,刘宝厚认为“实”主要与“湿热”“瘀血”相关,提出“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瘀血不去,肾气难复”的学术观点。脾主运化,虚则生湿,肾主水,虚则水不利,内湿自生。湿性黏腻,交困脾土,湿性下行,最易伤肾,湿邪郁久化热,湿热相合,损伤肾络。湿热本是脾肾两虚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加重脾肾两虚,并且直接导致肾络损伤,故湿热不除,蛋白难消。
自拟经验方
虚证刘宝厚认为肾内寓元阴元阳,CKD以肾虚为本,气阴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为两个常见的虚证,并自拟益气健肾汤和补阳健肾汤治之。益气健肾汤方中黄芪、太子参、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共奏益气养阴之功,益母草、当归、莪术、地龙养血活血通络,石韦清热利湿;补阳健肾汤方中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温肾阳,红景天、女贞子、山药益气阴,益母草、当归、莪术养血活血,猪苓利水渗湿。
实证刘宝厚认为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治疗时清除抗原很关键,清除外源性抗原以清热利湿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是诱发和加重CKD导致蛋白尿增加的因素,清除湿热才能收到好的疗效,创制了清热健肾汤和清热通淋汤,二者病性均为湿热,但病位不同,故用药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了刘宝厚“病位病性辨证”的学术思想。
典型医案
患者刘某,女,30岁,2018年11月8日初诊。诉全身乏力10月余。自诉2018年1月份出现肉眼血尿、浮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后反复发作2次,迁延为慢性,尿检红细胞(++)~(+++),尿蛋白(++)~(+++),肾功能正常,经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现患者仍乏力,纳差,眠差,腰困,舌红苔少,脉沉细。
诊断:虚劳病(西医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处方:中成药为益气健肾胶囊、蛭龙通络胶囊。汤药:生地黄20g,白茅根30g,忍冬藤30g,女贞子15g,金钱草30g,牛膝15g,杜仲15g,防风15g,小蓟30g,丹皮15g,白鲜皮15g,延胡索15g,蒲公英30g,28服,水煎服。
12月6日二诊:仍乏力,白带多。中成药不变,汤药:泽兰15g,山萸肉15g,生地黄20g,土茯苓30g,杜仲15g,牛膝15g,地榆15g,忍冬藤30g,山药15g,28服,水煎服。
2019年1月17日三诊:白带减少,仍乏力。中成药不变,汤药:生黄芪30g,麸炒白术20g,白茅根30g,土茯苓30g,地榆30g,女贞子15g,豆蔻15g,墨旱莲15g,防风15g,28服,水煎服。
2月21日四诊:乏力减轻,饮食睡眠好转。中成药不变,汤药: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地榆15g,川芎10g,当归15g,土茯苓30g,牛膝15g,杜仲15g,忍冬藤30g,泽兰15g,香附15g,28服,水煎服。
3月21日五诊:诸症好转,复查尿常规红细胞(+),尿蛋白(+),继服如上药8周。
5月16日复查尿常规红细胞(+),尿蛋白(-),停药观察3月尿检正常。
按该患者乏力,纳差,眠差,腰酸困,舌红苔少,脉沉细,证属气阴两虚,治以补益气阴,方用益气健肾胶囊,尿蛋白阳性,选用蛭龙通络胶囊,并有尿潜血阳性,汤药以补脾肾、活血止血为主,并根据临床表现,不断调整用药。益气健肾胶囊和蛭龙通络胶囊连服数月。“守方”治疗,刘宝厚认为疾病的形成是一个病理因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疾病的治疗同样是一个病理损害由量变到质变消除的过程,不能追求短期疗效,因此治疗蛋白尿必须从整体出发,缓慢取效,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状态。(陈威辛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