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腹泻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2-05-31
杨光福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造诣颇深,秉承易水学派专家任琢珊学术思想之精华,“师古不泥古,尊师重发挥,立论基临证,探究寻真谛”。对临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经验,笔者侍诊于侧,现录验案二则如下,供同道参考。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患者张某,男,43岁。2014年12月8日初诊:诉泻下水样便1天。现患者缘于1天前因饮食不洁及受凉出现泻下水样便,日十数次,伴见发热(T38.5℃)、腹痛、不欲食、恶心,无呕吐,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特来求诊调治。现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查体:T37.3℃,P85次/分,BP130/70mmHg;心肺正常,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无水肿。
 
诊断:(湿热型)暴泻症(西医称为急性肠炎)。
 
处理:嘱其取大蒜10瓣,随面片汤煮熟后一同吃下。吃1次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发热退,继前法连续吃3次大蒜热面汤,大便成形,诸症消除而愈。
 
按暴泻症,又名暴注,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发热为特征的内科急性病症。《素问》中已提到针灸治疗“飧泄”。而暴泻的针灸治疗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记载:“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泻。”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也强调灸水分对本证的良好疗效。元明时期《卫生宝鉴》《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等记录了葱熨、盐熨、艾熨、外敷等民间验方治疗本症。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肠道过敏所致的急性腹泻,均归属于暴泻症范畴。急性肠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本案例因饮食不洁及受凉出现泻下水样便,日十数次,伴腹痛、发热、恶心等不适,当属中医学暴泻症。杨光福每每临证治疗慢性腹泻,常嘱患者嚼食生大蒜,多获佳效。但本案例杨光福嘱患者食用熟大蒜治疗,同样取得很好疗效。生大蒜味辛辣,嚼食对口腔黏膜刺激大,不易被接受。大蒜煮熟去掉了辛辣味而无刺激,便于应用且效佳。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张某,女,56岁。2015年1月5日初诊,诉带下如水注15天。现患者缘于15天前因劳累发作,带下增多,清稀如水下流,量大如小便,伴见纳食减少、四肢乏力,曾在某医院诊为“子宫炎及阴道炎”治疗,疗效欠佳。刻症同前,舌淡红胖大有齿痕,脉沉细弱。查体:心率60次/分,血压120/70mmHg。神清体瘦,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0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全腹软呈舟状,无压痛,肝脾未及,全腹叩鼓音,肠鸣音6次/分,不亢进。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腔积液。
 
诊断:(脾虚湿滞型)带下症(西医称为①子宫腔积液。②子宫炎及阴道炎)。
 
治则:健脾渗湿止带。
 
方药拟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15g,茯苓12g,苍术10g,白扁豆15g,山药12g,陈皮15g,桔梗10g,椿根白皮30g,薏苡仁30g,甘草6g。取药7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滤液400mL,早晚2次空腹分服。嘱其清淡饮食,忌食生冷水果、油腻食物,7天后复诊。2015年1月13日复诊,患者经服上药3剂后带下止,余剂服完,带下未发作。嘱其服用参苓白术丸善后。
 
按本案为子宫积液,可发生在子宫内膜发炎后,内膜组织肿胀的细胞中渗出液体,被周围组织包裹而形成的宫腔积液,如不加以治疗,可慢慢长大。宫腔积液可分为生理性积液和病理性积液:生理性积液多发生在排卵后或早孕期,可自然消失,不必治疗;病理性宫腔积液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慢性炎症渗出所致,属中医“带下症”范畴。杨光福述其在学生时代,实习期间有幸陪侍河北省知名中医李祖培应诊,李祖培治疗带下症,辨证选方时,每每加用椿根白皮30~60g,效如桴鼓。李祖培认为止带无论寒热虚实,椿根白皮均可加用。杨光福临证治疗带下症,亦多加椿根白皮,获得满意疗效。(杨初  保定以岭国医堂)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